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43392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424565.0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9/50 , F16F9/20 , F16F223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位移相关的变力变阻尼参数黏滞阻尼器,属于结构减震技术领域,该阻尼器的缸筒和通液管内部充满黏滞阻尼介质,两导杆的一端分别与两侧的连接耳环固定,另一端伸入通液管内,通液管的中部设置有阀门,导杆可以随活塞杆在外部震(振)动下运动,当活塞杆向一侧运动位移较小时,导杆不足以推动关闭的阀门,黏滞阻尼介质仅通过在阻尼孔中高速射流消耗外界输入能量;当活塞杆向一侧运动的位移过大时,导杆推动阀门,使原本关闭的通液管打开,增加了黏滞阻尼介质射流孔道的面积,改变阻尼器的阻尼参数,迅速调节活塞左右两侧缸筒内黏滞阻尼介质的压强差,充分发挥黏滞阻尼器的耗能能力,保证阻尼器和建筑物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8397507A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810440132.4
申请日:2018-05-07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9/512 , E01D19/00 , E04B1/98 , E04H9/02 , E04H2009/026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间隙自调节式的黏滞阻尼器,属于结构减震技术领域,该阻尼器包括连接耳板、主缸、副缸、活塞、导杆和压力块阀等,其中主缸内充满黏滞阻尼液体;外部震(振)动使活塞随导杆产生往复运动,活塞左右两侧主缸内产生压强差,黏滞阻尼液体在阻尼孔及压力块阀和凹槽之间的间隙中高速射流,消耗外界输入能量;外界输入能量过大时,间隙中的黏滞阻尼液体的对压力块阀的压力增大,进而压缩弹簧,使射流通道的截面积随之增大,可迅速调节活塞左右两侧主缸内液体的压强差。本发明构造简单,结合孔隙式与间隙式自动调节黏滞阻尼器的阻尼参数,使阻尼器在大震(振)下能发挥相应的耗能能力,减小了主缸的压强差,防止阻尼器发生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08386050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396206.9
申请日:2018-04-27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H9/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强可控式黏滞阻尼器,属于结构减震技术领域,阻尼介质通过活塞上设置的阻尼孔喷射流动产生的阻尼力,可快速降低振动幅度,消耗输入振动能量,通液管为圆形方管,通液管两端的下部分别焊接在左主缸与右主缸上,使左主缸与右主缸连通,将调节阀值输入控制器内,当控制器输出的压力值大于电磁阀所设置的调节阀值时,通过控制器控制电磁阀的打开,通液管处于连通状态,通过实时监控与控制,保证左主缸与右主缸中的压强不会过大,而威胁阻尼器的安全。本发明结构简单,可进行压强调节,各零部件和配件均可在工厂预制加工,可保证其滞回曲线稳定,减震的防护效果更好,安全系数更高,结构耐久性高,可长期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281420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1811421192.8
申请日:2018-11-2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半波弯曲型屈曲约束阻尼器,属于结构减震技术领域。主体包括约束单元、双半波耗能单元以及连接单元。通过选择不同高度的限位钢块调整上、下约束钢板的距离,以适用于不同半波钢板半径的情况,半波钢板的半径越大,其变形能力就越强。受力过程中双半波耗能单元受到螺栓、上、下约束钢板与间隔保持材的束制,并发展二阶屈服。本发明在强震以及强余震下传力可靠,低周疲劳性能好,在地震作用下可发生较大的变形,从而耗散更大的能量,并且强震后拆卸方便,便于实现主体结构的快速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11139946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2010016087.7
申请日:2020-01-07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嵌金属骨架聚氨酯复合型阻尼器,属于结构抗震与减震技术领域。当结构物在外界震动作用下发生快速振动时,黏弹性阻尼器在工作时阻尼材料受力情况单一,并且可能突然发生剪切破坏,威胁阻尼器的安全。本发明在聚氨酯中加入泡沫金属作为金属骨架,设计出一种复合型阻尼器,可发挥聚氨酯的黏弹性与金属骨架的支撑作用。外部荷载作用到阻尼器上时,内嵌金属骨架聚氨酯剪切块受剪切作用变形耗能,当剪切作用使阻尼器相对位移超过阻尼器位移预设值时,压缩室内的压缩内嵌金属骨架聚氨酯开始受轴向反复压卸载变形耗能。本发明结构简单,无需外部能量或复杂的构造,故其安全性和耐久性都很好,且其减震防护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0629662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0985999.2
