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连续结构面剪切本构模型的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3852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513437.5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连续结构面剪切本构模型的构建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峰值和残余阶段抗剪强度参数;基于Jennings准则获取初始的非连续结构面的岩体抗剪强度τ;引入系数ξj和ξr分别对节理和岩桥处法向应力进行调整,同时引入系数ω对岩桥内聚力进行调整,获取调整后的非连续结构面的岩体抗剪强度τ;基于Lajtai岩桥破坏理论判据获取张拉、剪切以及强度失效三种非连续结构面的破坏判据;获取岩桥发生张拉破坏条件下、剪切破坏条件下以及强度失效破坏条件下对应的非连续结构面的剪切本构模型。本发明建立非连续结构面剪切本构模型,能够有效描述非连续结构面的剪切行为特征,有效提升本构模型的实用性。

    一株粪产碱杆菌DY-8及其在去除重金属镉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538449A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11590606.7

    申请日:2020-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粪产碱杆菌DY‑8及其在去除重金属镉中的应用,所述粪产碱杆菌(Alcaligenes faecalis)DY‑8菌种保藏号为CCTCC No:M2020786。所述菌株从高镉污染稻田土壤中筛选分离获得,在稳定期培养基pH达到8.25‑8.75。将所述菌株用于镉污染土壤浸出,弱酸态镉和铁锰结合态镉以及总镉的去除率在65%‑75%之间,有机结合态镉的去除率在50%‑60%之间,土壤pH值显著提高1‑2.5个单位。所述菌株实现了在碱性条件下治理镉污染土壤,在去除重金属镉含量的同时也缓解了目前普遍存在的土壤酸化问题,使其在解决土壤镉污染和酸化问题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一种基于微生物转化的镉污染耕地原位快速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20295B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710448604.6

    申请日:2017-06-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微生物转化的镉污染耕地原位快速修复方法。在镉污染耕地的周围修筑土坝和排水沟,再修筑与排水沟连通的液体收集池;在排水沟和收集池的底部和侧壁铺设防渗薄膜;然后将扩大培养的微生物富集物菌液喷洒至镉污染耕地中并使用农用土地翻耕设备对其进行充分搅拌混匀;自然沉降后的液体流经排水沟汇集至液体收集池中,得到含金属镉的溶液;在收集池中对溶液中的镉离子进行吸附处理;最后,用无污染水将修复后的耕地清洗至中性。与传统的采用物理、化学和植物修复镉污染耕地的方法相比,该工艺修复周期短,处理污染面积大,成本低,不会对耕地产生二次污染,具有绿色、环保、经济等优势,在镉污染耕地快速修复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