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125942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810090735.6
申请日:2018-01-30
Applicant: 中国药科大学
IPC: A61K31/215 , A61K31/351 , A61P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用于制备治疗心肌炎的药物的用途。本发明发现,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磷酸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对心肌炎模型小鼠具有有效的治疗作用。心肌炎模型小鼠给予磷酸奥司他韦或扎那米韦治疗后,血清cTnI浓度显著降低,心肌损伤程度得到改善;心肌病例得分显著降低,心肌病变程度得到缓解。因此,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磷酸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可以用于制备治疗心肌炎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7970233A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810049316.8
申请日:2016-03-22
Applicant: 中国药科大学
IPC: A61K31/215 , A61P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磷酸奥司他韦在制备治疗心肌缺血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提供了神经氨酸酶与心肌缺血损伤的关联性,证明通过抑制神经氨酸酶的活性可以缓解心肌缺血损伤,神经氨酸酶可以作为筛选预防、缓解和/或治疗心肌缺血损伤药物的靶标;磷酸奥司他韦作为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可以有效缓解心肌缺血引起的心肌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07875156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11102072.7
申请日:2017-11-10
Applicant: 中国药科大学
IPC: A61K31/56 , A61K31/704 , A61P9/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1/56 , A61K31/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常春藤皂苷元及其糖苷在制备治疗冠心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序号1-15的常春藤皂苷元或皂苷在制备治疗冠心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实验证明序号1-15的常春藤皂苷元或皂苷可以改善冠心病模型大鼠的TXA2和PGI2的不平衡状态,产生一定的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对于冠心病模型大鼠心肌损害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序号1-15的常春藤皂苷元或皂苷对冠心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可以开发成治疗冠心病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8576724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667302.8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中国药科大学
IPC: A61K47/64 , A61K47/60 , A61K47/54 , A61K47/69 , A61K45/00 , A61K31/7048 , A61K31/436 , A61K31/43 , A61P31/04 , A61P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胞内幽门螺杆菌的驱动型口服纳米制剂,所述纳米制剂包括纳米载体和负载药物,所述纳米制剂表面修饰有细菌靶向功能聚合物A‑PEG‑B和黏液层穿透功能包合物X@CD‑TPGS。本发明的针对胞内幽门螺杆菌的驱动型口服纳米制剂,能够在胃酸环境下保持良好的稳定性,且可通过催化产气的途径赋予纳米制剂胃黏液层穿透性能,随后通过纳米制剂的细菌靶向功能到达幽门螺杆菌感染部位,并在纳米制剂和负载药物的协同作用下激活宿主细胞自噬,达到增强胞内感染幽门螺杆菌清除的效果。本发明为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化学药物高效递送和胞内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7890565B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711201486.5
申请日:2017-11-27
Applicant: 中国药科大学
IPC: A61K38/47 , A61K45/00 , A61K31/351 , A61K31/215 , A61K31/4375 , A61K31/343 , A61P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神经氨酸酶及抑制剂在制备治疗心肌纤维化和心室肥厚的药物中的应用。已知扎那米韦、磷酸奥司他韦为神经氨酸酶的有效抑制剂,黄连碱对神经氨酸酶的抑制作用也已在申请人先前的专利申请中公开,申请人又发现丹酚酸B在体外可以抑制神经氨酸酶的活性,为神经氨酸酶的抑制剂;试验证明,这几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在体内可以有效抑制心肌中神经氨酸酶活性,进而抑制心肌纤维化和心室肥厚,用于治疗心肌纤维化和心室肥厚引发的心脏病。因此,神经氨酸酶及其抑制剂可用于制备治疗心肌纤维化和心室肥厚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7952067A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711201299.7
