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上部网格初始位形平衡的索结构索杆系形态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59429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23436.X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预应力索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基于上部网格初始位形平衡的下部索杆系形态确定方法。一般情况下,索结构设计先根据建筑内部空间功能要求及类似工程经验确定下部索杆系的位形后,然后通过找力分析确定其预应力。对于较为复杂的工程,仅通过找力分析是难以达到目标要求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索杆系形态优化方法,在局部控制索力已知的前提下,采用迭代方法同时更新找形节点的坐标和找力单元的预张力,优化确定全局索杆系的位形和预应力,从而大大提高结构设计效率,实现基于上部网格初始位形的恒载平衡态,即在恒载和预应力共同作用下,上部网格的竖向位移接近0,上部网格的变形和受力最小。

    单双层混合索网整体牵引提升张拉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22727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323988.X

    申请日:2022-03-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双层混合索网整体牵引提升张拉施工方法,主要步骤如下:1)安装周边支承结构;2)铺设和连接环索、径向索并安装索夹;3)安装牵引设备和工装索并预紧;4)安装双层索网中单牵引点所在榀的撑杆;5)整体牵引提升索网,调整各点牵引速度,依次与锚固节点连接就位:首先是双层索网单牵引点和上牵引点,然后是单层索网牵引点,最后是双层索网下牵引点,过程中当上下层索夹距离合适时采用吊机依次安装相应撑杆;6)对前述步骤中受工装设备影响不能安装就位的撑杆,予以补装就位,结构成型。该方法可减少施工支架量和高空作业量,减少大吨位牵引提升张拉设备的需求量,降低施工费用,实现工装轻型化,缩短工期和提高施工效率。

    一种弯折拉索与索夹组装件抗滑移承载力试验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87120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010369125.7

    申请日:2020-05-0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弯折拉索与索夹组装件抗滑移承载力试验系统及方法,由试件、反力系统、加载系统和监测系统构成,其中反力系统包括装配式反力框架、弧形锚座和弧形垫板、顶推撑杆,索端可自由转动且适应不同拉索弯折角度;加载系统包括索端张拉千斤顶及撑脚和螺母、横向张拉千斤顶及顶托滚轴和滑动垫片、索夹顶推千斤顶,主要通过横向张拉千斤顶对拉索施加张拉力,用较小的横向力获得较大的索力;监测系统包括索力、高强螺栓紧固力、顶推力、滑动位移的传感器。精细化试验中拉索弯折角度、索夹孔道、试验过程与实际施工过程和受力一致,充分考虑了拉索弯折及拉力、高强螺栓应力松弛、索体蠕变及时间效应的影响,亦可用于直线拉索。

    一种玻璃多曲面壳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55711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246087.7

    申请日:2021-10-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尚金堂 罗斌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多曲面壳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玻璃多曲面壳体结构包括一个三维主壳、至少一个副环壳、三维主壳与副环壳之间的连接部分,所述三维主壳内部有位于中心轴处的支撑杆。玻璃多曲面壳体结构的制备方法采用释气剂高温分解释放的气体作为正压热成型的驱动力来源,同时利用大气压与腔室真空之间的压差实现负压热成型,实现特殊的三维玻璃多曲面壳体结构。这种方法结合微机械加工技术和玻璃热成型技术,是一种圆片级制备工艺,具有低成本、批量化等特点。本发明提出的新型玻璃多曲面壳体结构可用于微三维多曲面壳体谐振器。

    一种基于Java文件目录结构的Android应用重打包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39678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710323848.1

    申请日:2017-05-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Java文件目录结构的Android应用重打包检测方法,对于每一个已知的APK应用程序,通过解压缩得到具有特定目录结构的Java类文件,该目录结构可视为树形结构,然后对其中每一个Java的包名和Java类名进行改进的哈希运算,将所得哈希值作为节点签名,使用深度优先遍历算法将节点签名进行连接得到最终应用签名。计算出所有已知应用的签名并组成签名库。对于待检测的APK应用程序,按照类似方法获得其签名,并计算该签名与签名库中签名的编辑距离以及相似度,得出检测结果。本发明可以有效避免代码混淆技术以及恶意代码的插入带来的影响,从而具有较好的健壮性和准确率。

    一种基于全结构施工过程的索结构整体自平衡预应力找力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62148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2010032397.8