申请日:2019-10-1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E01D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防坠落约束阻尼器,属于结构减震技术领域。主体包括固定单元以及类注射器耗能单元。当阻尼器受到可承受范围内的地震作用发生伸长形变时,迫使活塞运动,此时油腔内液体被抽入活塞腔,起到耗能作用;当阻尼器受到可承受范围内的地震作用发生压缩形变时,迫使活塞运动,此时活塞腔内粘性液体受到挤压进入油腔,起到耗能作用。当阻尼器受到过大的地震作用时,活塞与活塞腔壁发生碰撞,此时结构锁死,达到防止桥梁坠落的作用。本发明在小位移情况下起到有效的耗能作用,在大位移情况下结构锁死起到防坠落的作用,并且强震后拆卸方便,便于实现主体结构的快速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09281420A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11421192.8
申请日:2018-11-2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H9/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半波弯曲型屈曲约束阻尼器,属于结构减震技术领域。主体包括约束单元、双半波耗能单元以及连接单元。通过选择不同高度的限位钢块调整上、下约束钢板的距离,以适用于不同半波钢板半径的情况,半波钢板的半径越大,其变形能力就越强。受力过程中双半波耗能单元受到螺栓、上、下约束钢板与间隔保持材的束制,并发展二阶屈服。本发明在强震以及强余震下传力可靠,低周疲劳性能好,在地震作用下可发生较大的变形,从而耗散更大的能量,并且强震后拆卸方便,便于实现主体结构的快速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213449710U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1922193411.8
申请日:2019-12-10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爆腔黏滞阻尼器,属于结构抗震与减震技术领域。在发生地震作用的时候,结构会发生快速的振动,黏滞阻尼器主缸内的下活塞发生左右往复运动,挤压阻尼介质通过阻尼孔,但由于阻尼孔的截面面积小,阻尼介质难以快速跟随通过阻尼孔,导致左主缸和右主缸压力剧增,可能发生爆腔。本发明在黏滞阻尼器中设置通液管,将左右主缸连通起来,通液管内设置防爆腔分流装置。在压强允许范围内,阻尼器正常工作;当压强超过限值时,阻尼介质通过限流管挤压上活塞,控制通液管连通面积,使其在阻尼器工作过程中自动卸压,防止爆缸。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机械的原理进行压强调节,其安全性和耐久性都很好,且其减震防护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211622089U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921747915.3
申请日:2019-10-1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转放大式黏滞阻尼墙,属于结构减震技术领域。旋转放大式黏滞阻尼墙包括行动机构,封闭箱体,旋转轴,大齿轮,小齿轮,方形活塞,方形活塞侧钢板,滑动导轨,阻尼介质,密封件,聚四氟乙烯等。行动机构与封闭箱体因受到上下相连的结构构件约束,受迫发生相对错动的运动,行动机构发生运动时,行动机构外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故带动旋转轴转动,从而在封闭箱体中的大齿轮跟随转动,大齿轮与方形活塞中的方形活塞内板齿轮相啮合,封闭箱体内的阻尼介质受迫通过阻尼孔,从而产生阻尼耗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快速减小结构的振动响应,因其形状为墙式,且厚度可与建筑物隔墙相同,在结构设置时可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909074U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821978685.7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F16F15/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属橡胶复合减震器,属于结构减震技术领域,上下连接钢板之间用弹簧连接,同时弹簧起到支撑的作用,接触盘与连接轴焊接,接触盘金属橡胶分为上金属橡胶和下金属橡胶,金属橡胶为主要减震构件,消耗地震产生的部分能量,金属橡胶外套有衬套,防止金属橡胶向外膨胀失稳,在衬套上顶板开口内侧放置聚四氟乙烯,放置衬套与连接轴摩擦受损,接触盘外侧设置环形缓冲垫和聚四氟乙烯,防止部件碰撞和摩擦受损。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各零件和配件均可在工厂预制,经济合理,减震的防护效果较好,安全系数较高,结构耐久性好,可长期使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