申请日:2017-11-27
Applicant: 中国药科大学
IPC: A61K38/47 , A61K45/00 , A61K31/351 , A61K31/215 , A61K31/343 , A61K31/4375 , A61P7/02 , A61P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神经氨酸酶及抑制剂在制备抗血栓的药物中的应用。已知扎那米韦、磷酸奥司他韦为神经氨酸酶的有效抑制剂,黄连碱对神经氨酸酶的抑制作用也已在申请人先前的专利申请中公开,申请人又证明丹酚酸B在体外可以抑制神经氨酸酶的活性,为神经氨酸酶的抑制剂;体内试验证明,这几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可以有效抑制血管内皮细胞中神经氨酸酶活性发挥抗血栓作用。因此,神经氨酸酶及其抑制剂可用于制备抗血栓的药物,可以用于治疗脑中风或冠心病。
-
公开(公告)号:CN107890565A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711201486.5
申请日:2017-11-27
Applicant: 中国药科大学
IPC: A61K38/47 , A61K45/00 , A61K31/351 , A61K31/215 , A61K31/4375 , A61K31/343 , A61P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神经氨酸酶及抑制剂在制备治疗心肌纤维化和心室肥厚的药物中的应用。已知扎那米韦、磷酸奥司他韦为神经氨酸酶的有效抑制剂,黄连碱对神经氨酸酶的抑制作用也已在申请人先前的专利申请中公开,申请人又发现丹酚酸B在体外可以抑制神经氨酸酶的活性,为神经氨酸酶的抑制剂;试验证明,这几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在体内可以有效抑制心肌中神经氨酸酶活性,进而抑制心肌纤维化和心室肥厚,用于治疗心肌纤维化和心室肥厚引发的心脏病。因此,神经氨酸酶及其抑制剂可用于制备治疗心肌纤维化和心室肥厚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7715107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1201347.2
申请日:2017-11-27
Applicant: 中国药科大学
IPC: A61K38/47 , A61K31/343 , A61K31/4375 , A61K31/351 , A61K31/215 , A61P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神经氨酸酶及抑制剂在制备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中的应用。已知扎那米韦、磷酸奥司他韦为神经氨酸酶的有效抑制剂,黄连碱对神经氨酸酶的抑制作用也已在申请人先前的专利申请中公开,申请人又发现丹酚酸B在体外可以抑制神经氨酸酶的活性,为神经氨酸酶的抑制剂;体内试验证明,这几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可以有效抑制血管内皮细胞中神经氨酸酶活性,进而降低血压。因此,神经氨酸酶及其抑制剂可用于制备治疗高血压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4546796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510066901.5
申请日:2015-02-04
Applicant: 中国药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恩诺沙星微囊及其制备方法,恩诺沙星微囊以明胶和阴离子聚合物为壁材,含有表面活性剂、固化剂和抗黏剂等辅料,采用复凝聚法制备恩诺沙星微囊。本发明主要解决了恩诺沙星味苦,适口性差,对光热不稳定以及对胃有较大刺激性等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制得的恩诺沙星微囊,组方简单,制备成本低,得到的制剂包封率高,提高了恩诺沙星的稳定性,掩盖了恩诺沙星的苦味,适口性好,且只在高pH条件下才会大量释放药物,减少了酸性胃环境下药物的释放,从而能降低胃刺激性,同时该微囊制剂提高了恩诺沙星的生物利用度,是一种稳定、安全、有效的制剂。
-
公开(公告)号:CN104225609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484577.4
申请日:2014-09-20
Applicant: 中国药科大学
IPC: A61K47/46 , A61K48/00 , A61K49/08 , A61P29/00 , A61K49/04 , A61K31/337 , A61K31/538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5/0642 , A61K9/1271 , A61K9/5068 , A61K31/192 , A61K31/337 , A61K31/5383 , A61K31/7105 , A61K31/711 , A61K38/19 , A61K38/22 , A61K45/06 , B82Y5/00 , C07K14/715 , C07K2317/00 , G01N33/5047 , G01N2800/52 , A61K230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炎症靶向的中性粒细胞递药系统及其应用。所述的递药系统由中性粒细胞以及以直接或间接地方式载到中性粒细胞内或表面的治疗性物质或者检测性物质组成。本发明将中性粒细胞作为药物的载体,能够将药物主动靶向到炎症部位,提高药物在炎症部位的浓度。到达炎症部位的中性粒细胞在细胞因子的刺激下,异常激活,快速解体以“天网”形式死亡,有利于将所荷载的药物快速释放到靶部位,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毒副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