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层沉降磁感应监测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45188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253756.7

    申请日:2021-03-09

    Abstract: 本专利涉及一种岩层沉降磁感应监测装置,包括沉降磁环组件和安装导管,沉降磁环组件包括锚箍组件、磁感应铁圈以及套设于磁感应铁圈外的磁环套;所述锚箍组件设于磁环套的外圆周,具有收缩状态和展开状态;收缩状态下的锚箍组件能够在监测孔内移动,展开状态下的锚箍组件与监测孔孔壁在竖直方向上至少有两个高度的支撑点;安装导管的两端分别与钻杆和磁环套连接,通过钻杆配合安装导管使锚箍组件处于收缩状态和展开状态,以实现沉降磁环组件的安装与回收。本发明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仅能够长期稳固的固定在监测孔孔壁上,而且完成监测后能够从监测孔中移出,实现重复使用,显著降低了成本,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一种矿井巷道定点硫化氢采集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21593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586436.9

    申请日:2020-06-24

    Abstract: 一种矿井巷道定点硫化氢采集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遥控器、拖车,拖车上设有电动机和承重合金板,承重合金板与加厚合金板前端之间设有合金钢圆杆,承重合金板与加厚合金板后端之间设有圆弧钢板,圆弧钢板上设有带有操作按钮的操作台,加厚合金板前端设有测距模块,合金钢圆杆上套装有滑动锥筒,滑动锥筒的前端连接有定点采集巷道硫化氢的多个采集腔室,通过遥控器控制巷道定点硫化氢采集装置前行,到达设定距离前方巷道迎头距离时停止,控制滑动锥筒前行,直至2#和3#同心异径管距离巷道中线与左右帮交点A、B位置处,1#同心异径管距离巷道底板中点c正上方的高度H位置处,实时采集气样。其结构简单,自动控制,采气安全。

    一种水力压裂与微波辐射联合强化抽采煤层瓦斯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73067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128730.9

    申请日:2016-03-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F7/00 E21B43/006 E21B43/2405

    Abstract: 一种水力压裂与微波辐射联合强化抽采煤层瓦斯的装置及方法,属于地面钻井抽采煤层瓦斯的装置及方法。在钻井固井段内有套管,套管的下端有高强度非金属筛管,套管的上部有水力压裂口、瓦斯抽采口和微波辐射监控口;水泵通过水箱和管道与水力压裂口连接,在水力压裂口上设置水力压裂口阀门;在瓦斯抽采口上有瓦斯抽采口阀门;微波辐射监控口上有信号传输线、波导管和微波辐射监控口阀门,信号传输线的一端与监控设备连接,另一端与传感器连接;波导管的一端通过波导管阀门与微波辐射器连接,另一端连接微波辐射天线和微波辐射窗口。水力压裂与微波辐射的联合作用,既实现了煤层增透,又提高了煤层瓦斯的解吸效率,促进了煤层瓦斯的高效抽采。

    一种治理煤矿工作面初采期瓦斯超限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35395B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210142720.2

    申请日:2012-05-10

    Abstract: 一种治理煤矿工作面初采期瓦斯超限的方法,包括在回风顺槽外侧布置外错尾巷,回风顺槽与外错尾巷之间留设煤柱,采用走向高抽巷、倾斜高抽巷,辅助倾斜高抽巷相互配合的组合高抽巷瓦斯抽采方法治理煤矿工作面初采期瓦斯超限的问题,在工作面初采期老顶初次破断的时候,组合高抽巷能够有效地将邻近层卸压释放出来的瓦斯拦截抽采出来,为煤矿工作面的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保障,其方法简单、效果好。

    一种岩层沉降磁感应监测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45188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253756.7

    申请日:2021-03-09

    Abstract: 本专利涉及一种岩层沉降磁感应监测装置,包括沉降磁环组件和安装导管,沉降磁环组件包括锚箍组件、磁感应铁圈以及套设于磁感应铁圈外的磁环套;所述锚箍组件设于磁环套的外圆周,具有收缩状态和展开状态;收缩状态下的锚箍组件能够在监测孔内移动,展开状态下的锚箍组件与监测孔孔壁在竖直方向上至少有两个高度的支撑点;安装导管的两端分别与钻杆和磁环套连接,通过钻杆配合安装导管使锚箍组件处于收缩状态和展开状态,以实现沉降磁环组件的安装与回收。本发明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仅能够长期稳固的固定在监测孔孔壁上,而且完成监测后能够从监测孔中移出,实现重复使用,显著降低了成本,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基于冻结法施工的矿井井筒温度-位移场耦合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61729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110031185.2

