线圈端子
    2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218185U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20091143.9

    申请日:2013-02-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圈端子,其成品率高且具有切断性高的捆扎部。因此,在一端部具有捆扎线圈(39)的引出线的捆扎部(37a、38a)的截面大致圆形的线圈端子(37、38)中,在捆扎部(37a、38a)至少形成有一个线圈切断用角部(37c、38c)。

    检测传感器
    2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204171U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20106978.7

    申请日:2013-03-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检测传感器具有:检测部,检测检测对象是否靠近或是否存在检测对象;前端壳,具有圆筒部和凸缘部,容置检测线圈部,圆筒部具有圆筒状,圆筒部的轴向上的一端被堵塞,凸缘部从圆筒部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扩大;圆筒壳,具有形成为圆筒状的开口端,通过将该开口端从圆筒部的另一端一侧外套在圆筒部的外周上,使该开口端与凸缘部相抵接,容置电子部件;树脂部,设置于前端壳及圆筒壳内。在圆筒壳上形成有使设置有树脂部的内部空间和圆筒壳的外部之间连通的树脂浇口。在凸缘部的外周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切缺部。根据这样的结构,提供用更简单的结构实现防止因树脂收缩而壳被引入的防引入机构和填充树脂时的定位机构的检测传感器。

    一种光电传感器
    2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190987U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20057536.8

    申请日:2013-01-31

    Abstract: 一种光电传感器,包括:主壳体、导光部件、中继构件、和受光部件;主壳体设置有收容导光部件的收容通道,并且导光部件的一端部从位于收容通道一端的收容部伸出;中继构件的一端部被收容于收容部内部;受光部件被收容于中继构件的另一端部内部;并且导光部件的一端部与受光部件在中继构件内部相对位置固定。

    一种光电传感器
    2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177876U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220652585.1

    申请日:2012-11-30

    Inventor: 饭田弘幸 叶炯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J1/0271 G01D11/245 G01J5/048

    Abstract: 一种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包括外壳以及套装于外壳内部的主体部分;外壳呈圆筒形状,主体部分呈圆柱形状;并且,外壳的周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外壳联接孔,主体部分的周壁外表面上也设置有至少一个主体联接孔,外壳与主体部分通过插入外壳联接孔与对应的主体联接孔的至少一个联接构件彼此固定联接到一起;光电传感器还包括定位凸起与定位凹部,定位凸起和定位凹部中的一个设置于外壳周壁内表面上,并且定位凸起和定位凹部中的另一个设置于主体部分的周壁外表面上。当主体部分套装于外壳内时,定位凸起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位于定位凹部内。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光电传感器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废品率,从而降低了人工成本和生产成本。

    一种安装盒
    2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749631U

    公开(公告)日:2013-02-20

    申请号:CN201220260078.3

    申请日:2012-06-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装盒,用于将被安装物固定到导轨上。安装盒包括有盒体。盒体进一步包括,导轨安装通道和锁扣通道。安装盒还包括有能够在锁扣通道中沿着第二方向在前进位置和后退位置之间移动的锁扣。在安装状态下,导轨的一边缘被限制在突檐与导轨通道的底部之间,锁扣位于前进位置,导轨的另一边缘被固定在锁扣的前端与导轨通道的底部之间,在拆离状态下,锁扣位于后退位置,安装盒能够从导轨拆离。通过将锁扣拨动一次,锁扣能够从后退位置移动到前进位置或相反,并被固定在前进位置上或后退位置上。通过与一次拨动方向相反的另一次拨动,锁扣能够从前进位置移动到后退位置或相反,并被固定在后退位置上或前进位置。

    控制设备外壳
    2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813631U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1020561536.8

    申请日:2010-09-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控制设备外壳,包括:两端开口的筒状主壳体,和至少一端开口的筒状辅助壳体,筒状辅助壳体的一个开口端与筒状主壳体的一个开口端套合固定。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设备外壳的深度可调节,且该控制设备外壳所需的模具相对于现有技术较少,从而降低控制设备外壳的制造成本。另外,对于三种以上不同深度的控制设备外壳,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设备外壳的部件减少,从而降低了控制设备外壳的部件的管理成本。

    放大观察装置
    2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901745Y

    公开(公告)日:2007-05-16

    申请号:CN200620002495.2

    申请日:2006-02-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备大型的显示部并节省空间的放大观察装置。显示部(2),以其显示面从大致垂直方向到45°的范围内成为规定的角度的方式,被由框架部(40)、连接部(42)以及基座部(44)构成的支承部支承。连接部(42)以规定的转动轴为中心连接框架部(40)和基座部(44),以使在规定的范围内能够自由地转动。处理控制部(4)以从背面侧与显示部(2)接合的方式被设置成一体。显示部(2)能够具有至少与处理控制部(4)所需要的面内方向的面积相同的面积。还有,所需要的底面积是根据显示面的倾斜角来决定的,与将显示部(2)做成完全水平的结构的情况相比,以小面积即可完成。

    电磁继电器
    2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840314Y

    公开(公告)日:2006-11-22

    申请号:CN200520004140.2

    申请日:2005-03-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H50/546

    Abstract: 一种电磁继电器,不提高触点弹簧的载荷而可以确保必要的触点压力。该电磁继电器通过导杆(21)对抗复位弹簧(23)而向固定触点(48)侧移动,使接触片(34)的可动触点(35)完全吸着到固定触点(48)上,导杆(21)上设置平面突起部(33),并装设有在两侧形成板簧片部(37)的弹簧用辅助部件(36),该弹簧用辅助部件(36)固定在接触片(34)上,通过导杆的移动而使板簧片部被推碰到平面突起部,从而使该板簧片部(37)弯曲、在可动触点即将完全吸着到固定触点(48)之前产生负荷(F3),将触点弹簧(39)的载荷(F2)和所述负荷(F3)作为使可动触点完全吸着到固定触点上的触点压力而作用于接触片(34)上。

    漏液检出器
    2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765171Y

    公开(公告)日:2006-03-15

    申请号:CN200420117482.0

    申请日:2004-12-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漏液检出器,可解决在将传感器部设置于传感器设置面上时,需要安装配件和粘贴件,安装花费工时的问题。该漏液检出器是在传感器部(A)中设置有安装用孔(G),在将该传感器部(A)设置于传感器设置面(30)时,通过将设置于传感器设置面(30)上的双头螺栓(31)插入贯通于安装用孔(G),将螺母部件(32)螺合于双头螺栓(31),拧紧该螺母部件(32)而进行。

    位移传感器
    3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622674Y

    公开(公告)日:2004-06-30

    申请号:CN03203340.0

    申请日:2003-02-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11/026

    Abstract: 可几乎不受反射强度不匀影响而进行高精度快速位移测量的位移传感器,具备:投光单元(1)、具有遮光掩模(901a)和受光元件(902a)的受光单元(9)、将投光单元(1)射出的光束聚焦于被测物体(8)的第1聚光元件(3、5、7)、将反射光束聚焦于受光单元的第2聚光元件(3、5、7)、在被测物体一侧使投光光轴和受光光轴同轴的第1光路控制元件(2)及使从投光单元到被测物体的光程及从被测物体到受光单元的光程连续变化的光程扫描机构(6)。遮光掩模配置于从第2聚光元件到受光元件的光路中,在反射光束被第2聚光元件聚焦的位置因光程扫描机构而变化时,使遮住反射光束部分的比例改变。受光元件接收通过遮光掩模的光束,根据因光程扫描机构而变化的受光元件的输出信号,取得到被测物体距离的信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