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0906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026617.9
申请日:2025-01-08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1/366 , A61K8/49 , A61K8/11 , A61K9/51 , A61K9/00 , A61P17/18 , A61P17/16 , A61P17/00 , A61Q19/08 , A61Q19/02 , A61Q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鞣花酸纳米颗粒,无需添加大量辅料与复杂制备工艺,即能解决其溶解度、透皮吸收性能、皮肤深层递送性能极低的问题。将其用于制备具美白、祛斑、抗氧化、抗衰老、清除自由基、祛皱、防晒、增强皮肤的弹性、减少色素沉积、保湿、抗菌、抗病毒、治疗脱发、治疗白发、皮肤去油脂、治疗黑色素瘤、疤痕修复、创面愈合功能中的一种或多种功效的药品、化妆品、日化用品中,显示出向皮肤深层渗透药物的作用,最深可直达及靶向皮肤筋膜层。深层递送性能的提升与溶解度显著增强相关,也与纳米化性质相关,显示鞣花酸纳米颗粒在外用制剂,尤其是皮内深层药物递送的外用制剂的开发前景,这种深层递送不依赖于微针等装置,是完全无创递送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732888B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210507145.5
申请日:2022-05-11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9066 , A61P9/10 , A61K12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莪术提取物及其在制备防治冠心病药物制备中的应用。莪术提取物是由如下方法提取得到的:将生或醋莪术饮片用乙醇加热提取;将药渣用水提取;合并提取液,加入乙醇至含醇浓度为40~60%后静置,过滤后将滤液减压浓缩至含生药量0.5~1.0 g/mL。该莪术提取物能显著升高冠心病大鼠肝脏指数、脾脏指数,改善其肝细胞脂肪变性、心肌纤维化、坏死、炎性浸润程度;能显著降低冠心病大鼠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等指标,降低血液粘稠状态;能显著改善血脂异常,同时达到减轻血管胆固醇沉积和炎症、恢复内皮功能的治疗效果。脂质组学结果还表明,其可通过抑制鞘脂代谢、促进甘油酯代谢和脂肪酰代谢调控冠心病脂质代谢异常。
-
公开(公告)号:CN115211562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210944415.9
申请日:2022-08-07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 杭州云中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C: A23L33/10 , A23L33/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美容养颜的中药花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花胶组合物为包括花胶、赤小豆、薏苡仁、百合、人参、枸杞或黑枸杞、山楂、大枣的组方。本发明提供的花胶组合物能够增强单用花胶的自由基清除能力与对HaCaT细胞促进增殖的能力,同时对H2O2损伤的HaCaT细胞具有较强的保护作用,人参和薏苡仁的组方能够对总方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将花胶组合物灌胃于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小鼠模型皮肤,小鼠血清与皮肤中的SOD活力,皮肤中的Hyp含量均显著增加(P<0.01),表征清除自由基活性与胶原蛋白含量的显著增强;同时小鼠血清与皮肤中的丙二醛含量显著下降,表明脂过氧化的显著改善。以上研究结果披露了本发明提供的花胶组合物显著的美容功效。
-
公开(公告)号:CN113230158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110577891.7
申请日:2021-05-26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栀子非药用部位栀子花的资源再利用,提供一种能提高抗氧化活性的栀子花复合提取物,其采用栀子花精油和栀子花黄酮提取物按照质量比1:18~30复配所得,优选1:24,其中栀子花精油是从粉碎的干栀子花中提取所得,栀子花黄酮提取物是从上述提取完精油的栀子花残渣中提取所得;优化方案为提取方法为栀子花精油选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栀子花黄酮提取物选超声法;该复合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相较于栀子花精油、栀子花黄酮提取物协同增效,相较于市售精油抗氧化活性相当,但由于复合物中精油含量仅3.2~5.2%,相较于纯精油其成本显著降低。本发明还提供上述栀子花复合提取物在抗氧化化妆品、日用品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211562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944415.9
申请日:2022-08-07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 杭州云中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C: A23L33/10 , A23L33/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美容养颜的中药花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花胶组合物为包括花胶、赤小豆、薏苡仁、百合、人参、枸杞或黑枸杞、山楂、大枣的组方。本发明提供的花胶组合物能够增强单用花胶的自由基清除能力与对HaCaT细胞促进增殖的能力,同时对H2O2损伤的HaCaT细胞具有较强的保护作用,人参和薏苡仁的组方能够对总方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将花胶组合物灌胃于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小鼠模型皮肤,小鼠血清与皮肤中的SOD活力,皮肤中的Hyp含量均显著增加(P<0.01),表征清除自由基活性与胶原蛋白含量的显著增强;同时小鼠血清与皮肤中的丙二醛含量显著下降,表明脂过氧化的显著改善。以上研究结果披露了本发明提供的花胶组合物显著的美容功效。
