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接利用烧结矿热量的脱硝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84169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1710369398.X

    申请日:2017-05-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接利用烧结矿热量的脱硝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烧结机、冷却设备、余热回收装置、干法脱硫装置、除尘装置、风机、脱硝反应器及烟囱;烧结机风箱的烟气出口连接在第一、二段风箱的烟气入口,第一、二段风箱的烟气出口与余热回收装置相连,然后与干法脱硫装置、除尘装置、增压风机、及烟囱通过管路依次串联;当脱硝反应器为低温脱硝反应器,设置在风机与烟囱之间;当脱硝反应器为中温脱硝反应器,设置在第一、二段风箱烟气出口与余热回收装置之间。本发明系统及方法直接利用烧结矿热量,在不消化额外能耗的前提下使烧结烟气进行低温脱硝反应,高效转化NOx,脱硝率可达80~90%,且不会导致烧结矿脆裂,还能回收烧结矿余热。

    一种多分仓烟气净化及防燃装置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475479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110598445.4

    申请日:2021-05-31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多分仓烟气净化及防燃装置,包括活性炭吸收仓结构,还包括活性炭吸收备用仓,活性炭吸收仓结构包括至少2个分仓,活性炭吸收备用仓和各分仓均能与烟气入口结构、所述烟气出口结构、所述活性炭入口结构、所述活性炭出口结构连通,各分仓的侧壁上分别连通设置测温仪;活性炭吸收仓结构的一侧底部连通有活性炭防燃冷却仓。本发明能对温度异常的分仓进行保护,结构简单、运行及维护成本低,同时避免了整个系统的停机运行,可以很好的保护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活性炭吸收备用仓的设置保证了烟气的脱除效率,对于整体系统的持续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复合式活性炭烟气净化塔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602286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011393698.X

    申请日:2020-12-03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复合式活性炭烟气净化塔,包括脱硫塔主体和活性炭循环通道,脱硫塔主体包括烟气室,烟气室的底部设置烟气进口,烟气室的侧壁上环设一级活性炭净化区和二级活性炭净化区;一级活性炭净化区设置第一活性炭入口和第一活性炭出口,一级活性炭净化区的底部能与活性炭循环通道连通,活性炭循环通道的顶部连通二级活性炭净化区,一级活性炭净化区的活性炭能经活性炭循环通道自下而上逆流进入二级活性炭净化区,二级活性炭净化区的底部设置第二活性炭出口;二级活性炭净化区的顶部设置烟气出口。本发明的一级活性炭净化区的活性炭能被再次利用,提高了活性炭的利用率;二级活性炭净化区提高了烟气净化效率,结构简单,利于推广使用。

    烧结球团烟气的活性炭脱硫及SCR脱硝耦合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63471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1004024.0

    申请日:2021-08-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烧结球团烟气的活性炭脱硫及SCR脱硝耦合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脱硫脱硝反应器及活性炭再生塔;其中,脱硫脱硝反应器内由上至下设有连通的超低温SCR脱硝反应区及活性炭脱硫反应区或者脱硫脱硝反应器包括相互独立且连通设置的活性炭脱硫反应器和超低温SCR脱硝反应器,活性炭脱硫反应区/反应器分别设有第一活性炭入口、烟气入口及第一活性炭出口,超低温SCR脱硝反应区/反应器分别设有氨气入口及净烟气出口;与氨气入口连通的喷氨管道上设有氨预活化装置;超低温SCR脱硝反应区/反应器内还设有若干SCR脱硝催化剂层;活性炭再生塔内由上至下设有依次连通的加热区、脱气区及冷却区。

    铜锌离子交换分子筛SCR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827507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1911153224.5

    申请日:2019-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锌离子交换分子筛SCR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铜锌离子交换分子筛SCR催化剂包括作为骨架基体的SAPO‑34分子筛,以及掺杂于SAPO‑34分子筛中作为活性中心的Zn离子和Cu离子;其中,Zn离子和Cu离子通过离子交换与SAPO‑34分子筛结合。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铜锌离子交换分子筛SCR催化剂及其在焦炉烟气脱除氮氧化物中的应用。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低温活性,在200~420℃具有90vol%以上的NOx去除效率;温度窗口更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分子筛催化剂抗水性差的问题,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活性炭载体铁基NH3-SCR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823884A

