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866104A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210317049.0
申请日:2012-08-3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冰冻-解冻处理的耐候钢锈层保护能力的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1.获取多种待测的带有锈层的耐候钢样品;2.对所述耐候钢样品进行冰冻-解冻处理;3.分析冰冻-解冻处理对每种耐候钢样品锈层裂纹变化的影响;4.分析冰冻-解冻处理对每种耐候钢样品锈层交流阻抗拟合电阻值变化的影响;5.评价耐候钢样品锈层保护能力,其中锈层裂纹增量越少,且锈层交流阻抗拟合电阻值变化越小的耐候钢样品保护能力越强;否则,保护能力越弱。本方法考虑到外界破坏性条件,特别是北方寒冷地区锈层抵御霜冻环境的能力,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判定耐候钢锈层的致密程度,可以真实地反映耐候钢锈层的保护能力,使判定结果更加真实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4032459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111254001.5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烟台工业技术研究院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42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48 , C22C38/50 , C22C38/54 , C21D1/18 , C21D6/00 , C21D8/0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屈服强度690MPa级高强韧性低屈强比中厚钢板的制备方法,该钢板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数为:C:0.06~0.12%,Si:0.10~0.30%,Mn:1.0~1.5%,P:≤0.010%,S:≤0.005%,Cr:0.20~0.80%,Ni:0.50~1.20%,Cu:0.20~0.50%,Mo:0.20~0.80%,Nb:0.020~0.050%,V:0.050~0.100%,Ti:0.005~0.015%,B:0.0005~0.002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并满足碳当量CEV≤0.65%,焊接冷裂纹敏感性指数Pcm≤0.25%,耐候性指数I≥6.0%。本发明优点在于,大大提高了强度级别,具有良好的强韧性匹配,并兼具较低的屈强比,适于生产中厚钢板。
-
公开(公告)号:CN114000056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253774.1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烟台工业技术研究院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42 , C22C38/44 , C22C38/52 , C22C38/48 , C22C38/46 , C22C38/50 , C22C38/54 , C21D8/02 , C21D1/18 , C21D1/26 , B21B37/74 , B21B37/58 , B21B1/4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屈服强度960MPa级低屈强比海工用钢板及其制备方法,该钢板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数为:C:0.10~0.20%,Si:0.10~0.30%,Mn:1.00~1.50%,P:≤0.010%,S:≤0.005%,Cu:0~0.50%,Cr:0.20~0.60%,Ni:0.50~3.00%,Mo:0.20~0.80%,Co:0.20~1.00%,Nb:0~0.050%,V:0.020~0.100%,Ti:0.005~0.015%,B:0.0005~0.002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并满足碳当量CEV≤0.75%。基于上述成分,经熔炼、控轧控冷工艺和(α+γ)两相区退火+完全奥氏体化淬火+中低温回火处理工艺,制备出高强韧性低屈强比中厚钢板。本发明制备的钢板其屈服强度ReH≥960MPa,抗拉强度Rm≥1100MPa,屈强比YR≤0.95,断后伸长率A≥12%,‑40℃冲击韧性≥69J。与现有960MPa级中厚钢板相比,本发明优点在于,具有良好的强塑韧性匹配,并兼具较低的屈强比,适于中厚钢板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6555155A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610893100.0
申请日:2016-10-1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C23C8/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8/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速耐候钢表面锈层稳定化的预氧化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去除钢材表面氧化皮;步骤B:将所述钢材送入高温炉中进行预氧化处理,所述预氧化工艺条件为:温度350~1000℃、时间0.5~2h;步骤C:将预氧化完成的钢材冷却。通过本所述处理方法,耐候钢的氧化皮下可以快速形成稳定化锈层,克服了耐候钢结构初期外观不佳、锈液流挂的缺点,并且该方法成本较低,工艺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2925809B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210500212.7
