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87885B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1811413348.8
申请日:2018-11-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G01N27/6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通量测量大气中氨的离子迁移谱装置及方法。该离子迁移谱装置为半开放式设计,其采用圆周阵列设置的X‑ray灯和双平行金属栅网构成脉冲离子源区,采用高抽速风扇实现高通量采样,设置热脱附区实现离子脱水和去团簇化,采用Tyndall‑Powell型离子门实现离子的无歧视二维扫描。装置工作时,大气中的氨等被高抽速风扇持续送入离子源区进行电离,离子源区的脉冲电场按照特定频率将离子压缩并注入到热脱附区;离子在热脱附区实现第一维分离并被除水和去团簇化,然后被更高频率开启的TPG离子门送入离子迁移区内进行第二维分离、识别和定量测量。该系统单次分析时间小于100ms,响应频率10Hz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2649493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1484962.0
申请日:2020-12-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G01N27/6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检测呼出气中氨气和一氧化氮的装置和方法,属于分析化学仪器领域。由正离子模式迁移管、负离子模式迁移管、电离源、呼出气管路组成;正离子模式迁移管分别设有漂气入口、进样口、出气口;负离子模式迁移管分别设有漂气入口、进样口、出气口;呼出气管路设有一个进样口两个出气口,其中一个出气口直接与正离子模式迁移管的进样口相连,另一个出气口与除湿装置连接后再与负离子模式迁移管进样口连接,两个迁移管靠近进样口端分别与电离源连接。这种方法能够同时检测呼出气中的氨气与一氧化氮,为疾病的筛查与诊断提供有利的帮助。
-
公开(公告)号:CN112563114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460345.7
申请日:2020-12-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H01J49/04 , H01J49/00 , G01N27/623 , G01N30/7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析化学仪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相色谱差分离子迁移谱仪及其气路控制方法。所述进样分为两路:一路样品从进样口进入富集解吸模块进行富集,多余样品通过第二采样泵排出,空气吹扫富集解吸样品,并载带样品进入快速气相色谱,经气相色谱分离后的样品通过膜装置的膜内侧进入差分离子迁移谱进行检测;另一路进样从进样口进入膜装置的膜外侧进入差分离子迁移谱进行检测,多余气体经第一采样泵排出。本发明将富集解吸气相色谱、膜进样差分离子迁移谱联用,根据样品的性质,通过切换气路,选择适用的进样方式进行检测,方法简单,现场适用性强,可以准确识别复杂基质中目标物,并节省样品使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211034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1811387881.1
申请日:2018-11-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H01J4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析仪器中的样品富集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低浓度气相样品的富集解吸装置,富集解吸腔、纳米富集材料、金属滤网、加热元件、气体截止阀、气体出口和入口等构成。所述的富集解吸腔为中空密闭腔体,腔体内从下至上依次设有滤网、纳米富集材料、加热元件,富集材料将腔体内分隔成上下二个互不相通的空腔,纳米富集材料位于滤网和加热元件之间,并分别与它们相贴接。本发明所述的样品富集、解吸装置采用纳米材料和快速热解吸技术,实现了准瞬时富集、解吸,提高了分析效率,降低了分析成本;功率小,重量轻,结构紧凑,特别适合便携式仪器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091536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611040352.5
申请日:2016-11-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H01J4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49/0027 , H01J49/0031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提高离子迁移管电离区中离子利用效率的新技术,具体说是一种脉冲场离子迁移管。通过在离子迁移管的电离区和迁移区施加脉冲变化的电场,在离子门开启的瞬间,提高电离区中的电场并同时降低迁移区的中电场,使电离区中的离子被全部注入到迁移区中,并利用电离区和迁移区电场强度的差别对上述离子团进行空间聚焦压缩,从而极大提高离子迁移管灵敏度,同时保证离子迁移管具有较好的分辨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088884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611019639.X
申请日:2016-11-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G01N27/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检测气-固-液体样品中氰化物进行灵敏、准确、高速检测的新装置及方法。包括:气体采样膜、采样器、采样泵、三通、离子迁移谱系统、质量流量计、放大器、真空泵等。采用离子迁移谱的负离子模式,吸气采样方式,使大气中的颗粒物采集在滤膜上,气体进入迁移谱系统进行在线检测。通过在气体采样膜或采样器中滴加酸溶液的方式,检测大气颗粒物、固体或液体中的氰化物。通过氢氰酸在离子迁移谱中特征峰位排出干扰,建立了快速在线检测气-固-液体样品中氰化物的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63015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722434.8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G01N27/622 , G01N27/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VUV灯‑离子迁移谱高灵敏分别测量大气环境中氯气和氯化氢装置及方法。本发明基于负离子模式离子迁移谱,采用新型真空紫外灯电离源,在IMS的载气中辅助试剂分子丁酮等电离能小于10.04ev的有机化合物生成试剂离子,然后与样品中的氯气和氯化氢发生解离电子捕获反应生成氯的水合离子,随后这些离子进入迁移区,在均匀电场中先后到达迁移管中的法拉第盘得以检测。本方法基于VUV‑离子迁移谱法实现对Cl2和HCl的在线监测,呈现出高分辨、高灵敏、实时监测的显著优点,可检测出不同环境中氯气和氯化氢的含量,响应速度快,对实时在线检测空气中氯气和氯化氢含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52483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210896503.6
申请日:2022-07-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可用于离子迁移谱、质谱的聚焦型离子检测器,其特征在于在栅网和离子接收电极添加聚焦电极对,实现离子在径向的空间聚焦,从而提高离子的接收效率和检测灵敏度。包括绝缘筒以及沿轴线方向依次排列的栅网、聚焦电极对、离子接收电极;于绝缘筒一端设有栅网;于绝缘筒侧面设有的聚焦电极对;于绝缘筒内部设有离子接收电极;于绝缘筒另一端设有气体入口;聚焦电极对至少为两对,均匀分布在绝缘筒的周围,聚焦电极上施加不同直流电压,相邻电极上的电压不同;栅网上施加直流电压。
-
公开(公告)号:CN117491465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50458.2
申请日:2023-11-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G01N27/6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离子迁移谱分析锂电池电解液原液的方法。采用离子迁移谱技术,正离子模式下,丙酮作为掺杂剂或不使用掺杂剂,将锂电池电解液液体直接注入到离子迁移谱仪内,得到特征峰的迁移时间、峰高和累计峰高。本发明方法的特异性好,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适用于对锂电池电解液原液进行分析和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476430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707423.2
申请日:2023-12-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GC‑IMS联用技术色谱柱与电离源接口,包括:色谱柱、离子迁移管以及连接色谱柱和离子迁移管的GC‑IMS接口,其中:GC‑IMS接口的一端为套设在色谱柱上的螺丝,另一端为固定在离子迁移管上的螺母;离子迁移管包括电离源、反应区、离子门、迁移区和迁移管出气口,迁移管出气口位于离子迁移管第一电极的侧面;色谱柱水平密封固定在离子迁移管的轴心上,通过GC‑IMS接口与离子迁移管轴向连接,并穿过电离源,色谱柱出气口位于反应区中,并介于电离源与离子门之间,色谱柱的洗脱物在载气的带动下,进入反应区,进行电离分析,同时洗脱物在单向漂气作用下快速吹出离子迁移管。本发明技术方案解决了GC‑IMS流量匹配和样品残留问题,提升GC‑IMS响应时间分辨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