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31648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397981.2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
Inventor: 庄欠伟 , 陈世海 , 袁玮皓 , 蒋岩 , 洪冲 , 张弛 , 周东荣 , 朱小东 , 李炎龙 , 魏良孟 , 黄志红 , 高定全 , 杨正 , 张冲 , 袁一翔 , 蔡荔 , 金强强 , 陆伦捷
IPC: G01B1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弧形梁的变形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光纤,将三根光纤固定于弧形梁的表面并沿弧形梁的轴线方向延伸;建立XYZ坐标系,该XYZ坐标轴是沿弧形梁的轴线变化的运动坐标系,且Z轴沿弧形梁的轴线的切线方向延伸;以弧形梁的一端为原点建立静态的UVW坐标系;利用光纤测得弧形梁对应每个微段处的应变,进而根据应变以及对应的微段处Z轴分别与UOW平面和VOW平面的夹角计算得出弧形梁的变形量。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水下大型弧形构件的变形量检测困难的问题,检测点较为密集能够适用于大型的弧形构件,且这种方式能够适用于水下施工环境,不易受到水流等环境因素的干扰,提升了检测结果的可信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031647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378704.7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
Inventor: 张弛 , 蒋岩 , 庄欠伟 , 洪冲 , 周东荣 , 袁玮皓 , 陈世海 , 朱小东 , 李炎龙 , 魏良孟 , 袁向华 , 高定全 , 杨正 , 张冲 , 袁一翔 , 金强强 , 陆伦捷
IPC: G01B1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端板的变形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光纤,将光纤固定于端板的表面,且光纤沿端板的高度方向延伸;建立XYZ坐标系,且Z轴沿光纤的延伸方向延伸,X轴和Y轴分别沿与Z轴相垂直的两个中性轴的方向延伸;将光纤分为若干设定长度的微段,该微段的坐标为(x1、y1、z),利用光纤测得端板对应每个微段处的应变,进而根据应变计算得出端板的变形量。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水下大型构件的变形量检测困难的问题,检测点较为密集能够适用于大型构件,且这种方式能够适用于水下施工环境,不易受到水流等环境因素的干扰,提升了检测结果的可信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889776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388553.3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 ,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世海 , 庄欠伟 , 周东荣 , 袁玮皓 , 张弛 , 金锋 , 朱小东 , 李炎龙 , 刘雨 , 黄志红 , 蒋哲 , 袁向华 , 魏良孟 , 袁一翔 , 胡珍伍 , 金强强 , 崔进 , 陆伦捷 , 赵九龙 , 严赛男 , 葛帅
IPC: B63C7/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弧形梁无接触整体打捞装置打捞用分段式顶梁结构,包括垂直可拆卸地连接于两个端板之间并分别可拆卸地串接多根弧形梁的两个端部的两个顶梁组,所述顶梁组包括并排设置的两根顶梁,两根所述顶梁之间留有供所述弧形梁的端部插入的间隙,所述顶梁为分段式结构,由位于两个端部的两个固定段以及位于两个所述固定段之间的至少一个标准段拼接而成。本发明采用分段式及双顶梁式的顶梁组作为顶梁结构,可灵活调整长度,便于运输和结构拆装,且为弧形梁提供了就位空间,满足了弧形梁后安装结构,使得采用该顶梁结构的打捞装置更方便下沉和封箱,操作方便,施工风险低。
-
公开(公告)号:CN115071912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659556.6
申请日:2022-06-13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专用月池浮箱的同步提升工艺,涉及沉船打捞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对钢绞线进行释放切割,将加工后的钢绞线按照左右旋交叉顺序穿过油缸和疏导板,每个油缸钢绞线穿好后,锁紧油缸上下锚具;S2:将底锚提前中心定位安装到底锚支架内,将底锚支架吊装到有疏导板的钢绞线一侧末端;S3:用月池浮箱组成打捞船,在中间设置打捞槽,在打捞槽的两侧设置提升梁;本发明在打捞提升过程中,相临的两个油缸由同一泵源输出压力,载荷一致,采用压力同步控制模式,以单个油缸的伸缸位移为基准点,其他提升吊点为跟随点,根据各点油缸位移实时调节相对应比例值,实现同步提升控制,使得施力同步,沉船受力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14750900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382584.8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
