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联网设备数据仿真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55749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199493.5

    申请日:2023-02-2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物联网设备数据仿真系统,该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以下模块:设备定义模块,用于提供所需模拟的设备基础信息;场景模拟模块,用于定义各类应用场景模拟的相关信息;采集模拟模块,用于定义采集数据的相关信息;传输模拟模块,用于定义传输方式的相关信息,并且对外输出仿真数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本发明可以生成任意数量、任意场景、任意物联网设备的仿真数据,节省现场传感器的数量,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解决了自动监测预警系统的数据采集系统相互独立;可以实现信息的综合化和多样化,实时性好,解决了直接利用现场传感器收集信息维护比较困难,一旦信息传感器故障或线路故障,容易导致信息收集不完全,实时性比较差等问题。

    一种物联网设备数据仿真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9577091U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20410833.X

    申请日:2023-02-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物联网设备数据仿真系统,包括以下模块:设备定义模块,用于提供所需模拟的设备基础信息;场景模拟模块,用于定义各类应用场景模拟的相关信息;采集模拟模块,用于定义采集数据的相关信息;传输模拟模块,用于定义传输方式的相关信息,并且对外输出仿真数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生成任意数量、任意场景、任意物联网设备的仿真数据,节省现场传感器的数量,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解决了自动监测预警系统的数据采集系统相互独立;可以实现信息的综合化和多样化,实时性好,解决了直接利用现场传感器收集信息维护比较困难,一旦信息传感器故障或线路故障,容易导致信息收集不完全,实时性比较差等问题。

    一种基于平法图信息自动生成钢筋三维模型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06837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0899287.6

    申请日:2021-08-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平法图信息自动生成钢筋三维模型的方法,本发明能够实现不同平台间配筋结果的转换,方便设计人员根据需要对项目进行平台的更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平法图信息自动生成钢筋三维模型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从平法图提取混凝土结构信息及钢筋参数信息,结构信息包括定位信息和构件截面信息,钢筋参数信息包括混凝土施工图中钢筋的直径、型号等信息;S2、根据所提取信息分析计算出钢筋位置信息,并按构件类型生成墙钢筋位置信息,梁钢筋位置信息,板钢筋位置信息,柱钢筋位置信息;S3、根据结构信息、钢筋参数信息及计算出的钢筋位置信息自动创建钢筋三维模型。

    一种基于多摄像单元的工程状态监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657745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918872.6

    申请日:2021-08-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摄像单元的工程状态监测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准模型的载入、多摄像单元的布设与调试、实景模型的建立、实景模型与基准模型的比对及工程现场的工程状态监测;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基于多个摄像单元对工程现场的影像数据进行多维实时采集,并根据采集的影像数据建立实景模型,通过与基准模型进行比对,以分析得到实景模型与基准模型之间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判断工程现场的工程状态的变化,从而实现对工程状态的多维实时监测,如此有效地辅助工程现场监测,完善现有监测技术对工程状态的监测不全面,精细度不足等问题,真正达到对工程状态的全面监测;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摄像单元的工程状态监测系统。

    一种基于空间信息模型与实时图像比对的定位导航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89440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911403627.0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空间信息模型与实时图像比对的定位导航方法,它将空间信息模型进行全空间、全方位网格剖分,并进行所有节点和视角的模型图像特征提取,记入位置信息表;然后获取移动物体当前位置和视角下的实景图像,并进行实景图像特征提取,将提取的图像特征与位置信息表记录进行匹配检索,得到移动物体当前位置和视角信息。本发明利用工程建设竣工提供的空间信息模型可进行复杂室内建筑物的定位和导航,定位精度更高,建设成本低,导航更加立体、直观。本发明打破了室内、室外两种定位导航技术互相隔离的现状,统一数据源和统一技术实现了室内外定位导航的一体化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