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14594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210687382.4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阻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为:将导电材料和压阻材料经不同流道分别输送至3D打印机的同一喷嘴的内层和外层后挤出,形成具有皮芯结构的线材后进行层层堆叠制得压阻传感器,其中,导电材料从内层挤出,压阻材料从外层挤出;压阻传感器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压阻传感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缩短了压阻传感器的制备流程,丰富了压阻传感器的结构,有效提高了压阻传感器的灵敏度,本发明的压阻传感器可实现多角度的压力响应,满足多领域的应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813911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786944.5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PC: C08G77/4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韧增强降解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在催化剂Ⅰ的条件下,可降解聚酯单体A和二元酸依次经酯化、预缩聚生成可降解聚酯低聚物,然后在催化剂Ⅱ的条件下,将可降解聚酯低聚物和羟基封端的聚硅醚经缩聚制得增韧增强降解共聚酯;可降解聚酯单体A为乙醇酸,或者为乙醇酸和乳酸;乙醇酸占可降解聚酯单体A质量的25~100%;或者,在催化剂Ⅲ的条件下,可降解聚酯单体B和羟基封端的聚硅醚经开环聚合反应制得增韧增强降解共聚酯;可降解聚酯单体B为乙交酯,或者为乙交酯和丙交酯,乙交酯占可降解聚酯单体B质量的25~100%;本发明制备的增韧增强降解共聚酯,韧性及降解速率得到加强,同时降解条件温和,降解产物可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4921868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0589285.1
申请日:2022-05-26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PC: D01F6/92 , D01F1/10 , D01D5/08 , C01B32/336 , C01B32/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生物炭改性熔体直纺超细旦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在聚酯酯化反应结束后加入经改性修饰的纳米生物质炭材料(平均粒径为2~6nm),然后进行缩聚反应,并将缩聚反应后的聚酯熔体进行纺丝制得纳米生物炭改性熔体直纺超细旦聚酯纤维;经改性修饰的纳米生物质炭材料是将纳米生物质炭材料与双(二辛氧基焦磷酸酯基)乙撑钛酸酯的水溶液或双(二辛氧基焦磷酸酯基)乙撑钛酸酯和三乙醇胺的螯合物的水溶液混合后进行150~250℃水热活化制备得到。本发明工艺简便,制备流程合理,有极高的市场推广价值;解决了纳米生物质炭在聚酯中的分散性问题,适用于熔体直纺超细旦纤维的制备,提升了喷丝板过滤组件的更换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4805771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0476580.6
申请日:2022-04-30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PC: C08G63/672 , C08G63/199 , C08G63/78 , C08J5/18 , C08L6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无定型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为:将草酸二甲酯和4,4'‑二羟基二环己烷以2~5:1的摩尔比进行酯交换反应得到端基修饰的单体后,将端基修饰的单体、二元酸、二元醇和催化剂混合后进行聚合反应得到高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无定型共聚酯;制得的共聚酯具有玻璃化转变温度高、分子量高等特点;应用为:将高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无定型共聚酯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并使熔体流延冷却得到聚酯厚片,再将聚酯厚片在双向拉伸机中预热后进行双向拉伸制成聚酯薄膜或板材。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较为灵活,产品具有良好的耐热性、高透明性和可加工性特点,在薄膜包装和瓶装领域极具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449923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0906135.9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浙江恒创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理工大学 , 东华大学
IPC: D01F8/14 , D01F1/10 , D01D5/32 , C08G63/672 , C08G6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组分热湿舒适性复合弹性纤维的制备方法,采用PET共聚改性和功能母粒共混改性相结合的方式,制备出热湿舒适功能聚酯熔体,再利用两种不同聚酯组分为原料,在PET熔体直接纺丝生产线上,复合通过并列型纺丝箱体制备出双组分热湿舒适性复合弹性纤维。共聚改性PET赋予了功能性聚酯纤维导湿除闷凉感的特性,两种组分的收缩率差异较大,经纺丝后得到的纤维具有自卷曲的特性,因此,本发明制备出的双组分热湿舒适性复合弹性纤维,赋予其纤维织物良好手感及回弹性,实现聚酯纤维导湿除闷凉感和成衣穿着舒适性的统一。