-
公开(公告)号:CN115144352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110779229.X
申请日:2021-07-09
Applicant: 江苏苏南药业实业有限公司 ,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图像识别的融合运算模型的板蓝根鉴别方法,将采集到的板蓝根紫外、荧光光谱与图像运用变换器模型进行融合运算,从而得到板蓝根等级、产地真伪等鉴别结果。该方法能够简化模型结构,提高训练速度和鉴别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514160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010428961.8
申请日:2020-05-20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1/715 , A61K36/79 , A61K36/57 , A61P1/00 , A61P29/00 , A23L33/125 , A23L33/105 , C08B3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五味子总多糖在制备治疗炎症性肠病的药物或保健品中的新用途,具体如在制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克罗恩病(CD)及急慢性肠道疾病的药物或保健品中的新用途。实验表明五味子总多糖能显著改善结肠的炎性损伤,降低脾脏指数,升高胸腺指数,并有效降低结肠中MPO、NO、MDA、ROS的含量(活性),同时升高GSH和SOD的含量。同时,五味子多糖调节了结肠炎小鼠肠道微生物组成和多样性,显著提高了厚壁菌门、糖菌门、Enterorhabdus等的相对丰度,降低了Firmicutes、Turicibacter、Akkermansia等肠道菌的相对丰度,并且显著升高了结肠中丙酸、丁酸和异丁酸含量,提示五味子总多糖可用于制备治疗或改善炎症性肠病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2505240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132029.7
申请日:2020-10-21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专利涉及医药及食品检测领域,针对目前国家标准GB 18187‑2000酿造食醋及GB 18186‑2000酿造酱油中规定的NaCl含量测定方法滴定终点不明显,导致无法准确测定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食品中氯化物的含量测定方法。该方法将定量食品水浴蒸干后进行炭化处理,待样品炭化至无烟后,以蒸馏水充分溶解,过滤,定容即得供试品溶液。随后以莫尔法对供试品溶液进行氯化钠含量测定,计算样品中氯化钠含量。该方法有效避免了食醋及酱油中由于非酶褐变产生的有色物质影响,且有效避免了食醋中的有机酸带来的酸效应。且此方法相比于国标方法及目前文献中建议的样品前处理方法更加方便可靠、测定结果稳定且准确,适用范围广,不受食品生产工艺等的限制,应用前景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05030864B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510379997.0
申请日:2015-07-01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236 , A61K47/44 , A61P29/00 , A61K31/192
Abstract: 现有技术中中药挥发油丁香油对布洛芬无透皮促渗效果,吴茱萸油、防风油有透皮促渗效果但本身不具显著镇痛抗炎活性,故目前外用制剂仍用氮酮类作为布洛芬的透皮促渗剂。由此,本发明提供经皮给药具有镇痛抗炎效果的药物组合物,其由川芎油1~80份、布洛芬1~10份(重量)制成。同时本发明提供含有上述药物组合物的外用制剂,优选为凝胶剂、乳膏剂,最优选为凝胶剂。最后提供上述凝胶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经实验研究首次发现川芎油对布洛芬具有显著的透皮吸收促进作用;并且基于川芎油自身的镇痛抗炎活性和透皮吸收效果,能够与布洛芬发挥镇痛抗炎的协同作用,这是常用促渗剂所不具备的;同时川芎油作为透皮吸收促进剂的安全性明显优于常用促渗剂氮酮。
-
公开(公告)号:CN105300848B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510818671.3
申请日:2015-11-23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G01N13/04
Abstract: 离体动物皮肤被广泛应用于外用制剂的体外透皮实验,但动物皮肤因种属、个体、部位、年龄、性别等因素导致差异,实验可控性和重现性不佳,且存在一定伦理学问题;而市售人工皮肤膜与真实皮肤的拟合度较低,导致实验结果可信度不高;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脂质体人工皮肤膜,其基于脂质体技术模拟皮肤角质层的组成和结构;制备方法包括脂质体制备、多孔膜与嵌套底部密封、脂质体与多孔膜结合、冻融循环等步骤。实验证实用本发明提供的脂质体人工皮肤膜透过不同极性药物成分,其透过行为与真实皮肤类似,且模拟程度优于市售人工皮肤膜,表明其能替代真实皮肤用于体外透皮吸收实验,为外用制剂、化妆品的研发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