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38589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756446.X
申请日:2019-08-15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高导热纳米碳纤维制备方法,属于导热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解决传统纳米碳纤维存在的导热性较差、密度大、比导热率低、热膨胀系数高、热力学性能差,易腐蚀、耐高温性差等问题,本发明首先采用有机物催化热解法,以苯为碳源,以二茂铁为催化剂前躯体,以氢气为载气,含硫有机化合物噻吩为生长促进剂,在1150℃~1180℃下催化生长纳米碳纤维,然后利用H2O2溶液、HNO3溶液对其表面氧化改性,接着将适量AlCl3粉末加入纳米碳纤维与乙醇的混合液中并加热,生成Al2O3对氧化改性后的气相生长纳米碳纤维进行修饰,最后选用热重分析法测定分析其热导率,确定AlCl3粉末的最佳掺量。本发明制备的高导热纳米碳纤维导热性能进一步提高,能更好满足对导热材料日益增长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299516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0991624.2
申请日:2018-08-2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火灾工况下沥青路面传热传质性能的研究方法,属于沥青路面安全技术领域,解决目前只能从宏观层次研究火灾工况下沥青路面的燃烧性能、没有从微观层次研究沥青路面传热传质性能、难以更深入揭示沥青路面燃烧性能的问题。本发明首先建立隧道和沥青路面几何模型,导入COMSOL软件,设置控制性方程组,定义沥青路面为多孔介质层;确定计算区域,进行网格划分,定义材料属性和边界条件;计算沥青路面温度场与压力场分布、多组分挥发物密度与速度场分布、各挥发物成份质量分数分布;最后,经可视化处理,绘出所需计算各参数变化图,改变工况参数,分析沥青路面结构传热传质性能,揭示沥青路面燃烧性能,对提高沥青路面火灾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060878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972269.4
申请日:2018-08-2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25/22 , G01N23/2251 , G01N3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5/22 , G01N23/2251 , G01N31/12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多种升温速率的沥青四组分燃烧动力学评价的新方法,属于沥青材料技术领域,解决目前基于单一升温速率难以模拟实际火灾时升温速率可变性、计算燃烧动力学参数可靠性差、难以客观评价沥青各组分热稳定性、不能深入评价沥青燃烧动力学特性的问题。本发明首先从沥青中分离四个组分,并分别进行工业和元素分析;在空气中对进行热重分析,以三种升温速率从室温升至800℃,获得TG‑DTG曲线;划分不同燃烧阶段,采用微分法和积分法分别计算不同燃烧阶段动力学参数,并进行互相校核;最后,观察燃烧残留物表面微观形貌,测试元素组成及其含量,比较沥青各组分不同燃烧阶段动力学参数,评价沥青四组分热稳定性,从组分层次揭示沥青燃烧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855169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957164.1
申请日:2018-08-1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B01J27/2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作填料的多孔碳化硅/改性TiO2复合光催化剂制备方法,属于光催化剂技术领域,解决目前纳米TiO2响应光谱范围窄、易团聚、易流失、光催化效果差、难再生的问题。本发明首先将石墨烯加入到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中,超声分散处理制得石墨烯溶液A;再将TiO2加入无水乙醇中,超声分散后加入到石墨烯溶液A中,调节溶液pH值,制得溶液B;把多孔碳化硅粉末加入到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中,超声分散处理后加入到溶液B中,经搅拌形成凝胶;将凝胶转移到反应釜中,在200℃下反应12小时,干燥后经研磨制得粉末状多孔碳化硅/改性TiO2复合光催化剂。本发明制备方法提高了TiO2光催化效率,提升催化降解效果,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170083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589065.9
申请日:2015-09-1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于利用活性炭多孔吸附性能负载纳米二氧化钛(TiO2)提高沥青路面对汽车尾气降解效果的方法,属于汽车尾气治理技术领域,解决目前沥青路面负载的TiO2光催化效率低、降解效果差的问题。先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溶胶,并使活性炭与TiO2溶胶充分混合后,在真空负压下通过浸渍法负载纳米TiO2,煅烧制得活性炭-TiO2复合光催化剂;采用扫描电镜,比表面氮吸附仪器表征该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吸附效果,并结合其对汽车尾气降解实验结果确定TiO2最佳负载量;然后把负载TiO2的活性炭颗粒作为细集料以不同掺量添加到沥青混合料中成型沥青混合料试件,测试试件对汽车尾气降解效能和各项路用性能,确定该复合光催化剂的最佳掺量,提高沥青路面降解汽车尾气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499511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10483009.8