    申请日:2021-0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冻结法施工的矿井井筒温度‑位移场耦合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及方法,包括模型框架、模拟井筒、液态二氧化碳钢瓶、进液管、不锈钢冻结管、管路温度传感器、光纤温度传感器;模型框架内部分层固定设置有岩土样品;岩土样品中间部位插接有模拟井筒;不锈钢冻结管上部固定设置有回液管。本发明布局严谨、科学,智能化程度高,代替单独施工监测孔并布设温度传感器的作业方式,借助于管路温度传感器、光纤温度传感器组成的温度监测系统实现了岩土层、井筒筒壁及管路的多点温度取样,借助于应变片感知实现了岩土层、井筒筒壁三维变形量的统计,实现了基于冻结法施工的矿井井筒温度‑位移场耦合物理模拟,为优化施工提供了参数借鉴。

    一种矿井分布式煤岩变形点定位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081627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908671.3

    申请日:2020-0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井分布式煤岩变形点定位方法及装置,装置包括连接多个基站的总站、移动探测车、红外传输模块;总站位于矿井地面副井井口调度室内,基站位于矿井开采水平与井筒连线交叉处,移动探测车位于巷道内,基站与移动探测车通过防爆光纤实现井下数据传输,总站与基站借助红外传输模块形成无线传输子网。设定正在开采工作面的水平,按设定正在开采的某个工作面,从该工作面的运输巷巷道入口开始对巷道中的紧固的锚杆托盘计数,按照矿井的等高线图结合锚杆托盘的个数获取每个锚杆托盘对应的巷道的底板中线标高,获取数组数据,最终得出煤岩顶底板及两帮变形变形量,以此获取巷道变形的精确位置以保证安全生产。

    封闭采空区瓦斯三维渗流模拟装置及其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97872B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510251035.7

    申请日:2015-0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封闭采空区瓦斯三维渗流模拟装置及其模拟方法,属于封闭采空区瓦斯渗流模拟技术领域。本发明装置包括密封箱体、渗透率控制系统、瓦斯释放系统,瓦斯抽采系统及数据采集系统。密封箱体内采用高回弹海绵模拟封闭采空区内多孔介质;气缸阵列对高回弹海绵施加压力控制采空区渗透率的分布特征;瓦斯释放系统将甲烷注入密封箱体的不同层位,模拟不同的瓦斯释放源;钢质细管来模拟地面钻井,采用风速传感器、管道压力传感器及甲烷浓度传感器对模拟钻井的瓦斯抽采量及抽采浓度进行监测;通过布置气压记录仪、甲烷浓度记录仪对模拟采空区内部气体压力和瓦斯浓度进行监测。本发明能够根据实际条件改变模拟方案,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一种治理煤矿工作面初采期瓦斯超限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35395A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210142720.2

    申请日:2012-05-10

    Abstract: 一种治理煤矿工作面初采期瓦斯超限的方法,包括在回风顺槽外侧布置外错尾巷,回风顺槽与外错尾巷之间留设煤柱,采用走向高抽巷、倾斜高抽巷,辅助倾斜高抽巷相互配合的组合高抽巷瓦斯抽采方法治理煤矿工作面初采期瓦斯超限的问题,在工作面初采期老顶初次破断的时候,组合高抽巷能够有效地将邻近层卸压释放出来的瓦斯拦截抽采出来,为煤矿工作面的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保障,其方法简单、效果好。

    便捷式矿井巷道支护移动车

    公开(公告)号:CN204386629U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20013392.5

    申请日:2015-01-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捷式矿井巷道支护移动车,包括工字钢和钢架,所述工字钢与钢架结合部位分别设置有插销孔,且工字钢与钢架之间通过销钉连接,所述钢架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架,且每个支撑架上分别设置有站人板,位于站人板侧边的钢架之间设置有材料仓,所述支撑架以及材料仓的下方分别设置有固定架,位于工字钢的下方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固定轮。该支护移动车固定轮间距与矿用600轨道尺寸一致便于运输;三角形稳定支撑保证移动车的稳定性;站人板不同间距易于巷道不同位置支护、材料仓便于存货的特性实现了高效率的支护。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