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253082B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110177375.1
申请日:2011-06-29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一种动态测量薄膜热物理参数的装置,本装置主体包括有:热源、热波信号源、一维热导体、数据采集装置和处理装置、隔热材料和散热片;所述一维热导体由两根完全相同的圆柱体棒组成,待测样品夹于两根所述一维热导体之间;所述隔热材料将所述一维热导体和所述待测样品整体包裹,尽量减小导体棒与外界的热交换;两根所述一维热导体与所述待测样品不接触的两端分别连接两热电模块,所述两热电模块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散热片;一种动态测量薄膜热物理参数的方法,计算得到不同样品薄膜的热导系数和热扩散系数。本发明测量装置体积小,成本低,测量可重复性高,可以直接测得薄膜材料的纵向热扩散系数和热导系数,克服了接触面所带来的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02297877A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110138855.7
申请日:2011-05-27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薄膜热电性能参数的测量装置和方法,包括散热片、热电模块、隔热材料、金属圆棒、热电偶线、电压表、电源、数据采集仪和计算机;该测量装置呈对称结构,待测薄膜样品夹于上下两根完全相同的金属圆棒之间,薄膜样品的面积与金属圆棒横截面积相同,利用热电模块来控制测量装置的环境温度及流过薄膜样品的热流量,并利用数据采集仪实时检测记录薄膜热电材料的各项性能参数。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可以测量不同温度下薄膜热电材料的性能,即能够利用同一套装置同时测量薄膜热电材料的热导系数、塞贝克系数以及电导系数,从而计算得到不同温度下薄膜热电材料的ZT值。本装置和方法原理简单,操作方便,体积小巧,测试功能多,测量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253082A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110177375.1
申请日:2011-06-29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一种动态测量薄膜热物理参数的装置,本装置主体包括有:热源、热波信号源、一维热导体、数据采集装置和处理装置、隔热材料和散热片;所述一维热导体由两根完全相同的圆柱体棒组成,待测样品夹于两根所述一维热导体之间;所述隔热材料将所述一维热导体和所述待测样品整体包裹,尽量减小导体棒与外界的热交换;两根所述一维热导体与所述待测样品不接触的两端分别连接两热电模块,所述两热电模块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散热片;一种动态测量薄膜热物理参数的方法,计算得到不同样品薄膜的热导系数和热扩散系数。本发明测量装置体积小,成本低,测量可重复性高,可以直接测得薄膜材料的纵向热扩散系数和热导系数,克服了接触面所带来的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05160817B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510402594.3
申请日:2015-07-10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G08B2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智能自供电移动睡眠装置,由直接承载人体重量的坐垫部分、支撑人体背部的靠背部分和配套的枕头组成,靠背部分与上部固定端带固定连接固定在有轨公共交通车辆内的位于乘客头顶位置的横向把手上,坐垫部分前端与防护带固定连接固定横向把手上,形成吊挂在横向把手上的临时睡眠吊具系统,枕头位置可调,设有由自供电单元、储能元件和智能定位唤醒装置组成智能唤醒系统,根据有轨交通工具距离预设的到站剩余距离情况对使用者进行预先提醒。本发明通过利用高性能纤维、压电材料、卫星定位系统和储能材料,制造一种具有到站唤醒的便携式智能自供电系统,为使用者在乘坐轨道交通时,提供睡眠功能,和到站唤醒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268853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460000.X
申请日:2014-09-11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G06T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3/0068 , G06T5/10 , G06T7/13 , G06T2207/10048 , G06T2207/20024 , G06T2207/20112 , G06T2207/201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配准方法,对输入的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分别进行噪声滤波预处理,进行边缘检测,将各自检测后的边缘进行角点检测,提取出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轮廓中的角点,作为配准的控制点。采用聚类算法对提取到的角点进行聚类,得到红外图像的第1类聚点、第2类聚点、第3类聚点和可见光图像的第1类聚点、第2类聚点、第3类聚点。最后采用自动配准算法,对红外图像聚点与可见光图像的聚点进行匹配,完成配准。本发明避免了一般基于轮廓的配准方法中由于采用全部边缘作为控制点进行匹配带来的误差,能够提高配准精度与配准速度,方法简单,可应用于产品质量检测、遥感,机载多源图像融合、图像跟踪等民用、军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4020207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285080.X