-
公开(公告)号:CN113150268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110486111.8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醇解功能型再生聚酰胺6的制备方法,在废弃聚酰胺6中加入二元醇单体进行微醇解反应生成醇解聚酰胺6链段;再加入功能二元酸单体依次进行酯化、酰胺化和酯‑酰胺交换反应,制得功能型再生聚酰胺6;微醇解反应是指生成数均分子量为7000~9000g/mol且两端分别为二元醇酯化物结构和氨基的醇解聚酰胺6链段;制得的功能型再生聚酰胺6的相对粘度为2.4~3.6,熔点为190~250℃,数均分子量为18000~30000g/mol,分子量分布为2~4,起始热分解温度为430~490℃,断裂强度为40~60MPa,断裂伸长率为30~90%;本方法通过一种简单过程可以实现对废弃聚酰胺6塑料制品及纤维制品的回收再生,并聚合成具有更高商品附加值的功能性产品,弥补了再生产品在价格上的负担,使再生产品具有更好的推广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1876841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010739431.5
申请日:2020-07-28
Applicant: 江苏恒泽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颜色渐变的再生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是将纺丝熔体进料口分为R进料口、G进料口和B进料口,对应着标准红、标准绿和标准蓝的聚酯熔体,并通过实时调控各进料口的进料流量,从而获得在纤维长度上表观为颜色逐渐变化的再生聚酯纤维;所述聚酯熔体为在粗分类后的再生聚酯中加入色母粒或者染料进行配色制得;所述配色是采用颜色传感系统和自动加料系统使聚酯熔体的△E≤0.5;所述各进料口的横截面积相等,进料流速与进料流量呈正比,保持总的进料流量相同,采用计算机程序控制各进料口的进料流量不同来控制颜色发生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4940836A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210590412.X
申请日:2022-05-26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PC: C09C1/44 , C09C3/04 , C09C3/08 , C08L67/00 , C08K9/04 , C08K7/24 , C08J3/22 , C01B32/15 , B82Y20/00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分散纳米生物质炭及高浓度聚酯母粒的制备方法,将纳米生物质炭材料与双(二辛氧基焦磷酸酯基)乙撑钛酸酯的水溶液或双(二辛氧基焦磷酸酯基)乙撑钛酸酯和三乙醇胺的螯合物的水溶液混合后进行水热活化(水热活化的温度为150~250℃),制得具有自分散效果的纳米生物质炭;将所述的具有自分散效果的纳米生物质炭与聚酯切片、抗氧剂注入双螺杆挤出机进行共混造粒,制得生物质炭含量为20~35wt%高浓度聚酯母粒。本发明通过炭化‑水蒸气活化‑分散一体化,制备的兼具发达孔隙结构、比表面积和优良分散性的生物质炭材料;制备的高浓度生物质炭聚酯母粒,其中生物质炭均匀分散,母粒流动性好,与聚酯相容性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市场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805771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76580.6
申请日:2022-04-30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PC: C08G63/672 , C08G63/199 , C08G63/78 , C08J5/18 , C08L6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无定型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为:将草酸二甲酯和4,4'‑二羟基二环己烷以2~5:1的摩尔比进行酯交换反应得到端基修饰的单体后,将端基修饰的单体、二元酸、二元醇和催化剂混合后进行聚合反应得到高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无定型共聚酯;制得的共聚酯具有玻璃化转变温度高、分子量高等特点;应用为:将高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无定型共聚酯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并使熔体流延冷却得到聚酯厚片,再将聚酯厚片在双向拉伸机中预热后进行双向拉伸制成聚酯薄膜或板材。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较为灵活,产品具有良好的耐热性、高透明性和可加工性特点,在薄膜包装和瓶装领域极具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372620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110583265.9
申请日:2021-05-27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纳米异质结构的光热转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有纳米异质结构的光热转换材料由细菌纤维素膜以及分布在其中的rGO和CNT组成,rGO和CNT构成异质结构,即CNT原位生长在rGO的表面形成“人工褶皱”结构;方法为:将木醋杆菌原菌液、前驱体CNT水溶液和前驱体GO水溶液加入HS营养液中进行接种,得到细菌纤维素复合膜后,对其中的GO进行还原,得到具有纳米异质结构的光热转换材料;应用为:将具有纳米异质结构的光热转换材料、细菌纤维素膜和聚苯乙烯泡沫自上而下顺序组装在一起构成太阳能界面海水蒸发器。本发明通过异质结构展示了良好的陷光现象,减少了太阳光由于反射而损失的能量,提升了材料的光吸收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