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量表征多孔介质内等效边界层厚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86067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1910600220.0

    申请日:2019-0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量表征多孔介质内等效边界层厚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测量待测多孔介质的气测渗透率、水测渗透率、油测渗透率和孔隙度;步骤2)通过步骤1)测得的多孔介质的气测渗透率、水测渗透率、油测渗透率和孔隙度计算理论孔喉半径和流动孔喉半径,其中流动孔喉半径包括水流动孔喉半径和油流动孔喉半径,通过理论孔喉半径和流动孔喉半径计算水边界层厚度和油边界层厚度,通过理论孔喉半径和流动孔喉半径计算无因次水边界层厚度和无因次油边界层厚度;步骤3)根据步骤2)中计算的水边界层厚度、油边界层厚度、无因次水边界层厚度和无因次油边界层厚度判断待测多孔介质内边界层对渗流的影响。

    一种低压底水油藏油井控水解堵增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53164B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310597293.1

    申请日:2013-11-22

    Abstract: 一种低压底水油藏油井控水解堵增产方法,采用低压力、高排量和采用较少顶替液用量的注入工艺;采用反应时间短,抽吸强的返排工艺技术;用低浓度处理剂(主体酸浓度:盐酸浓度6%,磷酸、甲酸、醋酸的浓度3%)。为了控制反应速度、控制处理液更深进入地层,甚至底水部位;用小剂量低浓度处理剂,处理半径控制在(0.5m‑1.0m);如果处理剂浓度大、用量大、顶替液用量大,容易导致处理剂进入底水部位,致使解堵后油井含水明显上升;该发明的效果具有低浓度、低剂量的处理液体系;采用低压力、高排量和采用较少顶替液用量的注入工艺;采用反应时间短,抽吸强的返排工艺技术,措施成功率高,增油控水效果明显的特点。

    多功能油气井套管气液分离及过滤干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452553B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210179925.8

    申请日:2012-06-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油气井套管气液分离及过滤干燥装置,是为实现套管气无污染的气液分离、过滤和干燥的目的而设计的,该装置由一次分离及气体转向、气液二次分离及液体回流、气液三次分离和干燥过滤四部分组成,主要包括连接总高压闸门和细管的双头短接、设有轴向气流通道、液体回流通道及内、外阻挡罩的二次分离器、设有分离室和内锥面阻挡板三次分离器及干燥过滤室等。本发明为油气井生产气样采集提供了专用工具,可对管道气体实施泄压、气液分离和过滤干燥处理,能避免对人体和抽油机的污染,避免液体进入测试仪及空气对测试结果的干扰,大幅降低套管气的弥散浓度,有效控制气量的大小,大幅度缩短测试时间,测试结果准确度高,误差小。

    一种空气泡沫驱微生物减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64964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57568.0

    申请日:2015-07-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泡沫驱微生物减氧方法,将稳泡剂、发泡剂和清水在配液池中溶解配置成驱油用泡沫液,然后加入在室内已发酵培养好的好氧微生物菌,然后在泡沫液中加入磷酸盐、铵盐和糖类等营养剂搅拌使其溶解并混合均匀,最后将此混合空气泡沫液按驱油方案设计的注入速度注入地层。这种空气泡沫驱微生物减氧方法,随着空气泡沫液的驱油过程,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生物气、生物表活剂等也具有一定的驱油作用,且空气泡沫中氧是逐渐降低的,不影响空气泡沫在注入井近井地带对原油的低温氧化作用,通过在地层中微生物不断生长,降低空气泡沫中含氧量,在采油井产出气中氧含量低于安全下限11%的要求,确保安全生产。

    一种低压底水油藏油井控水解堵增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53164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310597293.1

    申请日:2013-11-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3/25

    Abstract: 一种低压底水油藏油井控水解堵增产方法,采用低压力、高排量和采用较少顶替液用量的注入工艺;采用反应时间短,抽吸强的返排工艺技术;用低浓度处理剂(主体酸浓度:盐酸浓度6%,磷酸、甲酸、醋酸的浓度3%)。为了控制反应速度、控制处理液更深进入地层,甚至底水部位;用小剂量低浓度处理剂,处理半径控制在(0.5m-1.0m);如果处理剂浓度大、用量大、顶替液用量大,容易导致处理剂进入底水部位,致使解堵后油井含水明显上升;该发明的效果具有低浓度、低剂量的处理液体系;采用低压力、高排量和采用较少顶替液用量的注入工艺;采用反应时间短,抽吸强的返排工艺技术,措施成功率高,增油控水效果明显的特点。

    低渗、超低渗三维填砂模型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04926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194042.4

    申请日:2012-06-13

    Abstract: 低渗、超低渗三维填砂模型,应用于油田开发室内实验研究中。组分重量百分比:粒度为0.5~1mm的石英砂:10~20%;粒度为1~2mm的石英砂:13~15%;粒度为2~4mm的石英砂:5~12%;粒度为4~8mm的石英砂:6~8%;粒度为8~16mm的石英砂:1~2%;石墨粉:15~18%;粒度为20~50um的煤粉:3~10%;粒度为500目的云母粉:5~12%;粒度为800目的云母粉:10~20%。经过配料、分层装模、加压,得到低渗、超低渗三维填砂模型。效果是:解决了低渗透油藏实验室无法制作三维填砂模型的问题,三维填砂模型用于低渗透油藏的室内实验研究,指导现场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