申请日:2012-11-2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同时获得逆转奥氏体和纳米尺度析出物的低合金钢的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领域。合金钢成分为:C:0.06~0.20%,Mn:1.0~3.5%,Si:0.5~1.5%,Al:0.5~1.5%,Nb:0.02~0.10%,Cu:0.5~1.50%,Ni:0.5~1.50%,Mo:0.10~0.30%,余量为Fe。具体工艺为:通过冶炼、轧制获得合金板,将钢板加热至AC1以上50~100℃保温使合金元素进行重新分配,然后在加热至Ac1'-Ac3之间回火,获得残余奥氏体和纳米尺度析出物。本发明制得的钢板具有由铁素体、贝氏体/马氏体、二次贝氏体/马氏体及残余奥氏体组成的复相组织,残余奥氏体含量达20%以上,以及尺寸在5-30nm之间的纳米析出相,屈服强度达700MPa,抗拉强度达850MPa,均匀延伸率达20%,总延伸率达30%,强塑积达29000MPa%,-40℃0.75厚低温冲击韧性达70J。且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3225045A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310146575.X
申请日:2013-04-2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屈服强度690MPa级高塑性中厚板钢的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领域。合金钢成分为:C:0.10%,Mn:2.0~2.5%,Si:0.4~0.8%,Al:0.4~0.8%,Nb:0.06-0.10%,Cu:1.0%,Ni:0.5-1.0%,Mo:0.10~0.3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具体工艺为:通过冶炼、轧制获得合金板,将钢板加热至两相区保温一段时间后空冷,再加热、回火后空冷,获得大量残余奥氏体和纳米尺度析出物。制得的钢板的残余奥氏体含量达20%以上,屈服强度高于690MPa,均匀延伸率高于19%,总延伸率高于30%,强塑积高于26000MPa%。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2925809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500212.7
申请日:2012-11-2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同时获得逆转奥氏体和纳米尺度析出物的低合金钢的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领域。合金钢成分为:C:0.06~0.20%,Mn:1.0~3.5%,Si:0.5~1.5%,Al:0.5~1.5%,Nb:0.02~0.10%,Cu:0.5~1.50%,Ni:0.5~1.50%,Mo:0.10~0.30%,余量为Fe。具体工艺为:通过冶炼、轧制获得合金板,将钢板加热至AC1以上50~100℃保温使合金元素进行重新分配,然后在加热至Ac1'-Ac3之间回火,获得残余奥氏体和纳米尺度析出物。本发明制得的钢板具有由铁素体、贝氏体/马氏体、二次贝氏体/马氏体及残余奥氏体组成的复相组织,残余奥氏体含量达20%以上,以及尺寸在5-30nm之间的纳米析出相,屈服强度达700MPa,抗拉强度达850MPa,均匀延伸率达20%,总延伸率达30%,强塑积达29000MPa%,-40℃0.75厚低温冲击韧性达70J。且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2251178A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110168036.7
申请日:2011-06-2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在热扰动下保持恒定硬度的高强度低合金钢的制备方法,涉及制造高强度低合金钢的合金设计和机械热处理工艺,其合金的含碳量小于0.070%,采用铌、钛、钒、铜等能够产生明显的沉淀硬化现象的元素进行微合金化;在两阶段轧制后通过小水量喷淋使钢板以5~20℃/s的速率冷却至室温,最后将钢板在550~650℃回火15~30分钟,使得高强度低合金钢在使用过程中受到热扰动时铌、钛、钒、铜等元素引起的沉淀硬化与组织的软化在较长时间内相互抵消,从而使高强度低合金钢能够在热扰动下长时间保持恒定硬度;在高强度低合金钢使用前对其施加一定量的预应变,进一步提高了高强度低合金钢的在热扰动下保持恒定硬度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509861B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910080987.1
申请日:2009-03-3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耐候钢锈层保护能力大小的判定方法,属于钢铁材料在大气环境中的腐蚀。本方法提出采用失重与增重相结合的方法判定腐蚀产物中水分的得失情况,采用脱水测试和吸水测试,并通过脱水、吸水测试的循环交替进行,直到试样吸、脱水速率不再变化为止,由此判定腐蚀产物脱水和吸水的难易,从而判定耐候钢锈层保护能力大小。本方法克服了现有判定钢耐候性的检测手段都忽视了水分的重要作用的不足,不仅真实地反映耐候钢锈层的保护能力,使判定结果更加真实可靠,而且过程更加简单易行。
-
公开(公告)号:CN202517353U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220195830.0
申请日:2012-04-2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4B13/00 , B24B13/0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透射电镜薄膜样品制备的机械预减薄装置,适用于金属材料等的透射电镜薄膜样品的制备,该装置包括底座、上直线导轨,下直线导轨、上滑块、下滑块、滑块连接板、限位块、缓冲垫片、砂纸垫板和载物部分;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提供稳定的研磨力度、高的研磨面平行度等效果,从而提高机械预减薄研磨效率及可靠性。此外,装置还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可以从手动方式进一步改造为电动方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