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89826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976538.9
申请日:2019-10-15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C01B32/348 , C01B32/318 , H01G11/44 , H01G11/34 , H01G11/8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炭气凝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N、P共掺杂炭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以生物质纤维为原料,通过酸性NaClO2预处理、NH4H2PO4掺杂以及冷冻成型、炭化处理以及活化处理制备得到N、P共掺杂炭气凝胶,方法操作简单且充分利用了可再生天然资源,原料来源广泛、绿色环保;其中,NH4H2PO4既作为掺杂剂又作为活化剂,不仅节约了原料成本,且N、P一步掺杂还使得制备过程变得简便,适用于规模化生产;N、P共掺杂克服了炭材料本身比电容不高的限制,结合两步活化(炭化处理为第一步活化,活化处理为第二步活化)使所得N、P共掺杂炭气凝胶具有超高的介孔率,既控制了成本又达到了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160053B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810119073.0
申请日:2018-02-06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B01J20/24 , B01J20/28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2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纤维素凝胶的制备方法,将纤维素材料和硫酸混合进行水解反应,得到纳米纤维素悬浮液;将所述纳米纤维素悬浮液与交联剂、引发剂、粘合剂和促进剂混合,得到纳米纤维素混合液;将所述纳米纤维素混合液进行水热反应,得到纳米纤维素凝胶。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得到的纳米纤维素凝胶吸水率高且弹性性能好,可以应用于环境净化领域中。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操作简单,易于实现大规模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9810698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910117335.4
申请日:2019-02-15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光碳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以有机小分子为原料,廉价易得,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本发明利用溶剂热反应制备发光碳量子点,反应原料不需预处理,制备过程简单,反应条件容易控制,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能够制备出液态的发光碳量子点和固态的发光碳量子点,其中液态的发光碳量子点具有浓度依赖的荧光发射特性且荧光光色可调,固态的碳量子点能够实现碳量子点的固态发光。本发明提供的发光碳量子点能够用于重金属离子及有机小分子的荧光检测、非治疗目的细胞荧光成像及发光二极管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08315012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102977.2
申请日:2018-02-01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1/65 , B01J21/18 , B01J35/0013 , B01J35/004 , B01J37/084 , B01J37/10 , B82Y2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葡萄糖、杂多酸和水混合,得到反应混合液;将所述反应混合液进行水热反应,得到碳量子点。本发明以葡萄糖、杂多酸为原料,环保廉价易得,在降低了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环境的友好性,同时利用水热反应进行炭化,反应过程简单,可实现工业化生产。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碳量子点的粒径为4~8nm,其在紫外光下能够发出蓝色和绿色荧光。根据实施例的记载可知,所述碳量子点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率可达87.4%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8275687A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810272729.2
申请日:2018-03-29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3/18 , B82Y40/00 , C01P2002/72 , C01P2004/03 , C01P2004/04 , C01P2004/34 , C01P2004/62 , C01P2006/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介孔中空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双松香基双季铵盐、溶剂和氨水混合,得到碱性双松香基双季铵盐溶液;所述溶剂为乙醇水溶液;将所述碱性双松香基双季铵盐溶液与正硅酸乙酯混合后,进行水热反应,得到介孔中空二氧化硅微球前驱体;将所述介孔中空二氧化硅微球前驱体煅烧,得到介孔中空二氧化硅微球。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不需要使用硬模板,仅采用软模板即可得到介孔中空二氧化硅微球。
