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于棉花苗期叶面肥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840733B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1711402857.6

    申请日:2017-1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于棉花苗期叶面肥及制备方法和应用,由尿素、磷酸脲、硫酸铵、磷酸二氢铵、磷酸二氢钾、硫酸钾、乙酸钾、黄腐酸钾、硫酸镁、碳酸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组成,步骤是:A、首先利用粉碎机分别粉碎尿素和磷酸脲;B、利用三维混料机将粉碎过筛的尿素、硫酸铵、磷酸二氢铵、1/3硫酸钾混合成预混料;C、再利用三维混料机将乙酸钾、磷酸二氢钾、黄腐酸钾、硫酸镁和2/3硫酸钾混合成预混料;D、将预混料和粉碎过筛的磷酸脲及碳酸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混合,得到棉花苗期叶面肥。田间验证,配方合理,方法易行,解决了棉花苗期由于低温、根系发育不充分、光合能力较弱导致的养分吸收不足、生长发育迟缓、抗逆能力差、弱苗、病苗问题。

    一种棉花稀植早熟优质栽培方法
    2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605779A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611239077.X

    申请日:2016-12-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作物栽培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棉花稀植早熟优质栽培方法,其为选用适于当地气候条件的棉花品种,以常规棉品种播种密度0.95~1.25万株/亩,杂交棉品种播种密度0.70~1.0万株/亩进行合理稀植,结合促早管理、化学调控、施肥与灌溉,并进行化学催熟脱叶,之后采收。本发明所述棉花栽培方法与目前新疆密植栽培方法相比,棉花产量持平或略有增产,但可明显提高棉花纤维品质,降低纤维含杂率,减少地膜等异性纤维含量。

    一种简易铺膜装置
    2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391546A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810326905.6

    申请日:2018-04-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易铺膜装置,简易铺膜装置为关于中轴线对称的结构,包括:牵引杆、固定架、套膜杆、连接杆、引导轮、镇压轮、压膜轮和松土开沟器;其中,牵引杆与固定架首端相连,套膜杆两端与牵引杆相连,连接杆位于牵引杆的尾端,并且两端均与固定架固定连接,引导轮、镇压轮、压膜轮由固定架首端至固定架尾端依次安装,松土开沟器位于固定架的尾端。本发明不仅结构简单,携带和操作方便,而且具有制作成本低,铺膜效率高等优点。

    一种适于盐碱土的棉花专用水溶肥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147872A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810118188.8

    申请日:2018-0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于盐碱土的棉花专用水溶肥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棉花专用水溶肥由一定比例的磷酸,尿素,四水硝酸钙,磷酸一铵,磷酸二氢钾,氯化钾,硫酸钾,硼酸制成,步骤是:1)将颗粒状尿素破碎,将氯化钾、硫酸钾和硼酸与尿素粉利用三维混料机充分混合;2)将磷酸二氢钾、磷酸一铵、硝酸钙加入磷酸中,40℃下混合,制备成匀浆;3)在搅拌器中,将预混料按照50kg/min进料速度加入匀浆中,制成匀浆,使原料充分反应;4)将制备的匀浆继续升温,除去水分,再经辊轴挤压成粒型,获得棉花专用水溶肥。还涉及棉花专用水溶肥的应用。解决了棉花苗期、蕾期、花铃前期或花铃后期各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问题,和盐碱土壤水溶性肥液纵向渗透问题。

    一种适于棉花的叶面肥保湿剂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082694A

    公开(公告)日:2017-08-22

    申请号:CN201710329841.0

    申请日:2017-05-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5G3/00 A01C21/00 C05B7/00 C05C3/00 C05D1/02 C05G3/007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于棉花的叶面肥保湿剂及应用,棉花的叶面肥保湿剂由一定比例的甘油和水组成,步骤是:A、将叶面肥按照需要浓度溶解于水中;B、按照50 g/L的使用浓度将甘油加入叶面肥溶液中,即可进行叶面喷施。棉花的叶面肥保湿剂在棉花叶面施肥过程中使用。解决了叶面肥液滴蒸发快、叶面肥养分析出不利于棉花吸收叶面肥养分等问题。应用本发明2小时内,棉花叶面仍然保持润湿状态;能够有效防止叶面肥液滴蒸发及溶质析出;田间小区试验处理表明添加保湿增效剂能够有效提高棉花叶片对于磷酸二氢钠(P施用浓度0.129%)、硫酸铵(N施用浓度0.212%)、硫酸钾(K施用浓度0.224%)的吸收利用,提高比率分别为22.4%、29.0%和8.1%。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