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53743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220818.9
申请日:2022-03-08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B09C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处理设备,包括上端开口的渗透管,渗透管的侧壁开设有若干渗透孔,渗透管内设置有上端开口的沉淀管,沉淀管的底部与渗透管的底部之间设置有活动间隙,沉淀管内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上端穿出沉淀管可拆卸连接有单向螺旋叶轮,单向螺旋叶轮只能超一个方向转动,转轴的下端穿出沉淀管于活动间隙内连接有驱动齿轮,沉淀管的侧壁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下端开口的引流管,引流管的上端与沉淀管的内部连通,引流管内转动连接有螺旋推动杆,螺旋推动杆的下端连接有由驱动齿轮驱动的传动齿轮。本发明采用物理化学结合,逐渐移出重金属离子,逐渐从根本上解决重金属污染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387389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816788.3
申请日:2021-07-20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矿质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层八面体结构的氧化锰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MnSO4·H2O溶解在超纯水中,并加入CH3COOH,得到溶液A;将NaMnO4加入至超纯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溶液B;将得到的溶液A和得到的溶液B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过滤,得到褐色沉淀;将得到的褐色沉淀用蒸馏去离子水进行洗涤,再进行真空抽滤,直至褐色沉淀电导率小于20μS/cm,即得成品。本发明制备初级的δ‑MnO2纳米片是单层[MnO6]八面体结构,厚度仅为0.44nm。当转化为其他结晶度良好的层状或隧道状结构的锰氧化物时,初级的δ‑MnO2纳米片需要通过溶解‑重结晶增加粒径以穿过能垒或通过吸附阳离子以降低能量垒,以实现进一步的溶解‑重结晶和定向组装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4221658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404948.3
申请日:2014-08-17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利用桃树与大豆间作控制坡耕地面源污染的种植方法,其间作为:两行桃树间种植8行大豆,桃树行距360cm,株距250cm,75株/亩,大豆行距40cm,株距20cm,8400株/亩;或两行桃树间种植10行大豆,桃树行距380cm,株距250cm,70株/亩,大豆行距35cm,株距20cm,9500株/亩;或两行桃树间种植12行大豆,桃树行距380cm,株距250cm,70株/亩,大豆行距30cm,株距20cm,11000株/亩。该方法使坡耕地地表径流量消减率达35~36%,总氮流失消减率达45~49%,SS流失消减率达39~42%,同时产值达6797~7431元/亩,显著地控制了坡耕地面源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2498896B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110355635.X
申请日:2011-11-11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利用玉米与青花菜、马铃薯间作控制农田面源污染的种植方法,包括种植1行玉米间作2行青花菜,青花菜收获后间作2行马铃薯,玉米行距150cm,株距20cm;或1行玉米间作3行青花菜,青花菜收获后间作3行马铃薯,玉米行距210cm,株距20cm;或1行玉米间作4行青花菜,青花菜收获后间作4行马铃薯,玉米行距270cm,株距20cm;三种种植模式的青花菜和马铃薯设宽窄行距。该方法使农田地表径流量消减率达73~82%,总氮流失量消减率达80~87%,总磷流失量消减率达78~84%,SS流失量消减率达79~83%,同时产值可达7019~7049元/亩,既保证产值又能控制农田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2498897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355903.8
申请日:2011-11-11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利用玉米与白菜、豌豆间作控制农田面源污染的种植方法,包括1行玉米间作2行白菜,白菜收获后间作1行豌豆,玉米行距150cm,株距20cm;白菜窄行距60cm、宽行距90cm,株距30cm;豌豆行距150cm,株距1.2cm;或1行玉米间作4行白菜,白菜收获后间作2行豌豆,玉米行距270cm,株距20cm;白菜窄行距60cm、宽行距90cm,株距30cm;豌豆窄行距90cm、宽行距180cm,株距1.2cm。该方法使农田地表径流量消减率达65~69%,总氮流失量消减率达71~74%,总磷流失量消减率达78~83%,同时产值可达4538~4626元/亩,控制了农田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2498896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355635.X