IPC: B63C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打捞框架水下姿态调整装置,属于打捞技术领域,包括支撑平台、液压油缸、限位销轴和定位桩,定位桩贯穿支撑平台,支撑平台的两侧设置液压油缸,限位销轴绕定位桩一圈设置,两个液压油缸的顶端与限位销轴的两端铰接,液压油缸的底部固定在支撑平台上。本打捞框架水下姿态调整装置适用于能见度低、海况较差的水下环境中,利用成熟的液压系统提供了一种水下打捞框架姿态调整的方案,由潜水员完成设备安装,在姿态调整过程中不需要潜水作业,可避免长时间水下作业风险。本装置可与姿态传感器联动实现自动化调节控制,进一步提高姿态调整精度和作业效率,为沉船打捞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4737591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379322.6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箱体型端板的绞吸式端板辅助下沉系统,属于水下施工技术领域,包括水力喷冲系统、绞吸系统和监控系统,水力喷冲系统设置在沉箱箱体端板的底部,绞吸系统设置在沉箱箱体的端板和框架上,监控系统设置在水面的甲板上,监控系统通过线缆与水力喷冲系统和绞吸系统连接。本发明的绞吸式端板辅助下沉系统采用水力喷冲破土和绞吸排泥结合方式喷冲破土,多套渣桨泵作为抽吸,喷嘴总流量和抽吸流量基本平衡匹配,组合使用后起到疏松、扰动、搬移、稀释、液化泥土的多重效果,有效地将箱体内腔混合泥水抽吸和全部移除。
-
公开(公告)号:CN111483572B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010337114.0
申请日:2020-04-26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下焊接的打捞方法,属于打捞技术领域,本打捞方法采用在水下沉船船体上焊接受力眼板,连接提升钢丝与受力眼板,水面吊机通过收拉提升钢丝将沉船打捞出水。该方法避开了现有难船打捞方法贯穿沉船这一低效、施工困难的环节,可实现任何海底底质的打捞任务。此外,对于水下非正坐姿态的沉船,该方法可实现水下扳正作业,因此,该打捞方法对水下难船的姿态要求较小,在打捞行业适用范围更广,应用该技术可大幅降低打捞成本,缩短打捞工期。
-
公开(公告)号:CN112627181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590120.3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插桩式船舶外冲桩方法,属于海洋工程技术领域,采用非开挖设备将钢丝兜过桩靴靴底,通过拉动钢丝破坏桩靴底部的泥土结构以破坏其吸附力,通过钢丝将充气管引入桩靴靴底进行靴底外冲桩进一步破坏桩靴靴底的吸附力,如果桩靴靴底面积过大,水面气泡过于集中,可多穿几条钢丝,安装多条充气管同时冲桩以增加冲桩效果,本方法以最经济的成本实现外冲桩,以辅助不切割桩腿的条件下的拔桩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11390449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330324.7
申请日:2020-04-24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
IPC: B23K3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船打捞水下高压干式焊接舱,属于打捞技术领域,包括舱体和吸力圈,吸力圈设置在舱体内,舱体为立方体结构,舱体的一侧面和底面开口,舱体的侧面开口处设置一圈水密橡胶垫,吸力圈与外舱体水密橡胶垫之间通过隔水板连接,隔水板、吸力圈与外舱体隔水橡胶垫之间组成吸力舱,所述吸力舱为一圈空腔体结构,吸力舱顶部设置吸力舱控制管,舱体顶部设置舱体控制管,舱体内设置焊接设备。本沉船打捞水下高压干式焊接舱能够实现潜水员水下沉船受力钢结构高质量焊接作业,潜水员可以进入焊接舱进行干式焊接,为沉船外结构件焊接提供了干燥的工作环境,在干燥的环境中焊接受力构件的焊接强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873438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383266.3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大吨位沉船整体打捞整体起吊装置及起吊方法,属于沉船打捞技术领域,起吊装置包括吊机、吊钩、平衡钢丝、平衡吊梁和等长钢丝,吊钩设置在吊机下部,平衡吊梁上设置多个吊点,平衡钢丝缠绕穿引吊钩和吊点,每根平衡钢丝至少缠绕穿引两个吊点,所述平衡吊梁的吊点下部均设置等长钢丝,等长钢丝的一端连接吊点,另一端连接被吊物吊点。本发明的大吨位沉船整体打捞整体起吊方法辅以连接钢丝绳,可以满足重物所有吊点的受力相同,另外吊机的绑钩方法,可以在吊装大吨位大尺寸的重物时满足吊机吊钩角度的要求,有效的保护吊机,防止后续吊机吊钩角度过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