申请日:2014-06-2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G01N27/4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膜芯片气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芯片包括一块衬底材料,在该衬底材料的表面首先镀上底电极,再镀半导体材料薄层,再镀有无序性贵金属膜系,最后镀上点电极,将整个结构置于一个单开口的封闭的盒子,当气体通过封闭盒子,在贵金属系作为催化剂的作用下,气体在金属表面发生催化反应,放出的能量传递给金属中的电子,金属中具有高能量的电子跃迁经过金属和半导体的界面形成电流,利用检测电流信号的大小以及相对变化来实现某种气体以及含量的检测。本发明的薄膜气体传感器的最大优点是具有灵敏度高,响应快,选择性好,结构简单,寿命长等优点,并且能够针对任何气体进行设计。弥补了传统气体传感器性能不能兼顾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912333B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210349834.4
申请日:2012-09-20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C23C2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层层自组装制备热电薄膜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热电材料的纳米薄片悬浮液的制备:首先制备前驱体材料,然后进行质子交换,得到质子交换产物,而后再对质子交换产物进行离子交换,得到插层产物,接着对插层产物进行剥离,得到剥离产物;2)选择基底;3)自组装形成热电薄膜:将纳米薄片悬浮液离心,常温下,利用基底对离心后的纳米薄片悬浮液进行手动提拉、浸渍提拉或浸泡,即在基底上形成热电薄膜。在制备过程中,还能掺杂不同的元素,制备得到种类丰富,取向性较好,性能优越的目标热电薄膜。该方法与其他热电薄膜制备方法相比,成本低,操作简单,可以批量化,可控性好,可制备丰富多样的高性能目标热电薄膜。
-
公开(公告)号:CN103761797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00075.X
申请日:2014-01-02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G07D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自适应的文件检验系统,由文件检验仪和计算机组成,所述文件检验仪包括光源系统、图像采集系统、传动系统和传感器系统;文件放置于文件检验仪的检验平台上,所述传动系统安装在检验平台周围的竖直轨道上,能够上下滑动,所述光源系统安装在传动系统上,能够自由转动,所述图像采集系统固定在文件的正上方,所述传感器系统安装在检验平台上,所述光源系统、图像采集系统、传动系统和传感器系统连接计算机。本发明光学自适应的文件检验系统,可以对光照条件进行自适应调控,可应用于对书写文件是否有消退、涂改、擦刮、水印等进行检验和鉴定,提高文件检验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759837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00382.8
申请日:2014-01-02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G01J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红外显微镜测量曲面温度的方法,包括1)将被测试件的被测区域置于红外显微镜镜头下的观察台上;2)移动红外显微镜镜头,使被测试件的最高或最低位置处于红外显微镜镜头的聚焦位置;3)用红外显微镜系统中的红外CCD获取被测试件在此聚焦位置的红外图像;4)按照红外显微镜镜头景深大小设定步长,采集不同聚焦位置的红外图像;5)将不同聚焦位置的红外图像用多聚焦图像融合系统融合成一幅所有位置都处于清晰聚焦状态的红外图像;6)根据融合后的红外图像,获取与红外图像对应的温度信息,实现曲面温度的精确测量。本发明适用于所有在竖直方向投影不重叠或近似不重叠的任意曲面。
-
公开(公告)号:CN103596304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10547230.5
申请日:2013-11-07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嵌入式自测温微热台及其制备方法。微热台的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上绝缘层、电阻丝填埋层、下绝缘层和具有绝热槽的硅支撑框架。使用本发明中提出的填埋工艺将特定图案的电阻丝填埋进已刻蚀的氧化硅沟槽中,通过控制沟槽深度和电阻丝厚度一致,最终得到表面平整的微型热台。微型热台的背部硅基底被腐蚀,形成绝热槽,极大的减小了热量损失。使用本发明中提出的电阻丝分布方式,使得热台具有高度的热均匀性。在微型热台中植入测温电阻,使热台具有自测温功能,也实现了外部测试装置的简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