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2689173U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220401967.7
申请日:2012-08-14
Applicant: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IPC: E03F5/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深调蓄管初期雨水入流消能井,至少包括井体、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贯通连接于井体的上部侧壁部分,出水管贯通连接于井体的下部;井体内还设置有阶梯状台阶的消能坎,消能坎螺旋连接于进水管下方。本实用新型的超深调蓄管初期雨水入流消能井,结构简单、方便、可实施,同时能对进入井体的雨水等有很好的消能作用,极大的减轻了雨水对井体下部与调蓄管的冲击。
-
公开(公告)号:CN202689163U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220402674.0
申请日:2012-08-14
Applicant: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建式雨水调蓄系统,设置在多条不同的合流管上,其中,所述调蓄系统包括:第一截流井、第二截流井、调蓄管、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截流井内和第二截流井内的过滤层;所述第一截流井具有一延伸到污水厂的污水截流管、一与河道贯通的排水口、一与合流管端头部分贯通的端头入水口;所述第二截流井具有一延伸到所述调蓄管的初雨截流管、一与所述合流管侧面部分贯通的侧面入水口;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适于现状场地不足情况下仍方便、可实施的分建式雨水调蓄系统,同时能大大提高截流效果,将截流的旱流污水截入污水处理厂、雨水截入调蓄管,减少河道污染,提高城市排水调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202466678U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20069878.7
申请日:2012-02-29
Applicant: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架道路雨水收集处理储存利用系统,包括设置在高架道路两侧的多个雨水口;所述雨水口的第一出路通过初期溢流管道直接与雨水井贯通;所述雨水口的第二出路依次通过雨水一级过滤器、雨水二级过滤器、雨水处理装置与雨水储存装置贯通;所述雨水储存装置设置在地下并具有取水口。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高架道路在正常排水的前提条件下收集雨水,设置灵活,可根据水量调节雨水储存装置容积,将处理后的雨水储存其中,不会堵塞,运行管理方便,减少了水资源的损耗,达到节能减排、环保再利用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占地少,尤其是与绿化用地相结合,生态环保,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205095480U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20865516.2
申请日:2015-11-03
Applicant: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污泥泵房的平流沉淀池,包括若干组沉淀池单元,各组所述沉淀池单元内依次设置:进水区、沉淀区、用于排泥的排泥区及用于排放沉淀水的出水区;所述沉淀区内形成有污泥斗,所述排泥区内还设有一端与污泥斗连通的排泥槽,所述排泥槽的另一端再通过一排泥管分别接至一用于外回流的污泥外回流泵房及一用于排放多余沉泥的剩余污泥泵房,所述污泥外回流泵房及剩余污泥泵房分别布设在所述进水区前端;所述排泥槽内及入口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刮泥的刮泥机。本实用新型的带污泥泵房的平流沉淀池,可满足进水水质、水量的变化及各种超越工况,并且最大程度地节约了工程用地和施工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220245770U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21709108.9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2F3/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带综合管廊结构布置的生物反应池,包括两组对称布置的生物池,两组生物池之间设有综合管廊结构;综合管廊结构内布设有空气管、除臭风管和污泥回流管;污泥回流管穿过综合管廊结构的侧壁与相应的生物池的厌氧池和好氧池连接;空气管和除臭风管通过与综合管廊结构水平相交的管沟接入好氧池。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能够对生物池内各类管线更加合理有效的进行敷设,简化现有生物池复杂的运维工作,实时监控各类管线。
-
公开(公告)号:CN207276314U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721064316.2
申请日:2017-08-24
Applicant: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2F3/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约化生物反应池,所述集约化生物反应池包括用于导入待处理污水的总进水管和进水渠,以及两结构相同对称布置在中间区域两侧的污水处理区;所述污水处理区包括厌氧区、缺氧区、兼氧区、好氧区、脱氧区和管式曝气器,所述污水处理区上部设置有覆土层,所述缺氧区上部设置有臭气净化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工艺布局合理、水流顺畅、土建结构紧凑、处理效率高、降低基建投资和运行维护费用,实现了氧的科学管理,水流流态合理,增强了脱氮除磷能力,顶部集约化布置收集臭气及布置除臭设备,减少了占地,提高生物反应池污泥浓度、混合液回流方便、出水水质好、产泥少、运行管理更方便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203878043U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420314132.7
申请日:2014-06-13
Applicant: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泥调蓄池,包括盖体和池体,所述盖体上设置有检修口,所述池体内设置有集水坑和搅拌机,所述搅拌机设置于池体底部,所述盖体上设置有供空气管穿设的预留孔;所述池体内设置有空气管和空气穿孔管组,所述空气穿孔管的管壁上设置有通气孔;所述空气管穿设于预留孔并与池体的所述空气穿孔管密封相连;所述调蓄池的池壁上还设置有初沉污泥管和出泥管;所述池体的池壁上设置有排水管。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运行方便、出泥均匀、污泥含水率低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03498154U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20631052.X
申请日:2013-10-14
Applicant: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IPC: C02F3/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模式曝气氧化沟生物反应池,包括用于导入待处理污水的进水渠,以及两结构相同对称布置在进水渠两侧的污水处理区;所述污水处理区包括厌氧缺氧区和曝气氧化沟,厌氧缺氧区沿所述进水渠的侧面布置,所述进水渠的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厌氧缺氧区导通的出水口,所述曝气氧化沟设置在所述厌氧缺氧区与所述进水渠相对的侧面上,所述曝气氧化沟上设置有与所述厌氧缺氧区导通的入水口以及用于将所述曝气氧化沟内的水导出的出水管。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进水水量、水质特性和环境条件的变化,灵活调整运行模式,既可按常规AAO工艺运行,也可按改良AAO处理工艺或倒置AAO工艺模式运行,在提高处理效果基础上,保证工艺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202755694U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220411111.8
申请日:2012-08-17
Applicant: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高位井的多功能出水泵房,包括:一带中空腔体的构筑物、水泵和进水管;所述构筑物内设置有高位井、提升区和出水区,相邻区域之间设置有隔墙;进水管具有两个分别带有阀门的出水端:一出水端延伸贯通连接于所述提升区内、另一出水端延伸贯通连接于所述高位井内;水泵设置在提升区内,水泵的进水口设置在提升区底端,水泵的出水口贯通连接于出水区内;高位井与出水区之间的隔墙上开设有通水孔。本实用新型能灵活应对外围排放水体的水位变化,采取重力和压力两种不同运行方式降低水头损失、减小能耗,而且具备设备少,投资省,易于管理运行,占地紧凑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2689174U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220402200.6
申请日:2012-08-14
Applicant: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截污管集中转输初雨水的截流调蓄系统,设置在多条不同的合流管上,包括设置在每根合流管上的截流井,所述截流井具有一延伸到污水厂的污水截流管、一与河道贯通的排水口、一与合流管贯通的入水口;其中,所述调蓄系统还包括:调蓄管、初雨截流管和设置在所述截流井内的过滤层,所述过滤层设置在所述入水口和所述排水口之间以在所述截流井内形成靠近所述入水口一侧的入水区与靠近所述排水口一侧的排水区;所述初雨截流管一端贯通连接于所述排水区,另一端贯通连接于所述调蓄管内;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截流效果,将截流的旱流污水截入污水处理厂、雨水截入调蓄管,减少河道污染,同时提高城市排水调蓄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