申请日:2011-11-11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利用玉米与青花菜、马铃薯间作控制农田面源污染的种植方法,包括种植1行玉米间作2行青花菜,青花菜收获后间作2行马铃薯,玉米行距150cm,株距20cm;或1行玉米间作3行青花菜,青花菜收获后间作3行马铃薯,玉米行距210cm,株距20cm;或1行玉米间作4行青花菜,青花菜收获后间作4行马铃薯,玉米行距270cm,株距20cm;三种种植模式的青花菜和马铃薯设宽窄行距。该方法使农田地表径流量消减率达73~82%,总氮流失量消减率达80~87%,总磷流失量消减率达78~84%,SS流失量消减率达79~83%,同时产值可达7019~7049元/亩,既保证产值又能控制农田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2144481A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1010613608.3
申请日:2010-12-20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辣椒砷含量控制栽培方法,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主要针对目前丘北辣椒种植地土壤砷含量严重超标,在种植管理中的控制N、P、K施肥比例,适当施用磷肥降低土壤砷向辣椒地上部分及果实中的转移量,有利于辣椒品质的提高。技术方法为:定植时每公顷沟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18750kg,辣椒专用肥876kg~964kg作底肥;开花坐果期在果实坐住以前防止浇水过多,造成植株营养生长过旺,落花、落果,同时施追肥一次,每公顷施入辣椒专用肥438~482kg;果实膨大期适当增加浇水,每公顷施入辣椒专用肥438~482kg;结果盛期7-10天用0.3%的磷酸二氢钾和0.3%的尿素喷施一次叶面追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便、易掌握、低投入的辣椒砷含量控制栽培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632645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276068.1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 ,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 , 临沧市自然资源和规划技术中心 , 云南远科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川 , 李博 , 段青松 , 陈正发 , 张玉锴 , 徐兴倩 , 代启亮 , 李效顺 , 许超 , 张耿杰 , 李楠 , 黎李杨 , 陈飞林 , 赵永丽 , 李淑芳 , 魏巍 , 郑宏刚 , 阎凯 , 湛方栋 , 刘淑霞 , 普建丹 , 李颖慧 , 李钰婷 , 谢祥荣 , 王楚燕 , 杨国栋 , 左克 , 牛爱樑 , 萧笛 , 李政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旱半干旱区红壤生态复合土及其排水系统构建方法,在土壤基层的上表面构建复合土,复合土包括依次从下至上分布的防渗层、红壤原土层和持水层,防渗层为木纤维和红壤混合而成,持水层为糯米胶和红壤混合而成。复合土构建于土壤基层的上表面,土壤基层向下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下端开设有渗水沟,安装槽内设置有U型排水槽,U型排水槽的两侧均设置有引流通道引流通道的侧壁开设有导流孔,U型排水槽内设置有吸水海绵及支撑海绵,吸水海绵吸水压缩支撑海绵后露出导流孔。本发明通过持水层的持水性和吸水性,防渗层的斥水性,对红壤原土层进行保水,绿色环保,并且在复合土内水分含量过高时,通过排水结构向土壤基层内自动排水。
-
公开(公告)号:CN115748361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95601.8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 云南省地质调查院 ,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 , 中国矿业大学 , 临沧市土地开发整理中心
Inventor: 张川 , 李博 , 李效顺 , 侯召雷 , 许超 , 黄钊 , 湛方栋 , 郑宏刚 , 张耿杰 , 段青松 , 李燕增 , 刘淑霞 , 白兵 , 李媛 , 陈杰 , 张玉锴 , 普建丹 , 王楚燕 , 李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易内涝道路快速立体排水系统,包括行车道及位于行车道两侧的人行道,行车道包括中部的普通路面层、位于两侧的透水混凝土路面层,透水混凝土路面层的下端设置有透水混凝土基层,透水混凝土基层的下端设置有引水沟,人行道的下方设置有排水沟,引水沟设置有多条与排水沟相连通的导流沟;向下贯穿透水混凝土路面层开设有多个安装槽,安装槽的上端设置有网孔透水环,网孔透水环的内侧向下设置有滑套,滑套内滑动连接有环形升降柱,环形升降柱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网孔排水柱,环形升降柱的底部连接有可带动环形升降柱上下升降的环形接水槽。本发明采用多级、自动、立体调节的排水系统,具有快速排水的能力,并且不易发生杂物堵塞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4535040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127236.6
申请日:2022-02-11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移动的土壤筛分除杂装置,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部四周安装有移动组件,且底座上表面安装有拉盒,所述拉盒顶部安装有过滤筛,且过滤筛顶部开设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顶部安装有固定板,且固定板上表面安装有筛选组件,所述筛选组件顶部开设有投放口,且投放口外侧壁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一端与挡板连接在一起;本发明设计新颖,使得结构简单且实用,在地面移动土壤较软时可防止移动轮陷入地面,便于位置移动,省时省力,且对土壤筛分更加均匀,便于将土壤中含有的碎石进行过滤,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达到最佳使用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