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477207A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910058196.9
申请日:2009-01-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9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型地质灾害综合监测系统及多级预报分析方法。该系统是一种按需可组合、拆卸的,适合于野外安装的监测装置,其安装组合完成后为一杆状物,定时测量并地面无线发射斜坡地下深部变形信息于系统信息分析控制单元,结合采用激光扫描器,定时连续扫描得到监测区域内图像,同时还增设多点定点激光测距仪,对选定物体进行精确测距。它以地质灾害体地下深部变形和地表直接变形位移为主要监测预报依据,结合物理与化学场变化辅助参数与诱发因素,将灾害预报划成预备级、预警级、前期预报级、灾害预报四级,就地一体化地完成监测、分析、预报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476305A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910058217.7
申请日:2009-01-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IPC: E02B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梯级防冲刷齿槛群的泥石流排导槽及其应用。所述泥石流排导槽,包括束流侧墙和置于其间、与其相连、配合使用的梯级防冲刷齿槛群,所述梯级防冲刷齿槛群由若干按照一定间距、具有一定埋深的防冲刷齿槛组成;组成所述梯级防冲刷齿槛群的防冲刷齿槛在束流侧墙垂直方向上的横向长度B小于所述泥石流排导槽宽度D,且组成所述梯级防冲刷齿槛群的防冲刷齿槛在束流侧墙之间呈左右交错分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在低成本下充分实现安全、顺畅排泄泥石流的目的,且能够满足流域爆发从粘性泥石流到山区洪水的宽变化流体排泄需求,同时能够充分保持沟床内水生生物的上下联系,有利于沟道生态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01270570A
公开(公告)日:2008-09-24
申请号:CN200810044556.5
申请日:2008-04-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稀性泥石流和高含沙洪水的泥沙拦淤方法及其应用。该泥沙拦淤方法涉及在主沟床内设有稳定主沟床质的若干铅丝笼固床坝,分段固定主沟床;在主沟床上游设有一座用于引流的重力式引流谷坊,在重力式引流谷坊下游的主沟床侧部设置有铅丝笼沉沙池,重力式引流谷坊与铅丝笼沉沙池之间通过排水沟相连;铅丝笼沉沙池与主沟床之间通过溢洪排水管相连,将经过铅丝笼沉沙池沉沙处理后的清水排向主沟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有效拦淤稀性泥石流的细颗粒物质和高含沙洪水的泥沙,避免泥沙淤填下游的水库、风景区内的海子,以及淤埋农田、城镇等;对于建筑用沙短缺的地区,铅丝笼沉沙池内沉积的泥沙还可以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88596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81770.9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滑坡涌浪诱发冰湖溃决洪水灾害链数值模拟方法,包括基于连续介质力学方法耦合水、粗颗粒、细颗粒和气相四相介质的深度平均混合流模型,获取数值模拟方法所需要的数据。本申请结合连续介质力学理论,通过连续介质力学方法耦合水、粗颗粒、细颗粒和气相四相介质的深度平均混合流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实现滑坡涌浪诱发冰湖溃决洪水灾害链数值模拟。本申请的滑坡涌浪诱发冰湖溃决洪水灾害链数值模拟方法,综合考虑了冰湖溃决灾害链从滑坡运动到滑坡入湖诱发涌浪再到涌浪诱发冰湖溃决及洪水演进全过程耦合,成功实现了由滑坡诱发冰湖溃决洪水灾害链全过程模拟,为冰湖溃决领域提供了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378455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81767.7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IPC: G06F30/28 , G06F30/25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雨诱发山洪泥石流数值模拟方法,包括:基于连续介质力学方法耦合水、粗颗粒和细颗粒三相介质的流体力学模型,获取数值模拟方法所需要的数据。本申请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理论,通过连续介质力学方法耦合水、粗颗粒和细颗粒三相介质的流体力学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实现考虑降雨条件的山洪泥石流数值模拟方法。本申请的方法能够模拟不同降雨条件下山洪泥石流的形成、运动和泥沙输运过程。