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向筒及超临界水冷堆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4659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50720.5

    申请日:2024-11-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导向筒及超临界水冷堆,导向筒包括外壳和至少一个导向板,外壳内有容置腔,外壳顶部与支承板相连接,外壳底部与堆芯上板或燃料组件顶部相连接,外壳底部开设有至少一个与容置腔连通的流通孔,冷却剂经流通孔进入或流出容置腔;导向板设于容置腔内并沿外壳轴向延伸布置,导向板朝向容置腔一侧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安装孔,每一第一安装孔内穿设有配合管,控制棒插设于配合管内。上述导向筒,外壳内设置导向板和配合管,控制棒沿配合管滑动,如此进入或流出燃料组件的冷却剂在流出或进入上腔室时不会对控制棒产生过大载荷,相较于传统的导向筒,取消了连续导向段,结构更为简单且更节省空间,同时满足控制棒导向和冷却剂流通。

    核反应堆启动加热装置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4659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19028.6

    申请日:2024-10-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核反应堆启动加热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连接管和配合管,连接管具有第一安装端和第二安装端,第一安装端与压力容器连接,第二安装端延伸至堆芯上方设置的筒体内;配合管与连接管的第二安装端相连接,配合管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排出孔;核反应堆启动加热时,核反应堆外侧引入的热冷却剂经连接管输送至配合管并经排出孔流出,以构成筒体内的上升主冷却剂与环形空间内的主冷却剂之间的密度差,从而驱动主冷却剂循环通过堆芯。上述加热装置,通过在核反应堆外侧引入热冷却剂经连接管和配合管输送至堆芯上方,如此引起上升管内的主冷却剂和环形空间内的冷却剂之间的密度差,从而驱动主冷却剂由循环通过反应堆堆芯。

    超临界反应堆
    23.
    发明公开
    超临界反应堆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44658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50719.2

    申请日:2024-11-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临界反应堆,反应堆包括压力容器筒体,压力容器筒体内设有堆内构件,堆内构件容纳外围燃料组件和中部燃料组件;压力容器筒体上设有进口接管和出口接管且底部具有下腔室,外围燃料组件和中部燃料组件一端延伸至下腔室或置于下腔室上方;进口接管引入的冷却剂经外围燃料组件流至下腔室并返回至中部燃料组件,以从出口接管排出。本发明通过设置外围燃料组件和中部燃料组件,经进口接管进入的冷却剂经外围燃料组件向下加热,然后再进入中部燃料组件进行加热,采用双流程堆芯设计,实现堆芯快、热谱串联,不仅可以降低堆芯高度冷却剂密度变化,使堆芯高度中子分布更加均匀,而且有利于降低燃料包壳的温度水平,改善燃料循环的特性。

    一种堆内构件导向筒结构
    2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448872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453978.8

    申请日:2018-1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13/024 G21C3/322 G21C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堆内构件导向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承框架和悬挂设置在所述支承框架内部的导向段结构;其中,所述导向段结构包括导向筒上法兰,C型管,导向鞘板,导向筒下法兰,其中,所述C型管和所述导向鞘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导向筒上法兰和所述导向筒下法兰紧固;所述支承框架采用整体焊接结构,所述支承框架的上端与所述导向段结构的导向筒上法兰紧固。该堆内构件导向筒结构同时具有导向功能和支承功能,能够满足紧凑式的反应堆布置要求。

    一种用于引出和密封反应堆导线的结构件

    公开(公告)号:CN109448871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454989.8

    申请日:2018-1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1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引出和密封反应堆导线的结构件,所述结构件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连接的集束端塞、本体、密封底座、石墨垫圈、密封衬环以及顶端螺母。其可以有效地实现压力容器内部传感器导线的集束引出和密封,确保堆内构件振动测量的数据有效传输到堆外。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密封性能可靠的有益效果。

    一种反应堆堆内构件
    2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377725B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210127300.7

    申请日:2012-04-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应堆堆内构件,包括上部支承法兰、吊篮筒体法兰、以及位于上部支承法兰与吊篮筒体法兰之间的压紧弹性环,压紧弹性环的轴向截面为C型,C型包括彼此平行对称设置的上臂和下臂,以及衔接上臂下臂的弯部;上臂下臂的自由端指向压紧弹性环的中心轴;上臂自由端的上表面与上部支承法兰紧密接触,下臂自由端的下表面与吊篮筒体法兰紧密接触。本发明既能满足安全功能又不受摩擦系数(或接触面情况)影响的新型压紧弹性环,将对反应堆寿期内的安全、稳定运行起到重要的意义。

    超临界水冷堆环腔隔离装置及超临界水冷堆

    公开(公告)号:CN11944659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50724.3

    申请日:2024-11-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临界水冷堆环腔隔离装置及超临界水冷堆,隔离装置安装于吊篮筒体和压力容器之间的环腔中,包括第一配合件和第二配合件,第一配合件一端与吊篮筒体内壁相连接,第一配合件背离吊篮筒体的一端具有第一配合部;第二配合件一端与压力容器内壁相连接,第二配合件背离压力容器内壁的一端具有第二配合部;第一配合部与第二配合部配合形成流通间隙,流通间隙一端连通进口接管,另一端与下腔室连通。上述隔离装置,基于超临界水冷堆双流程的结构需求,在环腔中设置隔离装置,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彼此配合形成流通间隙,使得经进口接管流入环腔内的冷却剂可以部分经流通间隙流至下腔室,如此满足压力容器内壁的冷却需求。

    超临界水冷堆流道装置
    2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4659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50721.X

    申请日:2024-11-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临界水冷堆流道装置,包括吊篮筒体、上部压紧筒体及隔离筒,吊篮筒体套设于压力容器内侧,一端与堆芯下板相连接;上部压紧筒体套设于吊篮筒体内侧,上部压紧筒体的外壁与吊篮筒体的内壁贴合,上部压紧筒体内具有第一腔室,吊篮筒体与上部压紧筒体上开设有分别与第一腔室和压力容器的进口接管连通的流通通道;隔离筒一端与堆芯下板相连接,另一端穿设于第一腔室并在第一腔室内形成出口热腔室,出口热腔室与压力容器的出口接管连通;上部压紧筒体下部连接有第一燃料组件,第一燃料组件的一端与第一腔室连通,另一端与堆芯下板的下腔室连通,隔离筒内部设置有第二燃料组件,第二燃料组件一端与下腔室连通,另一端与出口热腔室连通。

    带补水功能的反应堆
    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4659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50717.3

    申请日:2024-11-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补水功能的反应堆,包括压力容器筒体、压力容器顶盖以及堆内构件,堆内构件设于压力容器筒体内,堆芯设于堆内构件内;堆内构件顶部设有分隔板,分隔板上方与压力容器顶盖之间形成容置腔,分隔板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安装孔下方通过连通流道与堆芯连通;分隔板或堆内构件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流通孔,压力容器筒体上设有进口接管,流通孔与进口接管连通,进口接管的冷却剂至少部分经流通孔流至容置腔内,容置腔内收集的冷却剂用于在堆芯事故时经连通流道引至堆芯。上述反应堆,分隔板上方形成存储冷却剂的容置腔,经进口接管流入的冷却剂部分引至容置腔内,堆芯严重事故需要补水时,容置腔内的冷却剂可以起到堆芯补水的作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