    申请日:2020-01-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全结构施工过程的整体自平衡预应力找力分析方法,根据整体预应力自平衡条件,合理区分预拉构件、预压构件和普通构件;按照目标位形建立包含施工临时构件的全结构分析模型,采用迭代分析,在一次迭代过程中依次连续非线性分析零状态工况和施工过程工况,然后更新预应力,迭代直至成型态满足收敛条件。其中零状态结构应静定或尽量接近静定,使其中预应力能尽量自由释放;预应力构件的预应力更新为成型态的轴应力。该方法一体化整合成型态找力、零状态找形和全结构施工过程分析,同时得到了零状态位形、结构预应力和施工过程状态;预应力构件包括预拉构件和预压构件,预应力流途径为闭环,实现整体预应力自平衡;迭代过程中无需更新分析模型位形;基于正算法进行施工过程分析,与施工步骤顺序一致。

    微壳体谐振器及其谐振子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41258B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610814217.5

    申请日:2016-09-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尚金堂 罗斌 张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壳体谐振器及其谐振子制备方法,所述微壳体谐振器包括一个封装壳盖;一个微壳体谐振子;一个用于固定微壳体谐振子的支撑结构;一个嵌入有电极和导电结构的基底;所述微壳体谐振子通过一层金属导电层与基底中的导电结构连接引出,用于固定微壳体谐振子的支撑结构位于基底中心;所述电极包括偶数个驱动电极、偶数个检测电极,电极数量为4的倍数;所述封装壳盖与嵌入有电极和导电结构的基底封装,其内部为真空。本发明的微壳体谐振子直径尺寸在1mm‑10mm。本发明极大提高了微壳体谐振器的抗冲击能力和抗振动能力,器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得到提高。

    集成芯片散热结构和无源器件的玻璃基板的圆片级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99050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10957861.3

    申请日:2015-12-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81C1/00015 B81C1/00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芯片散热结构和无源器件的玻璃基板的圆片级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干法刻蚀硅圆片形成硅模具圆片,其内含无源器件的凹槽阵列;电镀将金属铜埋入硅模具圆片内的凹槽阵列,形成无源器件;干法刻蚀电镀工艺后的硅模具圆片,形成芯片散热结构;将玻璃圆片与其在真空中阳极键合;加热键合圆片使玻璃回流填充满无源器件间的空隙,退火,冷却,形成回流圆片;完全研磨和抛光回流圆片的上表面全玻璃衬底和下表面全硅片沉底;沉积金属粘附层,电镀金属导电层,形成集成散热功能和无源器件的玻璃基板,用于三维玻璃转接板或三维无源器件。本方法采用先电镀后回流方法,减小工艺难度,制备的无源器件性能优越,并集成了芯片散热结构。

    一种PE索与索夹球连接性能的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58929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698423.X

    申请日:2015-10-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PE索与索夹球连接性能的试验方法,所述试验包PE索锚具两端设置张拉试验机;PE索中部区域安装试验索夹球及制动索夹球;索夹球中间设置并联式液压千斤顶;液压千斤顶与索夹球中间设置顶推工具端板传递顶推力;试验索夹球端部设置位移计和百分表,位移计和百分表与动态数据采集系统连接测量索夹球与PE索相对位移。本发明可直观地判断出索夹球滑移时的最不利滑移面,快速分析出不同索力、不同表面接触情况下索夹球的抗滑移摩阻力,进而推算出抗滑移摩擦系数指导索夹球节点设计。

    精轧螺纹钢筋立柱组装式连续提升千斤顶

    公开(公告)号:CN102616696B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210115753.8

    申请日:2012-04-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郭正兴 罗斌

    Abstract: 一种精轧螺纹钢筋立柱组装式连续提升千斤顶,普通预应力张拉千斤顶(1)通过千斤顶尾部卡板(4)和千斤顶承压钢板(5)固定在精轧螺纹钢筋立柱(2)上,上工具锚(8)通过螺栓固定在普通预应力张拉千斤顶(1)的活塞头部;下工具锚(9)位于普通预应力张拉千斤顶(1)的下部,通过锚板卡环(15)以及下工具锚锚板卡环与下工具锚固定钢板连接套(16)固定在下工具锚固定钢板(6)上,螺纹套筒(10)套在精轧螺纹钢筋立柱(2)外,且位于千斤顶承压钢板(5)与下工具锚固定钢板(6)之间;导向安全锚(7)位于普通预应力张拉千斤顶(1)的上部,通过螺栓与上导向安全锚固定钢板(3)固定,上导向安全锚固定钢板(3)固定在精轧螺纹钢筋立柱(2)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