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5948639U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20693893.7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苏州(相城)研究院 , 苏州海基环能科技有限公司 , 苏州迈沃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含硫气体的脱硫化氢-高效氧化再生集成化系统,其包括集成设置的脱硫设备及再生反应器;所述脱硫设备至少用以提供能够满足如下条件的反应环境:能够使含硫气体与络合铁脱硫剂贫液在常压或高压下充分接触反应,从而使含硫气体中的硫化氢被氧化为单质硫,同时使络合铁脱硫剂贫液中的Fe3+被还原成Fe2+;以及,所述再生反应器至少用以提供能够满足如下条件的反应环境:能够使来源于所述脱硫设备的脱硫剂富液与富氧空气在常压或高压下充分接触反应,从而使脱硫剂富液被氧化再生为脱硫剂贫液。藉由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可以提高络合铁脱硫剂的氧化再生效率,大幅减少整个系统的体积,还可以极大的降低脱硫剂溶液的动力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210506160U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20915208.4
申请日:2019-06-18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苏州(相城)研究院
IPC: C07D207/267 , B01D3/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生产中NMP回收及超重力精馏提纯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吸收装置、储液装置、脱水精馏装置、精制精馏装置及真空系统,所述脱水精馏装置包括常压脱水精馏超重力机、脱水精馏冷凝器、脱水精馏冷凝容置单元和脱水精馏再沸器,至少用以脱除NMP废液中的轻组分;所述精制精馏装置包括减压精制精馏超重力机、精制精馏冷凝器、精制精馏冷凝容置单元和精制精馏再沸器,至少用以精馏得到液相NMP。本实用新型采用超重力精馏精制工艺,结合吸收塔式回收系统,可对锂电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NMP废气进行吸收、精馏提纯,最终回收得到高纯NMP产品,返回后重新利用,提高NMP利用率,同时有利于环境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207576090U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720847839.8
申请日:2017-07-13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苏州(相城)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气体脱水系统,该系统包括超重力机、气液分离器、换热器、缓冲罐和脱水再生装置,超重力机的气体出口连通于所述气液分离器,超重力机、换热器、缓冲罐、脱水再生装置、换热器、超重力机之间依次连通构成吸收剂的循环回路,所述循环回路上设置有循环泵,所述的脱水吸收剂为单一离子液体、多种离子液体的混合溶液、或离子液体与甘醇溶液的混合溶液。该系统利用超重力设备强化吸收反应的特点,并结合离子液体的不挥发、无污染、再生简单等特点,具有脱水效率高、设备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操作弹性大、设备投资低等优势。利用该系统进行脱水,出口干气脱水平衡度达到95%以上,露点在‑20℃以下,是气体干燥脱水的理想选择。
-
公开(公告)号:CN206082114U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620713557.4
申请日:2016-07-07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苏州(相城)研究院 , 苏州海基环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中海油节能环保服务有限公司 , 中海油(天津)管道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苏州迈沃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牺牲型脱硫剂的超重力脱硫成撬装置,包括:除尘装置、脱硫预喷淋器、超重力反应器、液滴脱除装置以及脱硫液供给单元等;至少在所述脱硫预喷淋器、超重力反应器及脱硫液供给单元之间构建形成脱硫剂循环系统,并且至少所述脱硫预喷淋器、超重力反应器及脱硫液供给单元集成设置形成一体成撬结构。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能在现场条件下实现对粉尘、硫化氢等的高效脱除,而且能耗低,脱硫剂无需再生,同时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占地面积小,能耗低,可实现自动控制运转,长期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206881446U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720581928.2
申请日:2017-05-24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苏州(相城)研究院 , 苏州海基环能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鼐宝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烟气脱硫系统,该系统包括消白烟装置、超重力脱硫装置和节水装置,所述节水装置包括喷淋降温装置和除雾器,排放的烟气通过消白烟装置降温后进入超重力脱硫装置,在超重力脱硫装置中脱硫净化后进入节水装置,通过喷淋降温装置降温,再经过除雾器净化后进入所述消白烟装置换热升温,最后通过烟囱排放。本实用新型的烟气脱硫系统具有脱硫效率高、设备少、占地省、投资少,操作简单等特点,同时避免了烟囱白烟拖尾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576180U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821775016.X
申请日:2018-10-31
