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432231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011281119.2
申请日:2020-11-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F24F1/00 , F24F13/02 , F24F13/06 , F24F11/89 , F24F11/63 , F24F11/74 , F24F110/70 , F24F110/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有限传感器的智能化通风监控系统及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送风单元、空调机组和回风单元,所述送风单元设置在建筑一侧墙壁中部,所述送风单元包括条缝型送风口和设置在送风口一侧的送风管道,所述空调机组设置在建筑顶层区域,所述回风单元设置在建筑底部且靠近墙壁区域,所述回风单元包括条缝型回风口和设置于回风口一侧的回风管道,所述空调机组分别连接送风单元与回风单元实现室内空气循环。本发明可根据有限位置的传感器监测数据,实现全局污染物浓度分布快速预测,最终实现通风系统智能化监控,解决传统通风系统无法基于传感器监测数据获取全局环境参数实现准确、快速调控等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432317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1281038.2
申请日:2020-11-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教室的传感器最优布置方法及其通风监控系统,布置方法包括:S1、基础数据库构建;S2、数据库扩充及低维离散处理;S3、数据库聚类分析;S4、制定最优传感器布置策略;S5、构建智能化通风监控系统。通风监控系统包括空调机组、风机组件、送风管道、回风管道、条缝型送风口、条缝型回风口、新风单元、传感器和课桌区域。本发明基于低维线性数据处理方法,可有效减小数值计算的存储成本和时间成本;基于无监督机器学习聚类算法,可实现对公共教室内的CO2浓度聚类,并确定出合理的监测点部署方案;针对公共教室内的CO2浓度和位置,可实现对室内的通风系统在线快速控制,能够快速降低公共教室内的CO2浓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417553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279412.5
申请日:2020-11-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工业建筑的有限传感器布置策略及智能化通风系统,所述传感器布置策略包括以下步骤:S1:基础数据库构建;S2:数据库扩展及降维离散预处理;S3:数据库训练;S4:通过聚类分析将得出有限传感器监测策略,并将监测数据作为人工神经网络输入;S5:工业建筑污染物浓度快速预测;S6:构建智能化通风系统;所述通风系统位于建筑上部,建筑内设置操作区域和传感器,通风系统包括空调机组,空调机组上连通设有送风单元、回风单元和新风单元,送风单元包括送风管道。本发明基于降维线性数据库的处理方法,有效减小数值计算的存储成本和时间成本;基于无监督机器学习模糊聚类算法,实现对污染物的聚类且确定合理的监测点部署方案,且具有普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212805946U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21648135.6
申请日:2020-08-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F24F7/08 , F24F11/64 , F24F11/77 , F24F11/79 , F24F13/02 , F24F13/14 , F24F13/28 , F24F110/70 , F24F110/6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智能化导流通风装置,该智能化导流通风装置包括设置在建筑一侧墙壁上端的送风单元、设置在工作台一侧端的监测单元和与监测单元信号连接的控制单元;送风单元包括呈敞口式结构的送风腔体、设置在送风单元敞口位置且初始位置呈水平布置方式的可变式导流板、设置在送风单元一侧墙壁外部的送风管道和设置在送风管道一侧端部的空调机组;检测单元包括CO2和PM2.5传感器;控制单元包括旋转式铰接单元、设置在可变式导流板1后端的变换控制器和风机组件的流量控制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机械通风系统无法自适应室内环境参数实时变化需求且采用恒定送风参数导致通风能耗过大等难题,营造安全、健康且节能的建筑室内环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