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3777519U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320687654.7
申请日:2013-11-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Inventor: 檀慧明
IPC: A61N5/06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固态折叠式腔内和频黄橙激光血管性疾病治疗仪,包括第一泵浦光源和第二泵浦光源,所述第一泵浦光源与所述第一传输光纤连接,所述第一传输光纤与第一光学耦合部件连接,所述第一光学耦合部件的旁边依次设置有第一输入腔镜,第一激光增益介质和第一双色折反镜,所述第一双色折反镜的一端为和频晶体,另一端为第二双色折反镜,所述和频晶体的旁边为全反腔镜,所述第二泵浦光源与第二传输光纤连接,所述第二传输光纤与所述第二双色折反镜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二光学耦合部件,第二输入腔镜和第二激光增益介质。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全固化风冷、耗电省和便于携带等特点;提高了泵浦功率,减少了副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209626647U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20447637.3
申请日:2019-04-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苏州国科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激光器控制电路,包括限流电路、激光器驱动电路、电压转换电路;限流电路与激光器驱动电路相互连接;激光器驱动电路与电压转换电路分别连接激光器;限流电路用于限定激光器工作电流的最大值;激光器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激光器;电压转换电路用于将外部电源的电压转换成激光器所需的供电电压。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激光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限制电流的最大值,保护激光器,防止激光器因为电流过大发生损坏;采用电流串联负反馈,确保激光器稳定输出;通过改变电压转换电路中电阻比值,给不同结电压的激光器供电;本实用新型具有功率监测功能,同时设计合理,电路结构轻量化;便于激光器领域推广应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5319504U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20044163.4
申请日:2016-01-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IPC: H01S3/08 , H01S3/0941 , H01S3/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医用全固态黄光激光器,包括:泵浦源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半导体激光器和聚焦耦合透镜系统;谐振腔,其呈直线腔,位于聚焦耦合透镜系统的输出端;谐振腔包括依次放置的输入镜、增益介质、黄光输出镜、滤光片;半导体激光器发出的泵浦光被聚焦耦合透镜系统聚焦在位于谐振腔里的增益介质;增益介质吸收泵浦光在谐振腔产生振荡激发出黄光激光,依次经过黄光输出镜和滤光片输出黄光激光。本实用新型采用掺镝硅酸铋作为增益介质,增益介质前后端面分别镀有第一膜系和第二膜系增加吸收程,无需非线性频率转换过程,有效提高了增益介质对泵浦光的吸收率,提高了全固态黄光激光器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204720776U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20236150.2
申请日:2015-04-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管半导体激光器串联结构的绝缘散热装置,包括:单管半导体激光器,其由若干个串联排列组成出光阵列;导热板,其由高热导的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导热板安装在散热器上;隔板,其由高热导的绝缘材料制成,所述隔板上下表面贴合设置在所述单管半导体激光器和所述导热板之间。本实用新型导热绝缘隔板和绝缘螺钉的设计,解决了单管半导体激光器直接固定在金属导热板上,串联会短路的问题,同时解决了激光器的散热,保证了器件的平稳运行。另外,该结构可根据实际需求串联多个单管半导体激光器,组合出需要的光斑分布,易于设计弱激光辐照装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