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形竹节屈曲约束支撑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735504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122030.9

    申请日:2016-03-0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1/9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矩形竹节屈曲约束支撑,包括核心部件和外约束部件;所述核心部件由多个圆形消能段、多个矩形弹性段和端部连接段沿纵向同轴线连接构成,圆形消能段和矩形弹性段相间设置,圆形消能段的截面直径小于或等于矩形弹性段的截面最小边长,端部连接段设置在圆形消能段和矩形弹性段形成整体的两端;所述外约束部件为矩形管,核心部件位于外约束部件内部,核心部件的矩形弹性段四周与外约束部件内侧紧贴,圆形消能段与外约束部件之间存在空隙。本发明能够有效限制矩形弹性段的扭转变形,从而限制了核心部件整体扭转变形,降低了核心部件圆形消能段的表面应变,增强屈曲约束支撑的低周疲劳性能。

    错位交叉板屈曲约束支撑
    2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741830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410016264.6

    申请日:2014-01-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错位交叉板屈曲约束支撑,包括耗能内芯构件、第一组加固板、第二组加固板和等截面屈曲约束部件;所述第一组加固板固接于耗能内芯构件的两个末端的翼缘外表面;所述等截面屈曲约束部件设置在耗能内芯构件的中间段的外围;所述第二组加固板固接于耗能内芯构件翼缘和腹板之间。本发明无需切割耗能内芯板就能确保在较大外力作用下耗能内芯构件中部先屈服,端部处于弹性阶段,避免了耗能内芯构件切割导致的损伤;仅约束了耗能内芯构件翼缘或腹板的边缘区域,在保证有效约束耗能内芯构件的整体和局部屈曲的同时,避免了屈曲约束部件与两组加固板的冲突,使得屈曲约束部件沿构件长度方向截面相同,显著降低了加工难度。

    微振动耗能部分自复位阻尼器

    公开(公告)号:CN103981974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199113.9

    申请日:2014-05-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振动耗能部分自复位阻尼器,包括内约束部件、阻尼材料体、外约束部件、锚固板一、连接板一、锚固板二、连接板二和张力系统;所述内约束部件设置在外约束部件内,内约束部件的净长度大于外约束部件,所述板一和锚固板二压紧在内约束部件两端,所述张力系统为通过预张拉钢绞线或形状记忆合金或纤维筋分别在锚固板一和锚固板二上锚固,所述连接板一穿过锚固板一与内约束部件固结,所述板二穿过锚固板二与外约束部件固结,所述阻尼材料体设置在内约束部件和外约束部件之间。本发明实现了风振和地震同时消能减震,提高了中大震作用下阻尼器的刚度,且又能有效控制阻尼器残余变形的多重功效。

    微振动可耗能黏弹性屈曲约束支撑

    公开(公告)号:CN103206029A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310174545.X

    申请日:2013-05-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振动可耗能黏弹性屈曲约束支撑,包括耗能内芯板、粘弹性材料体、屈曲约束部件以及约束传力部件,耗能内芯板的一端位于约束传力部件内部,耗能内芯板的中间段位于屈曲约束部件内且与屈曲约束部件之间留有1-2mm的间隙,耗能内芯板的另一端伸出屈曲约束部件外,在所述耗能内芯板位于约束传力部件一端的上下表面分别固接有一黏弹性材料体,该黏弹性材料体与约束传力部件的内表面固接。本发明支撑不仅能在小震或风振作用下耗量,又能在中等或大震作用下耗散地震能量,并且为结构提供一定的支撑刚度,形成了一种微振动可耗能屈曲约束支撑,拓宽了屈曲约束支撑在风敏感结构中的应用。

    一种摩擦耗能套管加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21767B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1911177552.9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摩擦耗能套管加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第一管片和第二管片;第一管片包括沿管长方向有第一加劲板;第二管片包括沿管长方向均匀分布、固定连接的第二加劲板;第一加劲板和第二加劲板之间有摩擦片材,圆孔一、圆孔二和槽孔一固定。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用两根长度小于压杆的第一管片和第二管片;第一管片与第二管片相对布置,第一加劲板与第二加劲板相对,圆孔一与槽孔一相对,第一加劲板和第二加劲板之间夹持摩擦片材;通过螺栓固定;压杆一端与第一管片端部通过焊缝一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管片端部通过焊缝二连接。本发明不仅为压杆屈曲提供约束,而且形成了摩擦型阻尼器,从而有利于提高压杆承载力和结构耗能能力。

