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5482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34393.0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滞后补偿控制的虚拟同步双馈风机等效惯量提升方法,该方法可以根据与待调节的双馈风机对应的等效惯量伯德图选择待补偿的补偿频率,以及根据对双馈风机采集到的的定子电流、机端输出电流、端电压和输出频率确定双馈风机的有功功率,接着利用滞后补偿控制环节对补偿频率进行滞后补偿,得到虚拟惯量系数,并通过锁相环获取双馈风机的锁相频率,并根据锁相频率和输出频率计算得到阻尼功率,最后根据预设的功率参考值、虚拟惯量系数、有功功率和阻尼功率确定频率参考值,作为双馈风机的输入频率。本申请在双馈风机虚拟同步控制的过程中添加滞后补偿控制环节,以抬升等效惯量在高频段的幅值,增加双馈风机在响应初期时的等效惯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864800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010796711.X
申请日:2020-08-1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变换器并网装备的多尺度惯量控制方法及附加控制器,包括:根据扰动时的时间响应速度,将变换器并网装备的控制模块划分为直流电压控制尺度和交流电流控制尺度模块;将锁相坐标系下的端电压q轴分量分别通过不同频段的滤波器及信号转换模块,输出与所述不同时间尺度控制模块对应的控制信号;将低频段和高频段控制信号分别附加至直流电压控制尺度模块的有功支路和交流电流控制尺度模块的无功支路上,从而充分利用变换器并网装备有功/无功支路对系统不同时间尺度信号的不同响应程度,高效协调地为系统不同时间尺度提供惯量支撑。此外,本发明不会额外增加传感器的数量并改变稳态时变换器并网装备向电网注入的有功/无功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086202B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910414961.X
申请日:2019-05-1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并网变换器的系统频率动态优化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系统频率相关指标;对系统频率相关指标进行处理得到频率校正信号;将频率校正信号附加在并网变换器的无功支路中,维持并网变换器等效电流源输出电流旋转矢量与电压旋转矢量的夹角,抑制系统频率变化,优化系统频率的动态过程。系统包括系统频率校正信号产生模块,用于利用系统频率相关指标构成附加的频率校正信号;系统频率响应优化模块,用于利用附加的频率校正信号优化系统频率的动态过程。本发明通过在并网变换器的无功支路上附加频率矫正信号可以在不增加系统备用容量的情况下,改善系统在遭受大的负荷扰动或故障时的频率动态过程,频率动态调节能力好。
-
公开(公告)号:CN110266047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597050.5
申请日:2019-07-0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滤波器的风力发电装置稳定器及控制方法,包括:根据扰动时的时间响应速度,将风力发电机的控制模块划分为不同的时间尺度控制模块;将风力发电机的端口三相电压信号通过多频带自适应滤波器,输出与所述不同时间尺度控制模块对应的频段振荡信号的频率与频率微分;将所述不同的频段振荡信号的频率与频率微分转换为对应时间尺度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将所述控制信号注入到对应时间尺度控制模块,抑制频段振荡。本发明不仅对风力发电系统可能出现的宽频振荡、不同单一尺度振荡形式具有抑制效果,且可在系统频率动态过程中为系统提供惯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161371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396777.7
申请日:2019-05-1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负阻尼转矩的电力系统振荡源定位方法,包括:根据扰动后各机组对时间序列的角速度变化量和功角变化量采样,建立各机组的理论状态矩阵和各机组系统动力学方程;对各机组的理论状态矩阵进行局部多项式估计,获取获取状态值导数的估计和状态值的估计;根据状态值导数数的估计、状态值的估计以及各机组系统动力学方程,利用非线性最小二乘获取振荡阻尼转矩系数;判断各机组的振荡阻尼转矩系数是否小于零,若小于零则对应机组为引发低频振荡的振荡源机组。本发明通过振荡情况下的阻尼矩阵系数的辨识可准确快速地定位电网中的低频振荡源。
-
公开(公告)号:CN107196335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483501.3
申请日:2017-06-23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馈风机系统以及抑制电网电压快速波动的方法。通过检测双馈风机锁相环的信号,将所得到的检测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后分别得到转子侧与网侧变流器的电流环辅助控制信号,从而在电网电压快速波动的情况下,锁相环检测到电网电压的波动,分别通过转子侧变流器与网侧变流器反馈回路,反馈给转子侧变流器与网侧变流器的电流环控制回路,控制风力发电机内电势快速增大,使得双馈风机可以响应电网电压的快速波动,并为电网电压稳定提供支撑。该方法对于抑制电网电压的快速波动特别有效,这为大规模风力发电基地风力资源不确定性和波动性,以及电网电压受到扰动时导致的电网电压快速波动的情形提供了可实现的、有效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3762618B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310495067.2
申请日:2013-10-2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2J3/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致稳能力的发电系统及控制方法,发电系统包括能量模块、被控对象、有功控制器和惯性同步控制器;能量模块用于将获取的其他能源转换为电能或将电能转化为其他频率的电能;有功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至能量模块的第二输出端,有功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被控对象,有功控制器用于控制被控对象的有功功率的输出;惯性同步控制器的输入端用于连接并入的交流系统,惯性同步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被控对象,惯性同步控制器用于控制发电系统与并入的交流系统同步并使得发电系统具有致稳能力。本发明可以提高现有的受变流器控制的发电系统对电网的致稳性无需对系统的频率进行测量,无需构建新的控制回路就能达到预期目的,节约成本,并且不增加系统的复杂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934992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351331.4
申请日:2015-06-2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2J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锁相环误差的次同步振荡抑制装置及方法,包括三相逆变器、控制模块和信号检测模块;信号检测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接收同步机端口三相交流电压,第二输入端接收装置端口三相交流电压,第三输入端接收装置端口三相交流电流;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信号检测模块的第一输出端,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入端接收直流母线电压,控制模块的第三输入端连接至信号检测模块的第三输出端,控制模块的第四输入端连接至信号检测模块的第四输出端,控制模块的第五输入端连接至信号检测模块的第二输出端;控制模块根据信号检测模块获得的锁相误差信号通过无功电流的控制进而调节电气阻尼大小以实现抑制系统次同步振荡。
-
公开(公告)号:CN103280842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140238.X
申请日:2013-04-2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2J3/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 Y02E10/763 , Y02E40/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直流电压生成变换器内频的同步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通过检测变换器直流电压产生和调整交流内电势角频率实现与电网同步,舍弃了传统变换器控制中利用锁相环跟踪电网电压的同步方式。该方法可以避免锁相同步方式在弱电网下因锁相不准确所导致的波动甚至不稳定现象,具备锁相同步方式不具备的黑启动的能力,并可脱离电网独立运行,能更好的适应弱电网的情况,提高系统的稳定性。该方法可应用于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设备以及静止同步补偿器,高压直流输电等多种交直流变换的电力电子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10266047B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1910597050.5
申请日:2019-07-0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滤波器的风力发电装置稳定器及控制方法,包括:根据扰动时的时间响应速度,将风力发电机的控制模块划分为不同的时间尺度控制模块;将风力发电机的端口三相电压信号通过多频带自适应滤波器,输出与所述不同时间尺度控制模块对应的频段振荡信号的频率与频率微分;将所述不同的频段振荡信号的频率与频率微分转换为对应时间尺度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将所述控制信号注入到对应时间尺度控制模块,抑制频段振荡。本发明不仅对风力发电系统可能出现的宽频振荡、不同单一尺度振荡形式具有抑制效果,且可在系统频率动态过程中为系统提供惯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