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96994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1910637355.4
申请日:2019-07-1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游止水平面闸门的减振结构及减振方法,本发明是在闸门(1)内设有一组沿闸门(1)平面方向均匀排列的竖向排气管(2);竖向排气管(2)上端设有弯管(3),弯管(3)的出气口(4)位于闸门顶梁后翼缘板(5)下游面或闸门吊耳后翼缘板(6)下游面与空气相通;竖向排气管(2)下端的进气口(7)位于闸门底部钝角横梁腹板(8)底面与底水封(9)下游面的空腔相通。本发明可使闸门下游侧底缘的气体最大限度的从最底部通过通气管排至闸门顶部的空气中,有效避免平面闸门运行时,闸门底缘处产生负压,使通过闸门底缘的水流流态顺畅,降低闸门的振动,提高闸门运行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82699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111668410.X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B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泄放生态流量与闸门充水平压的消能控流装置,包括泄水孔(洞)流道和弧形工作闸门启闭机操作室平台上设置泄放生态流量主管道装置及其下部设有的充水平压管道装置,泄放生态流量装置设置消能竖管装置、消力竖井消能,并在其泄水管路末端设置对称出流口或在其居中末端出口正下方设置水垫塘,充水平压管道装置在其平压管路末端设置对称出流口。本发明设置的泄放生态流量主管道装置及其下部设置的充水平压管道装置,各个管道设置相应的泄水阀控制流量,满足泄放生态流量与闸门充水平压的两用要求,且下泄水体通过多次消能作用后流速得到较大程度的降低,对泄水孔(洞)流道的冲击作用较小,保障了泄水孔(洞)流道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1206549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2010180061.6
申请日:2020-03-1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灯泡式贯流机组电站的改造方法及布置结构,包括引水发电段和泄水段的改造;通过采用大跨距坝顶门机并适当增加大坝顶部上游支腿轨道与下游支腿轨道之间距离的方式,将引水发电段的进水口拦污栅槽和进水口检修门槽,以及泄水段的泄水闸叠梁检修门槽全部设在上游支腿轨道与下游支腿轨道之间,避免大跨距坝顶门机外侧上设置移动小车因荷载偏移而造成门机倾覆;同时上游支腿轨道与下游支腿轨道之间能设置更多泄水闸叠梁检修门库和进水口检修门库,确保泄水闸叠梁检修门库的中心线与泄水闸叠梁检修门槽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方便泄水闸叠梁检修闸门的存放操作。本发明无需加长大坝长度,就能有效降低建造投资。
-
公开(公告)号:CN107964924A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711490262.0
申请日:2017-12-3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B7/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B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尾水出口检修闸门的锁定方法及结构,本发明是对现有尾水出口检修闸门锁定方法的改进,主要包括以下改进:取消现有位于机组满发水位以上的现有闸门检修平台,直接将位于最高尾水位以上的启闭机平台作为检修闸门的锁定平台,以减小尾水出口水位波动较大时对检修闸门的冲击;检修闸门两侧边分别设置一组对称的不同高度的锁定板,不同高度的锁定板用于根据尾水位的变幅调节检修闸门的锁定高度;锁定平台上位于两闸槽顶部位置分别设有一对对称的可移动式锁定梁,检修闸门两侧边的锁定板坐落在可移动式锁定梁上实现对检修闸门的锁定。本发明可防止闸门受到尾水波动的冲击,可根据尾水位的变幅调节锁定高度,闸门固定牢靠。
-
公开(公告)号:CN105442501B
公开(公告)日:2017-07-11
申请号:CN201510997229.1
申请日:2015-12-2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面闸门定轮偏心轴的定位装置及方法,包括偏心轴(3),偏心轴两端支撑在闸门边梁内腹板(1)和闸门边梁外腹板(2)的安装孔内,偏心轴中间的偏心承压段经轴承(7)与定轮(9)连接;偏心轴靠近闸门边梁外腹板一端设有多边形柱体段(14),多边形柱体段上套有压板(4),压板的内孔(19)形状与偏心轴上多边形柱体段形状对应,压板的外柱面(20)为多边形柱体结构;压板的外柱面设有一对与外柱面紧密贴合的限位块(5);压板的内孔边缘与偏心轴的多边形柱体段边缘焊接,压板的外柱面与限位块焊接,限位块与闸门边梁外腹板焊接。本发明利用压板卡入偏心轴外端面,再通过限位块实现偏心轴的永久固定,安装十分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5442501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510997229.1