    一种自定位安装钢木耗能组合节点

    公开(公告)号:CN109838132B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910169754.2

    申请日:2019-03-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定位安装钢木耗能组合节点,包括竖向柱、水平梁、斜托撑、钢楔挂和耗能棒,所述钢斜托撑由侧钢板和托撑组成,所述钢斜托撑通过侧钢板固结于竖向木柱的侧面,所述钢楔挂由端钢板和楔形头组成,所述钢楔挂通过端钢板固定于水平木梁端部,所述耗能棒与梁平行,位于下部,一端跟竖向木柱固结,一端跟水平木梁的端部固结。本发明能够通过木梁承重驱动梁柱安装自定位,在地震作用下,节点转动过程中能依靠连接构造使得安装的耗能棒通过拉压形成滞回耗能能力,震后也方便更换耗能棒,实现节点的快速修复。

    串联碟簧大变形耗能梁柱节点

    公开(公告)号:CN109798011B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910169788.1

    申请日:2019-03-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串联碟簧大变形耗能梁柱节点,包括装配式柱、装配式梁和碟簧组合式阻尼器,碟簧组合式阻尼器由耗能杆、碟簧组、内螺纹套管、外套管、滑动导杆和挤压螺母构成,碟簧组合式阻尼器的一端固定在装配式梁表面的固定板上,另一端穿过装配式柱的翼缘板,并将翼缘板压紧。通过调节挤压螺母的压力,使得在中小地震作用下碟簧组合式阻尼器两端产生的拉伸变形全部由耗能杆来提供,在强震作用下碟簧组合式阻尼器两端产生的拉伸变形一部分由耗能杆来提供,另一部分由碟簧组的压缩变形来提供,使得碟簧组合式阻尼器有着更好的变形能力,有利于提高碟簧组合式阻尼器的疲劳性能。

    一种套筒约束3H形耗能支撑

    公开(公告)号:CN109838131B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910115374.0

    申请日:2019-02-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套筒约束3H形耗能支撑,端部加固板固接于H型钢两端上下翼缘之间,横向加劲肋等间距固接于H型钢中部上下翼缘及腹板之间,端板固接于H型钢两端横截面外侧;所述H型钢填充块填充于相邻两组横向加劲肋之间,所述外套筒设置在H形耗能内芯的外围。本发明无需切割H形耗能内芯就能确保在较大外力作用下H形耗能内芯中部先屈服,端部处于弹性阶段,避免了耗能内芯构件切割导致的损伤;H型钢填充块与横向加劲肋共同作用,有效地约束H形耗能内芯翼缘向内局部屈曲;钢套管只约束H形耗能内芯的翼缘外表面,避免了与端部加固板和横向加劲肋的冲突,使屈曲约束部件沿构件长度方向截面相同,显著降低了加工难度。

    一种摩擦耗能套管加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21767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177552.9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摩擦耗能套管加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第一管片和第二管片;第一管片包括沿管长方向有第一加劲板;第二管片包括沿管长方向均匀分布、固定连接的第二加劲板;第一加劲板和第二加劲板之间有摩擦片材,圆孔一、圆孔二和槽孔一固定。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用两根长度小于压杆的第一管片和第二管片;第一管片与第二管片相对布置,第一加劲板与第二加劲板相对,圆孔一与槽孔一相对,第一加劲板和第二加劲板之间夹持摩擦片材;通过螺栓固定;压杆一端与第一管片端部通过焊缝一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管片端部通过焊缝二连接。本发明不仅为压杆屈曲提供约束,而且形成了摩擦型阻尼器,从而有利于提高压杆承载力和结构耗能能力。

    一种自定位安装钢木耗能组合节点

    公开(公告)号:CN109838132A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910169754.2

    申请日:2019-03-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定位安装钢木耗能组合节点,包括竖向柱、水平梁、斜托撑、钢楔挂和耗能棒,所述钢斜托撑由侧钢板和托撑组成,所述钢斜托撑通过侧钢板固结于竖向木柱的侧面,所述钢楔挂由端钢板和楔形头组成,所述钢楔挂通过端钢板固定于水平木梁端部,所述耗能棒与梁平行,位于下部,一端跟竖向木柱固结,一端跟水平木梁的端部固结。本发明能够通过木梁承重驱动梁柱安装自定位,在地震作用下,节点转动过程中能依靠连接构造使得安装的耗能棒通过拉压形成滞回耗能能力,震后也方便更换耗能棒,实现节点的快速修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