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冷和换热两用的中空肋板及房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383229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1469952.4

    申请日:2021-12-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设施通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蓄冷和换热两用的中空肋板及房间系统,中空肋板设置在房间的混凝土结构(14)中,包括内部可更换的设有换热装置的固定框架(1),固定框架(1)分为自由端(2)和固定端(3);固定端(3)设置在房间的混凝土结构(14)中;自由端(2)位于房间的内部空间中,并作为换热装置的更换接口;通过换热装置将房间内的热量传导至混凝土结构(14)内;热装置为热管或扁管。本发明在存在散热设备的房间中,可通过调节中空肋板的布置方式、热管和扁管的数量、热管中的相变工质、扁管的相变工质等参数,实现不同的蓄冷量和释冷速度。

    核电站主控室可居留区气密试验示踪气体取样点布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23476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411425.8

    申请日:2021-11-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设施重要可居留区可居留性测试与评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电站主控室可居留区气密试验示踪气体取样点布置方法,用于通过核电站的主控室可居留区的通风系统对主控室可居留区的气密试验,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明确核电站的主控室可居留区所包括的房间;步骤S2,明确主控室可居留区的每个房间的气流组织形式;步骤S3,明确主控室可居留区的每个房间内与气流方向呈垂直的流动空气截面的面积;步骤S4,计算每个房间的取样点个数,明确取样点的位置;步骤S5,制定主控室可居留区气密性试验示踪气体取样点布置表。本发明能够对核电站的主控室可居留区气密性试验中的主控室可居留区的示踪气体取样点进行具体的计算和布置。

    反应堆通风散热特性测试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37019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270864.1

    申请日:2021-10-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反应堆通风散热特性测试装置与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反应堆模型、加热系统、送排风系统和测量系统;所述反应堆模型用于模拟反应堆原型通风;所述加热系统包括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反应堆模型内,用于加热所述反应堆模型内部,以模拟所述反应堆原型的发热状态;所述送排风系统连接所述反应堆模型,用于向所述反应堆模型通风,并带走所述反应堆模型内的热量;所述测量系统包括测量组件,设置在所述反应堆模型以及所述送排风系统内,用于获取所述送排风系统向所述反应堆模型通风时的通风散热特性测量数据。该装置和方法可以用于对反应堆通风散热特性进行试验研究,或对经过模拟计算获得的反应堆通风散热特性进行验证。

    核电站主控室可居留区气密试验示踪气体取样点布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23476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111411425.8

    申请日:2021-11-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设施重要可居留区可居留性测试与评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电站主控室可居留区气密试验示踪气体取样点布置方法,用于通过核电站的主控室可居留区的通风系统对主控室可居留区的气密试验,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明确核电站的主控室可居留区所包括的房间;步骤S2,明确主控室可居留区的每个房间的气流组织形式;步骤S3,明确主控室可居留区的每个房间内与气流方向呈垂直的流动空气截面的面积;步骤S4,计算每个房间的取样点个数,明确取样点的位置;步骤S5,制定主控室可居留区气密性试验示踪气体取样点布置表。本发明能够对核电站的主控室可居留区气密性试验中的主控室可居留区的示踪气体取样点进行具体的计算和布置。

    承压抗震矩形风管的结构分析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967075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010661963.1

    申请日:2020-0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承压抗震矩形风管的结构分析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矩形风管的管体作为膜结构,对风管建模;采用线性方法对风管模型进行抗震分析,得到抗震分析计算结果;采用非线性方法对风管模型进行承压分析,得到承压分析计算结果;采用非线性方法对风管模型进行稳定性分析,得到稳定性分析计算结果;将分析计算结果进行力学评定,判断风管结构是否满足结构设计要求。本发明将风管模型中的管体由板结构改为膜结构,采用非线性分析模式,理论计算的力学指标与工程实践更加吻合,证明本方法精确有效,可减少风管的管体材料用量,在不降低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经济性并降低安装难度,可在工程设计中广泛应用,使风管结构经济简易。

    核电站空调机组的冷凝水回收利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592504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615094.2

    申请日:2023-05-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电站通风空调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核电站空调机组的冷凝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空调机组、冷凝水回收系统和用水装置。空调机组包括第一冷却器,冷凝水回收系统包括冷凝水管和冷凝水箱,冷凝水管连接在第一冷却器和冷凝水箱之间,且适于将第一冷却器的冷凝水导入冷凝水箱中。用水装置通过连接管与冷凝水箱连通,冷凝水箱的设置位置在高度方向上高于用水装置的设置位置。本发明的冷凝水回收利用系统将冷凝水收集到冷凝水箱中可以缓解核岛输水排气系统或污水系统的压力,提高了核电站的经济性。另外,冷凝水箱和用水装置存在高度差,那么无需在冷凝水箱和用水装置之间设置水泵,可以降低建造成本,进一步提高了核电站的经济性。

    一种直接蒸发式制冷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01371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110887186.7

    申请日:2021-08-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接蒸发式制冷机组,包括N级蒸发器,N个电磁阀、控制器。控制器用于在制冷模式下比较制冷机组的送风温度与目标温度之间的第一差值,并在第一差值小于第二阈值时,控制压缩机的卸载阀通电以卸载容量,以及在压缩机容量为容量阈值且第一差值继续小于第二阈值时,控制压缩机的卸载阀保持当前状态,并控制N个蒸发器支路上的电磁阀逐个失电,以减少冷媒流量,直至制冷机组的送风温度达到目标温度。此外,还提供一种直接蒸发式制冷机组的控制方法。该制冷机组可实现压缩机容量的宽范围调节,即满足高精度控制,且制冷机组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