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污染水土修复的多路连通井群抽灌循环水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06771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78346.4

    申请日:2016-06-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00 B09C1/08 C02F210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染水土修复的多路连通井群抽灌循环水处理方法,该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待修复的污染场地范围内,将回灌单元排与排水单元排依次交替错位布设,其中,所述回灌单元排由一水平向设置的回灌支管以及若干与所述回灌支管相连接的注药井管组成,所述排水单元排由一水平向设置的汇水支管以及若干与所述汇水支管相连接的井点管组成;之后将各所述回灌单元排同回灌装置相连通,并将各所述排水单元排同集水装置相连通;分别启动所述回灌装置以及所述集水装置对待修复的污染场地进行注药回灌以及抽排水。本发明的优点是,该处理方法的修复效率高,并实现了根据出水水质不同进行不同处理单元排或单个井点管的精细化操作管理。

    一种基于地质条件的场地污染土分布判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75839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510667011.X

    申请日:2015-1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质条件的场地污染土分布判别方法,该判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收集测定场地地质参数,包括土层分层、土层渗透性、土颗粒粒径、土的有机质含量、地下水水位及流向和流速,并确定各参数的背景值;收集场地环境资料,确定污染物类型;通过污染物类型以及土层渗透系数确定调查深度;并通过土层渗透系数、土的有机质含量、地下水流向、地下水水位以及地下水流速来确定调查区域。本发明的优点,基于地质条件特征分析,结合环境资料,多种测试方法应用,可宏观判断调查区域土壤污染物的分布和迁移特征,具有工作量少、周期短、成本低的优点,其诊断结果可有效指导后期场地环境调查采样点布设及采样深度的确定。

    一种用于污染土辨识的点式物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01660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666561.X

    申请日:2015-1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染土辨识的点式物探方法,该方法包含下列步骤:(1)确定污染区域调查范围;(2)分别在潜在污染区域和未污染区域内布点测试电阻率;(3)将所述潜在污染区域的电阻率与所述未污染区域的电阻率进行对比,判断所述潜在污染区域的污染范围、污染类型以及污染程度。本发明的优点是,物探施工方便、快速、原位、经济,实现了污染场地的快速测试,并能实现污染范围、污染类型以及污染程度的辨识。

    污染场地原位水土快速修复的真空管井降水及回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58267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600772.9

    申请日:2014-10-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1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染场地原位水土快速修复的真空管井降水及回灌方法,该方法的步骤为:在受污染区域内设置降水管井,在降水管井内设置真空泵抽气系统、潜水泵抽水系统以及药剂注入管;在受污染区域内设置回灌井,该回灌井与潜水泵抽水系统相连接;启动真空泵抽气系统,使土体内污染水流入降水管井中;向药剂注入管持续加入修复药剂,与进入降水管井中的污染水发生反应;反应一段时间后,启动潜水泵抽水系统,并将抽出的水输送至回灌井中,回灌井中的水重新渗透入土体中,如此反复,待水土取样检测达标后,修复结束。本发明的优点是,成本较低,集水效率高,影响半径大,可促使地下水水力循环,实现了污染场地水土一体化修复。

    用于受污染水土一体化原位修复的面状封闭井点降水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4353665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600787.5

    申请日:2014-10-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受污染水土一体化原位修复的面状封闭井点降水结构,用于面状的受污染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水结构包括药剂注入井和若干井点管,若干所述井点管围绕所述受污染区域外围布置且呈封闭环状区域,所述药剂注入井位于所述封闭环状区域内中心点。本发明的优点是,呈封闭环状布置的井点降水系统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可促使地下水迁移、集中抽取,便于药剂随水定向运移并覆盖整个修复区域,不留死角,修复效率较高,同时还能够疏干预固结地基,且不破坏土体结构,实现了地下水位以下水土一体化的修复。

    用于污染场地修复的原位高压旋喷搅拌桩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53664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600765.9

    申请日:2014-10-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染场地修复的原位高压旋喷搅拌桩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受污染区域内规划若干修复点,在任一所述修复点上布置施工机具,所述施工机具包括钻机、喷射机以及高压泵;启动所述钻机将所述喷射管钻入预定深度;通过所述高压泵将修复药剂泵送入所述喷射管中,通过所述喷射管的高压射流将所述修复药剂均匀注入到周围污染土体中,所述喷射管边旋转边提升,直至地面,从而形成修复药剂与污染土体混合的圆柱体区域;将所述施工机具移至下一个所述修复点,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完成所有修复点处的修复。本发明的优点是,修复深度较深,药剂能够充分反应,修复效率高。

    适用于污染土浅层搅拌的分区分层原位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93342A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810088836.X

    申请日:2018-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污染土浅层搅拌的分区分层原位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施工区域划分为若干呈网格状的修复单元;根据各修复单元的污染深度划分为至少两个搅拌层,即上层污染土体和下层污染土体;利用挖机将待施工修复单元内的上层污染土体挖除;对下层污染土体进行疏松翻搅并投加修复药剂,使两者充分接触,完成下层污染土体的修复;利用挖机回填上层污染土体,将上层污染土体进行疏松翻搅并投加修复药剂,直至完成该修复单元的修复;按照前述方法依次完成各修复单元内的注药搅拌修复工作并进行养护。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对施工区域内的污染土体进行分单元、分层次进行加药原位搅拌,从而可保证搅拌混合的均匀性。

    一种地下水污染迁移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61693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0887493.9

    申请日:2017-09-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水污染迁移评估方法,涉及位于软土地区的污染场地,包括以下步骤:(1)收集软土地区浅部土层的环境水文地质情况资料,并按照地层组合类型划分为Ⅰ型、Ⅱ型、Ⅲ型以及Ⅳ型;(2)确定所述污染场地所属的地层组合类型;(3)确定所述污染场地的内外河流分布情况,包括三种情况,分别为污染场地内外均无河流分布、污染场地外有河流分布、污染场地内有河流分布;(4)根据所述污染场地所属的地层组合类型以及内外河流分布情况,评估所述污染场地内污染源的迁移扩散方向以及污染深度。本发明的优点是:该评估方法的建立有效提升了地下水污染迁移的识别效率,对充分把握污染物的空间分布范围及其发展趋势具有意义。

    适用于软土地区的垂直隔离屏障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53915A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10887302.9

    申请日:2017-09-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软土地区的垂直隔离屏障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污染场地内的污染物所处土层,确定所述污染场地的污染类型;根据污染场地的功能要求选择所需采用的垂直隔离屏障类型,可以是悬挂式垂直隔离屏障或嵌入式垂直隔离屏障;所述悬挂式垂直隔离屏障或所述嵌入式垂直隔离屏障根据所述污染场地的污染类型分别计算确定其插入深度和厚度。本发明的优点是:为现有隔离封闭污染场地提供更符合工程实际的设计方法,该方法所设计的垂直隔离屏障充分考虑了场地的功能要求、污染状况及水文地质条件,较原有设计方法更贴合工程实际。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