Applicant: 宁波友联哈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化工大学苏州(相城)研究院
IPC: B01D5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锅炉烟气、催化裂化再生烟气脱硫节水消白烟系统,其包括依次设置的烟气换热单元、文丘里洗涤单元、脱硫单元、冷凝高效协同单元和烟囱,所述烟气换热单元包括第一烟气换热单元和第二烟气换热单元,所述第一烟气换热单元的入口与待处理烟气连接,其出口与文丘里洗涤单元的入口连接,所述文丘里洗涤单元的出口与脱硫单元的入口连接,所述脱硫单元的出口与冷凝高效协同单元的入口连接,所述冷凝高效协同单元的出口与第二烟气换热单元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二烟气换热单元的出口与烟囱连接。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锅炉烟气、催化裂化再生烟气脱硫节水消白烟的系统适用于工业烟气脱硫的消白烟,该系统还节约用水,减少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204746030U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20508738.9
申请日:2015-07-14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苏州(相城)研究院 , 苏州海基环能科技有限公司 , 苏州迈沃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42 , Y02C10/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海洋平台的撬装式吸收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其通过将高含二氧化碳高压气体(原料气)和脱碳液贫液(贫液)输入超重力吸收机,使贫液吸收原料气中的CO2而形成脱碳液富液(富液),实现原料气净化;富液经闪蒸减压后进入解析塔,并释放出CO2及再生形成贫液,CO2经气液分离器处理后进入后处理系统,再生的贫液被重新输入超重力吸收机循环利用,所述超重力吸收机等可集成设置而组成可拆卸的撬装成套系统。本实用新型的装置采用撬装化设计,体积小、重量轻,适合在海上平台等空间受限场合应用,并可低成本、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环保的实现天然气、油田伴生气等原料气中CO2的脱除,并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207307604U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721084044.2
申请日:2017-08-28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苏州(相城)研究院 , 天津联盛益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苏州迈沃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苏州环申力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阻力的挥发性有机物废气催化氧化反应装置,用于净化含有中高浓度的挥发性有机物的废气,其包括反应装置主体,所述反应装置主体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反应装置主体内腔相连通的气体入口和气体出口,所述气体入口与废气管道相连通,气体出口与排风管道相连通,所述反应装置主体的内腔中还水平设置有催化剂模块,所述气体入口与催化剂模块之间设置有气流分布板,其至少用于对自气体入口进入反应装置主体内的废气进行气体分布,使废气绕过气流分布板后再经反应装置主体的内部管道进入催化剂模块并进行反应。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避免了废气穿过较厚的催化剂层,降低了反应装置的总体压降,从而实现挥发性有机物的高效净化。
-
公开(公告)号:CN207287139U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721083486.5
申请日:2017-08-28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苏州(相城)研究院 , 天津准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苏州迈沃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苏州环申力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净化低浓度挥发性有机物的常温催化反应装置,其包括反应装置主体,所述反应装置主体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反应装置主体内腔相连通的气体入口和气体出口,所述气体入口与废气管道相连通,气体出口与外界空气相连通,所述反应装置主体的内腔中具有沿气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等离子体发生器和催化剂模块,所述催化剂模块水平设置,所述气体入口与等离子体发生器之间设置有气流分布板,其至少用于对自气体入口进入反应装置主体内的废气进行气体分布,使废气绕过气流分布板后再经反应装置主体的内部管道依次进入等离子体发生器和催化剂模块并进行反应。本实用新型降低了反应器的总体压降,同时实现了挥发性有机物的高效净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215614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90798.5
申请日:2024-10-08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B01D5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捕集二氧化碳的胺类少水吸收剂及其应用。所述胺类少水吸收剂以质量百分比计,包含20%~50%的吸收剂主剂,35%~70%的辅助溶剂和2%~20%的水,所述胺类少水吸收剂的溶剂效应因子δ的范围为0.28~0.32。本发明通过溶剂效应因子公式筛选并优化少水吸收剂的组成,得到具有易解吸、再生能耗低及粘度特性低的胺类少水吸收剂,推动了其在碳捕集技术中的广泛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