申请日:2015-12-2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面闸门定轮偏心轴的定位装置及方法,包括偏心轴(3),偏心轴两端支撑在闸门边梁内腹板(1)和闸门边梁外腹板(2)的安装孔内,偏心轴中间的偏心承压段经轴承(7)与定轮(9)连接;偏心轴靠近闸门边梁外腹板一端设有多边形柱体段(14),多边形柱体段上套有压板(4),压板的内孔(19)形状与偏心轴上多边形柱体段形状对应,压板的外柱面(20)为多边形柱体结构;压板的外柱面设有一对与外柱面紧密贴合的限位块(5);压板的内孔边缘与偏心轴的多边形柱体段边缘焊接,压板的外柱面与限位块焊接,限位块与闸门边梁外腹板焊接。本发明利用压板卡入偏心轴外端面,再通过限位块实现偏心轴的永久固定,安装十分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4452688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638801.0
申请日:2014-11-1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B8/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B8/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跨度主纵梁潜孔弧门的门叶制作方法及结构,该方法是根据大跨度主纵梁潜孔弧门的门叶宽度将其门叶纵向分成若干中门叶和两瓣左右对称的边门叶,中门叶和边门叶的宽度均小于道路运输允许的最大宽度要求;中门叶和边门叶由专业生产厂制作,制作完成的中门叶和边门叶运至现场组装成整体的主纵梁潜孔弧门门叶;中门叶与边门叶的拼接端均设有连接板;拼接端的连接板先通过螺栓连接后再通过焊接方式构成双重连接,以确保弧门连接后的整体性。本发明很好的解决了整体大跨度主纵梁潜孔弧门无法运输和运输成本太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83387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50709.7
申请日:2024-09-0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少水下液压机带载时间的装置及方法,属于水利水电工程金属结构技术领域,悬臂式支撑装置的一端作为固定端,固定安装于活动门瓣两侧的闸墩墙面上和/或框架顶部,另一端作为支撑端,用于对活动门瓣的底部进行支撑。避免了传统通过水下液压机拉力拉住活动门瓣的思路,也避免了从提升水下液压机可靠性的角度去解决水下液压机长期带载,引起疲劳效应问题的思路,而是在闸墩墙面上和/或框架顶部上设置悬臂式支撑装置,使得活动门瓣处于全开状态时通过悬臂式支撑装置承受荷载,进而水下液压机可以处于泄压状态,较大程度减少水下液压机带载的时间,降低水下液压机疲劳效应发生的概率,有效提高水下液压机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1206544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010180054.6
申请日:2020-03-1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面潜孔叠梁检修闸门的改进方法及结构,本发明是将上叠门叶分为上节门叶和下节门叶两段;当闸门开启运行时—只需通过启闭机将上节门叶上提使上下节门叶之间开启一条缝隙完成充水平压过程,以减小启闭机在动水状态充水平压时的上提动力。本发明取消了上叠门叶高度较高的充水阀,可以方便的将上节门叶的吊耳设计在闸门顶部以下,并将在上节门叶顶部设置[型支承板,所以当下叠门叶从门槽提出后可直接放置于门库内的上叠门叶顶部;有效简化了操作方式,缩短了闸门启闭及存放时间,提高了闸门运行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855722B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210237874.3
申请日:2022-03-1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根据水位变幅自动升降的浮动式分层取水闸门装置,以解决传统采用叠梁闸门分层取水技术,需逐孔逐层将叠梁闸门吊出或放入门槽,操作过程繁琐、耗时过长等技术难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在水库进水口设置低于进水口底槛高程的下沉式闸门槽,在下沉式闸门槽内设置浮动式分层取水闸门装置,浮动式分层取水闸门装置由上部的浮动式箱体通过浮动式圆筒型拉杆装置与分层取水闸门连接组成,水位平衡时上部的浮动式箱体为部分淹没状态,浮动式箱体可根据库区水位变化自动调节水体淹没深度,实现随着水位变化自动升降,在满足下放表层高温水的同时,分层取水过程无需人力投入、无能耗,运行效率得到大幅提高,有效节约运行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