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119922A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910236392.4
申请日:2019-03-2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华东工程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苗木运输管理与溯源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苗木运输管理与溯源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以便于及时了解和追踪每一辆运输车上每一棵苗木的运输情况和苗木信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苗木运输管理与溯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已打包装载在运送车辆上的苗木的苗木信息;获取相应运送车辆的车辆车牌号;将所述车辆车牌号与已打包装车苗木的苗木信息建立联系,生成包含车辆车牌号和苗木信息的车辆包记录并存储在数据库中;获取车辆包查询指令,并根据车辆包查询指令从数据库中查询并显示相应的所述车辆包记录。本发明适用于苗木运输管理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0119793A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910236370.8
申请日:2019-03-2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华东工程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林木栽植位置确定方法、系统、存储设备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造林行业林木栽植过程中无法对单株林木进行精确定位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通过扫描待定位林木二维码铭牌上,获取待定位林木的二维码信息;根据所述二维码信息显示该待定位林木的测量信息界面;获取经所述测量信息界面上输入的定位指令;与位于所述待定位林木位置的定位装置通讯,获取定位装置返回的坐标信息及误差信息;根据所述坐标信息及所述误差信息确定所述待定位林木的位置坐标;将所述待定位林木的位置坐标关联该待定位林木的二维码信息,并保存至数据库中。本发明适用于植树造林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93974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406533.X
申请日:2024-10-10
Applicant: 浙江华东工程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6/28 , G06Q10/0633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的工程合同流程图抽取方法,从用户输入的合同中自动抽取流程图。具体包括对用户输入的合同文本进行预处理,得到文本段集合;定义实体节点,构建实体对以及设计实体对关系抽取的提示词;以合同的项目类型、待抽取流程图对应的条款类别以及实体对为索引从样本标注数据集中进行匹配,得到样本条款,对文本段进行匹配,得到目标文本段;将实体节点、实体对关系抽取的提示词、抽取案例以及目标文本段构建总体提示词输入大语言模型,得到抽取结果。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替代了合同审查阶段人工阅读、抽取、知识管理的大量人力成本,提升了合同流程管理的效率和精度;同时避免了现有方法中需要人工定义大量规则的步骤,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泛化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155749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199493.5
申请日:2023-02-2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华东工程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物联网设备数据仿真系统,该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以下模块:设备定义模块,用于提供所需模拟的设备基础信息;场景模拟模块,用于定义各类应用场景模拟的相关信息;采集模拟模块,用于定义采集数据的相关信息;传输模拟模块,用于定义传输方式的相关信息,并且对外输出仿真数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本发明可以生成任意数量、任意场景、任意物联网设备的仿真数据,节省现场传感器的数量,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解决了自动监测预警系统的数据采集系统相互独立;可以实现信息的综合化和多样化,实时性好,解决了直接利用现场传感器收集信息维护比较困难,一旦信息传感器故障或线路故障,容易导致信息收集不完全,实时性比较差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596411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448278.X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浙江华东工程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体表面模型动态剖切视图封闭显示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剖切三维场景组织结构、调整实体表面模型的剖切面位置和法线方向、标记实体表面模型剖切面位置外轮廓线的像素、填充实体表面模型剖切面位置外轮廓面的像素,实现剖切视图封闭显示。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可对一个或同时对实体表面模型的多个实体单元进行动态剖切,能够保证各模型剖切断面的正确表达。
-
公开(公告)号:CN110119872A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910236375.0
申请日:2019-03-2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华东工程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林木质量巡检管理方法、系统、存储设备及电子设备。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林木质量巡检管理方法、系统、存储设备及电子设备,以避免重复巡检,提高工作效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林木质量巡检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开始巡查指令;获取质量巡检人员的当前地理位置;获取数据库中相应的历史巡检线路;实时记录质量巡检人员的当前地理位置,确定质量巡检人员的当前巡检路线;判断所述当前巡检路线与所述历史巡检路线是否重合;若所述当前巡检路线与所述历史巡检路线重合,生成重复巡检提醒信息并显示;获取巡检完毕指令;将所述当前巡检路线作为历史巡检路线存储在数据库中。本发明适用于造林行业质量巡检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219577091U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20410833.X
申请日:2023-02-2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华东工程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物联网设备数据仿真系统,包括以下模块:设备定义模块,用于提供所需模拟的设备基础信息;场景模拟模块,用于定义各类应用场景模拟的相关信息;采集模拟模块,用于定义采集数据的相关信息;传输模拟模块,用于定义传输方式的相关信息,并且对外输出仿真数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生成任意数量、任意场景、任意物联网设备的仿真数据,节省现场传感器的数量,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解决了自动监测预警系统的数据采集系统相互独立;可以实现信息的综合化和多样化,实时性好,解决了直接利用现场传感器收集信息维护比较困难,一旦信息传感器故障或线路故障,容易导致信息收集不完全,实时性比较差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806837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0899287.6
申请日:2021-08-0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11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平法图信息自动生成钢筋三维模型的方法,本发明能够实现不同平台间配筋结果的转换,方便设计人员根据需要对项目进行平台的更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平法图信息自动生成钢筋三维模型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从平法图提取混凝土结构信息及钢筋参数信息,结构信息包括定位信息和构件截面信息,钢筋参数信息包括混凝土施工图中钢筋的直径、型号等信息;S2、根据所提取信息分析计算出钢筋位置信息,并按构件类型生成墙钢筋位置信息,梁钢筋位置信息,板钢筋位置信息,柱钢筋位置信息;S3、根据结构信息、钢筋参数信息及计算出的钢筋位置信息自动创建钢筋三维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3657745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918872.6
申请日:2021-08-1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摄像单元的工程状态监测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准模型的载入、多摄像单元的布设与调试、实景模型的建立、实景模型与基准模型的比对及工程现场的工程状态监测;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基于多个摄像单元对工程现场的影像数据进行多维实时采集,并根据采集的影像数据建立实景模型,通过与基准模型进行比对,以分析得到实景模型与基准模型之间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判断工程现场的工程状态的变化,从而实现对工程状态的多维实时监测,如此有效地辅助工程现场监测,完善现有监测技术对工程状态的监测不全面,精细度不足等问题,真正达到对工程状态的全面监测;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摄像单元的工程状态监测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1189440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911403627.0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C2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空间信息模型与实时图像比对的定位导航方法,它将空间信息模型进行全空间、全方位网格剖分,并进行所有节点和视角的模型图像特征提取,记入位置信息表;然后获取移动物体当前位置和视角下的实景图像,并进行实景图像特征提取,将提取的图像特征与位置信息表记录进行匹配检索,得到移动物体当前位置和视角信息。本发明利用工程建设竣工提供的空间信息模型可进行复杂室内建筑物的定位和导航,定位精度更高,建设成本低,导航更加立体、直观。本发明打破了室内、室外两种定位导航技术互相隔离的现状,统一数据源和统一技术实现了室内外定位导航的一体化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