    公开(公告)日:2021-05-21

    申请号:CN201911146033.6

    申请日:2019-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性炭载体铁基NH3‑SCR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活性炭载体铁基NH3‑SCR催化剂包括作为载体的活性炭颗粒,以及负载于活性炭颗粒上的金属氧化物;所述金属氧化物包括铁氧化物和钨氧化物,或者包括铁氧化物、铈氧化物和钨氧化物;其中,铁氧化物占催化剂总质量的4~8wt%、铈氧化物占催化剂总质量的0~3wt%、钨氧化物占催化剂总质量的4~8wt%。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活性炭载体铁基NH3‑SCR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烟道气脱除氮氧化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活性炭载体铁基NH3‑SCR催化剂具有良好的低温活性,在150~280℃具有90%以上的NOx去除效率。

    一种焦化厂化产回收区域VOCs超净处理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94460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1081389.6

    申请日:2019-1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焦化厂化产回收区域VOCs超净处理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烟气加热装置、燃烧装置、烟气降温装置、脱硫装置、烟气除尘装置、烟气排放装置;所述烟气加热装置用于对放散废气进行加热;所述燃烧装置用于对经过加热的放散废气进行燃烧处理;所述烟气降温装置用于对来自燃烧装置的燃烧气进行降温;所述脱硫装置用于除去降温后的燃烧气中的二氧化硫;所述烟气除尘装置用于对脱硫后的燃烧气进行除尘;所述烟气排放装置用于排放经过除尘的净化气。本发明适用于钢铁工业焦化厂化产回收区域冷鼓和脱硫工段VOCs处理领域,具有净化效率高、不存在二次污染,可实现超净,工艺流程简单、运行成本低等优点。

    一种链篦机回转窑脱硝系统及脱硝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92984A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810440905.9

    申请日:2018-05-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链篦机回转窑脱硝系统及脱硝方法,链篦机回转窑脱硝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链篦机、回转窑和环冷机,链篦机包括依次连接的鼓风干燥段、抽风干燥段、第一预热段和第二预热段,脱硝系统还包括脱硝反应器,第二预热段具有烟气出口,抽风干燥段具有烟气入口,脱硝反应器连接在第二预热段的烟气出口与抽风干燥段的烟气入口之间,脱硝反应器与第二预热段的烟气出口之间还连接有还原剂喷射装置。链篦机回转窑脱硝方法为:将第二预热段内的烟气引出至链篦机外部,再采用还原剂喷射装置向烟气喷入还原剂,然后采用脱硝反应器对烟气进行脱硝处理,之后将脱硝后的烟气送至抽风干燥段。本发明无需对烟气进行加热升温,能节约能源,提高脱硝效率。

    协同处理含VOCs废气和焦炉烟气的超净排放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691540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011472806.2

    申请日:2020-12-15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协同处理含VOCs废气和焦炉烟气的超净排放系统,包括顺序连接的燃烧装置、冷却装置、脱硫装置、除尘装置、加热装置、脱硝装置和排放装置;燃烧装置用于对含VOCs废气进行燃烧处理;冷却装置用于对燃烧后的废气进行冷却;脱硫装置用于对焦炉烟气和冷却后的废气混合的气体进行脱硫处理;除尘装置用于对脱硫后的气体进行除尘处理;加热装置用于对除尘后的气体进行加热;脱硝装置用于对加热后的气体进行脱硝处理;排放装置将脱硝后的气体排放到大气中。本发明能协同处理含VOCs废气和焦炉烟气,具有同时处理VOCs、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特点,处理后的烟气可达到超净排放的标准,工艺流程简单,运行稳定且成本较低。

    导流装置、气体混合设备和气体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772991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1911126926.4

    申请日:2019-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流装置、气体混合设备和气体处理系统,该导流装置包括:安装支架;至少一个具有至少两个第一引流板的第一导流件,第一引流板具有第一弯折部;至少一个具有至少两个第二引流板的第二导流件,第二引流板具有第二弯折部;其中,第一导流件和第二导流件沿第一方向依次交替排列设置在安装支架上,至少两个第一引流板沿第一方向并列设置,至少两个第二引流板沿第二方向并列设置,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呈角度设置,两两相邻的引流板的弯折部的弯折方向相反。本申请中导流装置通过弯折部不同的弯折方向对通过引流板的气体进行扰动,进而产生紊流效应,最终使流经导流装置的气体更加均匀稳定。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