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382237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354558.1

    申请日:2020-11-27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可以改善发光元件老化导致的亮度降低现象,延长其使用寿命。该像素电路包括数据写入子电路、驱动子电路、存储子电路、第一补偿子电路、第二补偿子电路和发光控制子电路。数据写入子电路与数据信号端、扫描信号端和第一节点耦接。驱动子电路与第一电压端、第二节点和第三节点耦接。存储子电路耦接于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第一补偿子电路与第一控制信号端、第一节点和发光元件的第一极耦接。第二补偿子电路与第二控制信号端、第二节点和第三节点耦接。发光控制子电路与使能信号端、第三节点和发光元件的第一极耦接。发光元件的第二极与第二电压端耦接。

    栅极驱动电路、显示面板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210776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2010062510.7

    申请日:2020-01-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提出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面板,该栅极驱动电路包括级联的多个移位寄存器单元,每一极移位寄存器单元包括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移动寄存器单元还包括:移位寄存器电路,用于向第一输出端输入第一移位信号;逻辑门,第一输入端连接本级移位寄存器单元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入端连接上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输出端连接第二输出端,用于向第二输出端输出第二移位信号。该栅极驱动电路输出的第一移位信号可以用于像素驱动电路的栅极驱动信号和复位信号,第二移位信号可以用于像素驱动电路的使能信号,从而不需要设置使能驱动电路向像素驱动电路,进而可以通过减少栅极驱动器的数量降低显示面板边框的宽度。

    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显示基板、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54623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280001685.4

    申请日:2022-06-07

    Abstract: 一种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显示基板、显示装置,移位寄存器包括:存储子电路、节点控制子电路和输出控制子电路;存储子电路,分别与第一节点和第一电源端电连接,设置为存储第一节点的信号和第一电源端的信号之间的电压差;节点控制子电路,分别与信号输入端、第一时钟信号端、第二时钟信号端、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电连接,设置为在第一时钟信号端的控制下,将信号输入端的信号提供至第一节点,在第二时钟信号端的控制下,将第一节点的信号提供至第二节点;输出控制子电路,分别与第二节点、第一电源端、第二电源端和信号输出端电连接,设置为在第二节点的控制下,向信号输出端提供第一电源端或第二电源端的信号。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母板和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546854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583120.8

    申请日:2023-05-22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母板和显示装置。显示基板包括显示区域以及边框区域,边框区域内设置有多个测试引脚;显示基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柔性基底、测试走线层以及平坦层;测试走线层包括多条测试走线,多条测试走线中的至少一条测试走线包括从边框区域的边界沿第一方向朝向边框区域内部延伸的第一区段,且第一区段与测试引脚电连接,多条测试走线的第一区段沿第二方向排布,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交叉;平坦层上设置有凹槽,凹槽暴露出多条第一区段的至少部分表面;凹槽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贯穿边框区域的边界,可以避免平坦层炭化所导致的测试走线短路等问题,提升了显示基板的合格率,降低了显示基板的制作成本。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606000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180000072.4

    申请日:2021-01-26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包括:衬底基板(30)以及设置在衬底基板(30)上的第一半导体层、第一导电层、第二半导体层、第二导电层和第三导电层。第一半导体层至少包括:移位寄存器单元的至少一个第二半导体型晶体管的有源层。第一导电层至少包括:移位寄存器单元的至少一个第二半导体型晶体管的控制极、至少一个电容的第一电极。第二半导体层至少包括:移位寄存器单元的至少一个第一半导体型晶体管的有源层。第二导电层至少包括:移位寄存器单元的至少一个第一半导体型晶体管的控制极、至少一个电容的第二电极。第三导电层至少包括:移位寄存器单元的至少一个第一半导体型晶体管和至少一个第二半导体型晶体管的第一极和第二极。

    显示装置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346031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594988.9

    申请日:2021-05-28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连接层和触控面板,显示面板的一侧设置有薄膜封装层和有机包覆层,薄膜封装层包括有机封装层和包裹于有机封装层外侧的无机封装层;触控面板包括阻挡层和设置于阻挡层的触控结构层,无机封装层和阻挡层均采用含硅无机材料制作;连接层的一侧与无机封装层和有机包覆层连接,连接层的另一侧与阻挡层连接;连接层为非晶硅通过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形成。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连接层可以与阻挡层、无机封装层和有机包覆层形成共价键,产生比较强的粘附力,形成牢固的结合界面,从而能够防止触控面板与显示面板发生剥离Peeling,提升产品良率以及显示装置的弯折和折叠性能。

    移位寄存器单元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显示基板

    公开(公告)号:CN115398530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180000068.8

    申请日:2021-01-26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移位寄存器单元,包括:输入电路、第一控制电路、第二控制电路和输出电路。输入电路配置为在第二时钟信号线(CB1)、第一输入端(INPUT1)和第二控制节点(P2)的控制下,向第一控制节点(P1)提供第一时钟信号线(CK1)或第一电源线(VGH)的信号。第一控制电路配置为在第一控制节点(P1)和第二控制节点(P2)的控制下,向第一输出端(OUT1)提供第一电源线(VGH)或第二电源线(VGL)的信号。第二控制电路配置为在第一输出端(OUT1)的控制下,向第二输出端(OUT2)提供第一电源线(VGH)或第二电源线(VGL)的信号。输出电路配置为在控制信号线(CSL)和第二输出端(OUT2)的控制下,向第三输出端(OUT3)输出第一电源线(VGH)或第二电源线(VGL)的有效电平信号。在一帧时间内,第三输出端(OUT3)提供的有效电平信号的时长大于第二输出端(OUT2)提供的有效电平信号的时长。

    一种栅极驱动电路、栅极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及显示基板

    公开(公告)号:CN11752407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635770.9

    申请日:2023-11-3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栅极驱动电路、栅极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及显示基板,第一控制子电路控制第一输出子电路的输出;第一控制子电路和第二控制子电路控制第二输出子电路的输出;第一输出子电路在自身完全导通的情况下输出第一电压;第二输出子电路在自身完全导通的情况下输出第二电压;第二控制子电路具体通过自身的关断状态阻断流向第二输出子电路控制端的第三电压,通过自身的完全导通状态放行流向第二输出子电路控制端的第四电压;第二输出子电路具体在自身的控制端接收到第三电压的情况下,输出第五电压,在自身的控制端接收到第四电压的情况下,处于完全导通状态,完整输出第二电压。消除了台阶现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