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栓紧固状态监测装置及其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22983B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110223415.1

    申请日:2011-08-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栓紧固状态监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装置包括一呈环柱体的弹性垫圈,弹性垫圈的下部径向开设一贯穿环柱体的通槽,使弹性垫圈下部形成两个弧形支腿;通槽的槽口顶部设置有压力应变片;与通槽平行,弹性垫圈的上部两侧具有两段弧形凹缺,使所述弹性垫圈上部形成两个与弧形支腿呈90°的弧形凸台;压力应变片通过导线连接一信号放大器,信号放大器通过数据线连接一数据采集装置,数据采集装置通过数据线连接原有的计算机监控设备,计算机监控设备将定期采集的数据信号值与预设的报警阈值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是否采取报警措施。本发明具有成本低、运行安全以及基本不需人为参与的优点,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水电站等包含压力容器且需螺栓紧固的生产和科研领域。

    高精度的水泵模型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7687002U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721709140.1

    申请日:2017-12-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精度的水泵模型实验装置,包括顺序组装在一起的进水段、泵段、尾水段和弯头段;泵段包括叶轮机构和导叶机构,叶轮安装在泵轴的一端,并通过泵轴转动支撑在叶轮外管内,泵轴的另一端贯穿弯头段后伸出;导叶芯管套设于泵轴外周并与之不相接触,导叶一体固定于导叶芯管外周,导叶外周与导叶外锥管内壁固定连接;尾水锥为半卵形壳体,其套设在位于尾水外锥管内的泵轴外周并与之留有间隙,尾水锥的敞口端与导叶芯管固定连接;在尾水段处沿出口方向给泵轴外周套设轴护管。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实验精度高,有效避免了实验装置重要部件加工中可能存在的叶形失真,消除了泵轴高速运转对流态的不利影响,可应用于高精度水力性能模型实验。(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螺栓紧固状态监测装置
    2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166494U

    公开(公告)日:2012-03-14

    申请号:CN201120283199.5

    申请日:2011-08-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栓紧固状态监测装置,它包括一呈环柱体的弹性垫圈,弹性垫圈的下部径向开设一贯穿环柱体的通槽,使弹性垫圈下部形成两个弧形支腿;通槽的槽口顶部设置有压力应变片;与通槽平行,弹性垫圈的上部两侧具有两段弧形凹缺,使所述弹性垫圈上部形成两个与弧形支腿呈90°的弧形凸台;压力应变片通过导线连接一信号放大器,信号放大器通过数据线连接一数据采集装置,数据采集装置通过数据线连接原有的计算机监控设备,计算机监控设备将定期采集的数据信号值与预设的报警阈值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是否采取报警措施。本实用新型具有成本低、运行安全以及基本不需人为参与的优点,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水电站等包含压力容器且需螺栓紧固的生产和科研领域。

    一种亲鱼型轴流转桨式水轮机

    公开(公告)号:CN202165202U

    公开(公告)日:2012-03-14

    申请号:CN201120248366.2

    申请日:2011-07-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223 Y02E10/2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亲鱼型轴流转桨式水轮机,它包括转轮室、设置在所述转轮室内的转轮体,连接在所述转轮体周向的叶片和连接在所述转轮室顶部的导叶;所述转轮体包括依次设置的上圆柱段、球形段、下圆柱段和两个锥台段;所述转轮室内壁依次包括上部的圆柱段、中部的球形段和下部的喉管段;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体的球形段由若干凸出的偏心球冠组成,所述偏心球冠的数量与所述叶片的数量相同,每个叶片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转轮体相应的一偏心球冠上;所述转轮室的圆柱段直径低于球形段直径的0.98倍,所述转轮室的喉管段直径低于球形段直径的0.96倍,且所述喉管段外圆弧半径为0.02D1~0.1D1,D1表示所述转轮室的直径,所述转轮室的球形段呈全球段。本实用新型可以广泛应用于水力发电装置中。

    一种对水电站及泵站进行生物保护特性仿真试验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387387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1810446871.4

    申请日:2018-0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水电站及泵站进行生物保护特性仿真试验的装置,包括试验观察系统、真空储气系统、高压储气系统和压力调节系统;压力调节系统包括相互连通的四个压力调节管道;第一压力调节管道通过电动阀与真空储气系统相连,第二压力调节管道通过电动阀与外界空气相连,第三压力调节管道通过电动阀和调压阀与高压储气系统相连,第四压力调节管道通过调压盒与试验观察系统相连,各电动阀由计算机控制系统控制;真空储气系统和高压储气系统在压力调节系统作用下,对试验观察系统内部压力进行调节,并对设置在试验观察系统内的生物进行生理特性研究。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水力机械内部压力对鱼类损伤的相关试验及其他压力损伤机理分析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