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793880A
公开(公告)日:2006-06-28
申请号:CN200510112089.1
申请日:2005-12-27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度传感器湿敏元件感湿膜的制备方法,主要采用电子束引发预辐射接枝法制备高分子接枝聚乙烯膜即感湿膜,属湿敏元件制备技术领域及辐照接枝化学化工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如下:首先配制好二元接枝反应试剂体系;丙烯酸1.8mol/L,对苯乙烯磺酸钠0.7mol/L;然后将高密度聚乙烯膜放入聚乙烯薄膜袋中并充入高纯氮气;封口后置于电子辐照室中进行辐照;电子束流强度3mA,总辐照剂量200kGy;然后将其放入二元接枝反应液中,在恒温水溶箱内60℃温度下反应3小时,取出接枝膜再放置于70℃去离子水中浸泡24小时,然后放在盐酸中浸泡12小时使其转型,最终获得弱酸性基团和强酸性基团共存的湿敏元件感湿膜。该感湿膜具有较好的亲水性、抗溶胀性、抗化学腐蚀性,且湿滞性小,高湿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241706C
公开(公告)日:2006-02-15
申请号:CN200410015791.1
申请日:2004-01-13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B22F9/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铜的制造方法,也即是一种铜超微粒子的制备方法,属辐射化学制造纳米材料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主要采用辐射化学来制备纳米铜,其工艺过程中,主要以硫酸铜为铜粒子的来源,以异丙醇(IPA)为水溶液中氧化性自由清除剂;并通过亲水性的表面活性剂聚乙烯醇(PVA)来控制晶核的生长速度以控颗粒尺寸,并且利用电子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进行辐照处理,将辐照后的溶液经洗、离心分离,烘干,即可得紫红色的纳米铜粉末。本发明工艺流程简单,生产周期短、无污染、无公害、安全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557588A
公开(公告)日:2004-12-29
申请号:CN200410015789.4
申请日:2004-01-13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B22F9/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银的制造方法,也即是一种银超微粒子的制备方法,属辐射化学制造纳米材料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主要采用辐射化学来制备纳米银,其工艺过程中,主要以硝酸银为银粒子的来源,以异丙醇(IPA)为水溶液中氧化性自由清除剂;并通过亲水性的表面活性剂聚乙烯醇(PVA)来控制晶核的生长速度以控颗粒尺寸,并且利用电子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进行辐照处理,将辐照后的溶液经洗、离心分离,烘干,即可得黑色的纳米银粉末。本发明工艺流程简单,生产周期短、无污染、无公害、安全性好。制得的纳米银颗粒呈球形,大小均匀,分散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4258747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462162.7
申请日:2014-09-11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束预辐照制备尼龙-66接枝丙烯酸的方法。该方法是以高分子尼龙-66滤膜为基膜,经高能电子束预辐照处理,以水为接枝溶剂,硫酸铜为阻聚剂,一定温度下,将丙烯酸单体接枝到尼龙-66滤膜表面。本方法成功的将丙烯酸接枝到了尼龙-66滤膜的表面,并且制备的接枝膜的吸水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045172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210570990.3
申请日:2012-12-2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C09K5/02 , C08F220/04 , C08J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癸酸凝胶固固相变材料及其方法,具体为一种采用电子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电子束,辐照添加有多烯丙基酸酯类辐射敏化剂的癸酸体系,使多烯丙基酸酯类辐射敏化剂分子和癸酸分子发生接枝和交联反应,制备出疏水性癸酸凝胶材料,它具有固—固相变性能。属辐射化学及高分子材料加工处理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1716809A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910199542.5