申请日:2013-10-1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5/04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多阶段热分析动力学模型的沥青燃烧过程预测新方法,属于防灾减灾工程技术领域,解决沥青材料燃烧过程预测模型不准确、缺乏科学理论依据的问题。先采用热重分析仪对沥青试样进行试验,获取TG-DTG曲线,以高斯峰值分离法确定沥青燃烧各阶段所对应的温度区间;再对各阶段分别进行燃烧机理函数优化识别,确定各燃烧阶段的反应机理函数和转化率函数,求得各阶段反应动力学参数,依次分别建立各阶段沥青燃烧模型;最后,把各反应阶段看作连续反应过程,根据各组分之间转化率和质量百分比之间的依次转化关系,推导整个燃烧过程反应动力学方程,用于预测沥青燃烧反应整个过程。本发明为揭示沥青燃烧机理和阻燃技术研究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3498398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10483142.3
申请日:2013-10-1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E01C7/18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隧道火灾后沥青路面剩余使用性能快速评估及制定修复方案的新方法,属于火灾后结构物性能评估技术领域,解决目前火灾后沥青路面剩余使用性能评估速度慢、准确性差、修复方案制定缺乏依据的问题。先建立隧道火灾数值分析模型,了解不同火灾工况下路表温度场分布;再以路表最高温度作为温度荷载,分析沥青路面结构不同深度处、不同范围温度场分布,绘制路面结构内温度场分布图;根据现行规范中沥青混合料废弃温度的规定,按照沥青路面结构温度超过其废弃温度时作废弃处理的原则,确定沥青路面结构应废弃深度,制定合理的路面结构修复方案。本发明能快速、准确评估火灾后沥青路面剩余使用寿命,制定合理修复方案,尽快恢复隧道路面交通。
-
公开(公告)号:CN103469715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441299.X
申请日:2013-09-2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隧道沥青路面结构阻燃方案设计的新方法,属于沥青路面火灾安全技术领域,解决目前隧道火灾过程沥青路面结构阻燃性能差的问题。先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建立隧道火灾模型,重现火灾过程路表面温度场分布及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再分析隧道火灾产生的热量通过辐射、对流、传导对路面结构内部温度场影响,了解火灾过程路面结构不同深度处可能达到的最高温度、燃烧范围,绘制不同路表温度条件下路面结构内沿深度方向温度场分布图;最后,根据温度场分布图和现行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规定沥青闪点不低于在230℃要求而设计出不同沥青路面阻燃方案,并优选与温度相匹配的沥青阻燃剂供沥青路面使用。本发明能提高沥青路面阻燃效果,改善路面火灾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18563278U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22120680.3
申请日:2022-08-1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桥梁施工领域,具体地说,公开了一种道路桥梁施工用防护装置,其包括至少1个防护栏,防护栏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挡板,挡板上远离底座的末端部向外扩张形成安装部,安装部中设有开口朝向远离底座端的U型槽,U型槽中设有水管,水管上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雾化喷头,两相邻的防护栏上水管之间设有用于连接所述两相邻防护栏上水管的连接件。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护栏上雾化喷头的设置,能够实现对于施工场地的降尘,避免了灰尘对道路及桥梁的环境造成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218540389U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22120679.0
申请日:2022-08-1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桥面道路行车环境安全防护装置,其包括两安装柱,两安装柱之间设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上下端均设有垂直于安装板设置的凸板,两凸板上远离安装板的端面处均设有若干个沿凸板长度方向设置的凹槽,两凸板之间设有若干个安装杆,安装杆的两端别伸入凹槽中,凸板上的凹槽中设有用于将安装杆端部固定于凹槽中的固定件,安装杆设有可转动的防撞桶,安装杆的底端部沿其周向向外扩张形成用于承载防撞桶的承载部。本实用新型能够较佳的对汽车的撞击进行缓冲,从而避免汽车掉落桥面,同时还可在维护时对破损的防撞桶较为方便的进行更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