本发明模型实现了根据降雨过程、植被分布和土壤级配参数实时判断在一定降雨条件下形成的流体是山洪还是泥石流、以及山洪泥石流的密度,并基于计算的结果设置相应的防治措施和管理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953353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13187.X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监测平台及其监测方法,用于监测大尺度山地灾害水槽实验装置的动力过程,包括:多个监测机构,沿大尺度山地灾害水槽实验装置的上游至下游依次设置,每个所述监测机构均包括顶部观测塔架、与所述顶部观测塔架相对应的侧面观测井以及数据采集设备;底部监测模块,沿大尺度山地灾害水槽实验装置的底部上游至下游多排阵列分布,每个所述监测机构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底部监测模块。本发明能够克服大规模山地灾害动力学模拟实验对于动力过程监测的不利条件,准确反映灾害体运动过程中的各项动力学参数的时空演化过程,且原理清晰、构筑明确、施工可操作性强,可适用于大规模山地灾害动力学模拟实验,为复杂介质的动力学研究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8152720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090881.4
申请日:2024-01-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斜坡稳定性评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考虑植被正负效应的斜坡稳定性评估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基于植被的正负效应,构建覆被斜坡稳定性模型;覆被斜坡关键参数量化:确定不同回归周期下不同降雨历时的时序降雨矩阵序列;根据不同植被类型的截留能力以及蒸散发量量化实际到达地面的有效降雨量;确定地形湿度指数;量化植物根系作用的提供的额外根土粘聚力;确定土体和植被的自身重力荷载。本发明能够有效地指导在具有复杂地理条件和显著植被多样性的陡峭地形区域中与地震引发的滑坡相关的防灾减灾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6910846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386363.2
申请日:2023-04-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30/27 , G06F30/28 , G06N3/04 , G06N3/08 , G06F111/0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泥石流动力过程的桥梁易损性评估方法,涉及泥石流损害监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通过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训练及评估,获得泥石流强度与墩顶位移之间的定量关系,将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获得的多个样本的墩顶位移统计分析得到墩顶位移概率分布函数,并结合易损性指标分级标准,得到桥墩的失效概率。易损曲线的绘制是以不同的泥石流强度依次作为自变量进行蒙特卡洛抽样绘制易损性曲线,该方法可及时掌握桥梁在不同强度的泥石流冲击下发生不同程度损坏的概率情况,以便及时做好防灾抗灾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8133578B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711425579.6
申请日:2017-12-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山洪灾害险情动态预警方法。是在流域调查与监测系统实时数据的基础上,采用二维潜水波方程对山洪沿程运动进行数值模拟,在DEM栅格水平上预测山洪淹没范围与淹没深度,通过叠加承灾体数据分析出承灾体遭受危害的程度、安全疏散线路等信息,及时向流域内人群发布。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山洪灾害精细化分级监测预警方法,是通过全方位获取分析影响山洪灾害要素的监测信息,将整个山洪形成、发生、演进过程视为高度动态过程加以预测监测,通过山洪灾前预测、临灾预警、发灾预警、险情动态预警四级逐步完成山洪灾害的精细预警。与现有的一步、一指标监测预警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充分结合山洪灾害的动态性特征与规律,更为科学,减灾实务性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133578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711425579.6
申请日:2017-12-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山洪灾害险情动态预警方法。是在流域调查与监测系统实时数据的基础上,采用二维潜水波方程对山洪沿程运动进行数值模拟,在DEM栅格水平上预测山洪淹没范围与淹没深度,通过叠加承灾体数据分析出承灾体遭受危害的程度、安全疏散线路等信息,及时向流域内人群发布。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山洪灾害精细化分级监测预警方法,是通过全方位获取分析影响山洪灾害要素的监测信息,将整个山洪形成、发生、演进过程视为高度动态过程加以预测监测,通过山洪灾前预测、临灾预警、发灾预警、险情动态预警四级逐步完成山洪灾害的精细预警。与现有的一步、一指标监测预警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充分结合山洪灾害的动态性特征与规律,更为科学,减灾实务性更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