申请日:2009-11-2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束辐照改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板材的制备方法,属高分子聚合物板材制备及处理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要点主要是在常温常压下采用常规通用的电子加速器产生的高能量电子束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材进行辐照处理,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分子间及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与交联剂之间发生交联化学反应;所采用的电子辐照剂量为10~300KGy,最终制得的板材其物理性能如弹性模量、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均有所提高。本发明的工艺简单,操作简便,成本低,而且无污染有利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01559970A
公开(公告)日:2009-10-21
申请号:CN200910052041.4
申请日:2009-05-2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束辐照和压缩空气氧化两步法制备纳米氧化亚铜。以硫酸铜为原料,用去离子水配制0.05mol/L硫酸铜,以聚乙二醇(PEG)作表面活性剂,用氨水和醋酸调节硫酸铜溶液的pH值至4.0,在常温常压下用电子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电子束辐照硫酸铜溶液,辐照剂量为300kGy,通过表面活性剂和溶液中铜离子的浓度控制晶核的生长速率来控制辐照产物颗粒的尺寸;然后在常温常压下将空气通入辐照后的悬浊液进行氧化反应,空气流量为3L/min,反应8小时,反应后的悬浊液经离心分离、洗涤、所得产品在真空干燥箱中60℃干燥3小时,得到灰色氧化亚铜粉末。纳米氧化亚铜粒子形貌为球形,粒径分布在25-50nm范围内,平均粒径为30nm。
-
公开(公告)号:CN100509929C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710038757.X
申请日:2007-03-29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电子束辐照制备微孔阵列聚烯烃薄膜的方法,属辐射化学及高分子薄膜材料加工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以聚烯烃类薄膜为原料(包括pp、pvc、ptfe等聚烯烃高分子薄膜),在其上覆盖好具有微孔阵列图案的模板,采用电子加速器所产生的高能电子束进行辐照;其辐剂量为100~400KGy;然后将其浸入由H2SO4和K2Cr2O7组成的混合的刻蚀溶液中;H2SO4的浓度为6~10mol/L,K2Cr2O7的浓度为0.1~0.3mol/L;在60~90℃温度下进行刻蚀,控制刻蚀反应时间为2~6小时;最后清洗、干燥,最终得到图案排列规则、尺寸一致的微孔阵列高分子聚烯烃薄膜,其平均孔径达10μm。
-
公开(公告)号:CN100490957C
公开(公告)日:2009-05-27
申请号:CN200710039945.4
申请日:2007-04-25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电子束辐照剂量聚酰亚胺类微孔分离膜的方法,属辐射化学及高分子薄膜加工处理技为领域。本发明方法以各种单体聚合而成的聚酰亚胺类薄膜为主要膜材料,在其上覆盖好具有微孔图案的金属模板,采用常规电子加速器所产生的高能电子束进行辐照;其辐照剂量为600~1200KGy;然后将其浸入由H2SO4和K2Cr2O7组成的混合蚀刻溶液中,其中H2SO4的浓度为6~10mol/L,K2Cr2O7的浓度为0.1~0.3mol/L;在60℃~90℃温度下进行蚀刻,控制蚀刻反应时间为5~10小时;最后清洗、干燥,最终得到图案排列规整、孔径尺寸一致的高分子聚酰亚胺类微孔分离膜。
-
公开(公告)号:CN100464909C
公开(公告)日:2009-03-04
申请号:CN200710038708.6
申请日:2007-03-29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B22F9/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电子束辐照来制备纳米铜锡合金的方法,属辐射化学制造纳米合金材料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是:以硫酸铜和氯化亚锡为原料,以去离子水分别配成溶液,硫酸铜溶液浓度为0.005~0.100mol/L,氯化亚锡溶液浓度为0.005~0.100mol/L;加入表面活性剂聚乙烯醇或聚乙二醇,再加入自由基去除剂异丙醇,然后用氨水调节溶液的pH值至5.0~7.0;然后置于GJ-2型电子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下进行辐照,其辐照剂量为50~350KGy;然后用高速离心机离心分离辐照后的悬浊液,再经洗涤、干燥;最终得到黑色的铜锡合金粉末。所得产物经检测,其颗粒大小均匀,呈球状;粒径分布在15~40nm范围内,平均粒径为20nm。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