-
公开(公告)号:CN104437362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410609943.4
申请日:2014-11-03
Abstract: 一种磁性碳微球的水热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微晶纤维素为原料,蒸馏水为溶剂,四水合乙酸镍为镍源,经高温高压水热条件处理后离心分离,得到深棕色固体产物,恒温干燥后将得到的产品在氮气保护下高温活化炭化,得到金属镍掺杂且孔结构发达的有序结构碳微球,表现出良好的顺磁性质。本操作工艺的主要特点是以廉价的微晶纤维素为原料,经高温活化处理后镍以较稳定的金属镍和氧化镍共存的形式存在,生成具有高比表面积,发达孔隙结构的顺磁性的碳微球。制备样品对废水中Cd2+有较高的吸附量,同时碳微球可以通过磁铁从溶液中回收,适宜其在溶液体系中的应用,同时制备方法简单,性能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04437362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609943.4
申请日:2014-11-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20 , B01J20/02 , B01J20/06 , B01J20/28009 , B01J20/28019 , B01J20/28054 , C02F1/281 , C02F1/283 , C02F1/288 , C02F2101/20
Abstract: 一种磁性碳微球的水热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微晶纤维素为原料,蒸馏水为溶剂,四水合乙酸镍为镍源,经高温高压水热条件处理后离心分离,得到深棕色固体产物,恒温干燥后将得到的产品在氮气保护下高温活化炭化,得到金属镍掺杂且孔结构发达的有序结构碳微球,表现出良好的顺磁性质。本操作工艺的主要特点是以廉价的微晶纤维素为原料,经高温活化处理后镍以较稳定的金属镍和氧化镍共存的形式存在,生成具有高比表面积,发达孔隙结构的顺磁性的碳微球。制备样品对废水中Cd2+有较高的吸附量,同时碳微球可以通过磁铁从溶液中回收,适宜其在溶液体系中的应用,同时制备方法简单,性能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04386667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612437.0
申请日:2014-11-04
IPC: C01B3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4
Abstract: 一种落叶松基树脂炭气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落叶松木屑为原料,以苯酚为液化剂,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液化,经溶解,中和,过滤等步骤得到落叶松液化物,在碱性条件下,与甲醛溶液反应生成稳定的热固性树脂,将落叶松基树脂倒入喷雾热解仪器中,经喷雾煅烧一步形成轻质落叶松液化物树脂微球,在氮气的推动和保护条件下,炭化得到炭气凝胶微球。本操作工艺的主要特点为以生物质落叶松作为原料,原料丰富,资源再利用,节能降耗;液化法分解落叶松基木屑,使其内部结构更容易调控;经树脂化反应生成稳定的树脂结构,简单可控;选用自主研发的喷雾煅烧一步法制备落叶松基树脂炭气凝胶微球,污染少,耗时短,得率高,可以有效的应用于制备电容炭,拓宽了炭材料的应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4368325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10728499.8
申请日:2014-12-04
Abstract: 一种光降解甲醛蜂窝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自制的玻璃纸模具中放入粉末状活性炭,加入黑料后搅拌一段时间,迅速加入白料,高速搅拌后至其自由发泡,经室温熟化后成型,置于马弗炉中高温热处理后即得蜂窝状活性炭,将P-25型的TiO2纳米粒子经超声分散成悬浮液,将制备的蜂窝活性炭完全浸泡,经热处理制得P-25/活性炭复合材料,紫外光下对室内甲醛有较好的光催化降解性能。本操作工艺的主要特点是操作方法简单,制备的蜂窝状活性炭比表面积较大,具有较高的吸附性能,可制备成任意形状,负载P-25后,P-25纳米粒子在其表面和孔道内分散均匀,对室内甲醛气体有良好的催化降解性能,且可重复使用,生产成本低廉,适用于家居装修后甲醛气体的去除。
-
公开(公告)号:CN104368307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10612533.5
申请日:2014-1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20 , B01D53/02 , B01D2253/102 , B01D2257/406
Abstract: 一种氨吸附专用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商品颗粒活性炭为原料,经过酸化前处理,然后通过金属无机盐溶液浸渍改性后,洗涤、过滤、干燥,制得室温高效吸附氨气的活性炭材料。本操作工艺的主要特点是,生产成本低,操作简单,便于实现工业化批量生产,所制得的活性炭对氨气吸附效果较好,改性样品在室温下不易脱附,可以起到长期有效去除氨气的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