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视网膜显示的超表面微纳近眼显示器

    公开(公告)号:CN114252991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210019355.X

    申请日:2022-01-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视网膜显示的超表面微纳近眼显示器。包括透明微显示像源、超表面微纳聚焦透镜组和超表面微纳补偿透镜组。超表面微纳聚焦透镜组包含超表面微纳聚焦基底层、超表面微纳聚焦透镜层和超表面微纳聚焦保护层。超表面微纳补偿透镜组包含超表面微纳补偿基底层、超表面微纳补偿透镜层和超表面微纳补偿保护层。利用超表面结构形成的微纳透镜阵列与透明微显示像源结合,代替原有视网膜显示技术中的激光光源和笨重的光学透镜,实现超薄超清无辐辏聚焦矛盾的近眼显示。

    一种基于新型纳米结构的光阴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31507B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711326197.8

    申请日:2017-12-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纳米结构光阴极,所述新型纳米结构光阴极包括图案化的催化层、形成在该催化层上的图案化的垂直碳纳米管以及形成在该垂直碳纳米管上的修饰具有等离激元效应的金属纳米颗粒。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新型纳米结构光阴极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通过将阴极电子发射材料图案化处理,能够有效地避免阴极表面的静电屏蔽效应,充分地利用边缘效应,从而压缩阴极表面势垒,降低电子发射所需光能量的阈值;将碳纳米管和金属纳米颗粒相结合既利用了碳纳米管的优良的电学性能和环境稳定性,同时也利用了金属纳米颗粒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效应,能够实现光波局域电场的增强和光子吸收增强。

    一种热电子发电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81444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2010028728.0

    申请日:2020-01-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电子发电装置,包括热源、控制电路、磁偏转模块和真空管,真空管内包括阴极、栅极、收集极和阳极。本发明的利用热源加热可以发射热电子的阴极,利用栅极和阳极组成的电子透镜将热电子从阴极表面加速抽出,利用磁场对运动电子的偏转作用将经过加速的热电子流转向收集极,收集极作为电源输出的负极,阴极作为电源输出的正极。本发明的热电子发电装置直接将热能转化为电能,采用电子透镜消除了阴极发射表面空间电荷对热电子发射的抑制作用,提高了阴极发射电流,采用磁偏转收集电子携带的电荷,防止电子通过阳极回流产生的损耗,有效地提高热电转化效率。

    一种可见光波段反射式超表面器件及反射光波长调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45246B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710127452.X

    申请日:2017-03-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见光波段反射式超表面器件及反射光波长调制方法,该器件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天线单元周期排布的金属超表面层、电光材料构成的调制层、金属反射层和基底层;所述天线单元的周期小于入射光波长,厚度大于金属的趋肤深度,小于等于100nm;所述调制层的厚度小于入射光波长;所述金属反射层厚度大于金属的趋肤深度,小于入射光波长;外接电压源可以调制反射光的颜色,能够实现可见光波段反射光颜色的电压调制。本发明具有响应带宽窄、极化转移效率高、颜色可调节范围大等优点;对超分辨率显示和全息成像领域具有启示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基于氮化钛的新型纳米结构光阴极

    公开(公告)号:CN107275168B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710420841.1

    申请日:2017-06-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氮化钛材料的新型纳米结构光阴极;所述氮化钛光阴极包括衬底、氮化钛纳米结构层;还涉及了该型氮化钛光阴极的制备方法,及其电场辅助型光阴极测试装置,所述电场辅助型光阴极包括绝缘垫片、金属薄板阳极、上/下电极导线、外加偏压电源。本设计中核心的氮化钛纳米结构具有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效应,会带来光子吸收增强和局域电场增强,且材料功函数仅约为3.7eV和导电性优良,有助于光致电子的发射;通过设计氮化钛结构的组成纳米图形和结构参数,可获得与入射激励光波相匹配的等离激元共振,实现可光调控的电子发射。因所述氮化钛材料还具有稳定的物化性质,从而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作为稳定、高效率的光阴极。

    一种模拟人眼结构的显示器件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65755B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610372652.7

    申请日:2016-05-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眼结构的显示器件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利用光学系统和软件处理系统实现仿视网膜成像以及光安全测量。光学系统包括一组或两组光学成像装置、光辐射测量装置以及动态测试装置。软件处理系统包括人眼平滑追踪、主观匹配试验以及普尔金偏移等人眼视觉模型。光学系统一部分通过仿真人眼结构的光学成像装置以及模拟人眼视觉模型的软件系统,最终可以生成人眼视网膜中的图像。该光学系统光辐射测量部分通过光电传感器阵列分析待测光的光谱分布,根据视网膜危害加权函数曲线,能够准确评价视网膜危害。本发明提出模拟人眼结构的测量方法,该方法可对显示器件的色彩、亮度、运动模糊等特性进行全方位、实时评价。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透射式滤波器

    公开(公告)号:CN104793277B

    公开(公告)日:2017-10-31

    申请号:CN201510214207.3

    申请日:2015-04-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透射式滤波器,属于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滤波技术领域。本发明滤波器包括由电介质材料构成的厚度在300~3000nm范围内的调制层,以及分别设置于调制层上、下表面的透明的上基底和下基底,上基底与调制层之间以及下基底与调制层之间分别设置有结构相同的上金属光栅、下金属光栅;上、下金属光栅的周期为500~2000nm,厚度为20~40nm,且调制层上下两侧的结构关于调制层呈镜像对称分布。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透射式滤波器的透射波长选择方法及一种显示装置。本发明能有效实现特定波长光波的选择透过,且透过率高于50%,透射波长可调谐,能量可传播至远场,适合于在高分辨率显示方面的实际应用。

    一种基于氮化钛的新型纳米结构光阴极

    公开(公告)号:CN107275168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420841.1

    申请日:2017-06-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氮化钛材料的新型纳米结构光阴极;所述氮化钛光阴极包括衬底、氮化钛纳米结构层;还涉及了该型氮化钛光阴极的制备方法,及其电场辅助型光阴极测试装置,所述电场辅助型光阴极包括绝缘垫片、金属薄板阳极、上/下电极导线、外加偏压电源。本设计中核心的氮化钛纳米结构具有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效应,会带来光子吸收增强和局域电场增强,且材料功函数仅约为3.7eV和导电性优良,有助于光致电子的发射;通过设计氮化钛结构的组成纳米图形和结构参数,可获得与入射激励光波相匹配的等离激元共振,实现可光调控的电子发射。因所述氮化钛材料还具有稳定的物化性质,从而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作为稳定、高效率的光阴极。

    一种谐振式液体振镜及其驱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24827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866543.0

    申请日:2016-09-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26/0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谐振式液体振镜及其驱动方法,谐振式液体振镜由下透明基板(1)和上透明基板(2)及侧壁(3)构成中空腔体里封闭有不相溶的导电性或极性液体(4)和不导电的非极性液体或气体(5);在下透明基板上设有透明平行对电极即左电极(6A)和右电极(6B),在对电极对上依次制作有绝缘介质层(7)、疏水层(8)、绝缘性圆环(9),导电性或极性液体位于疏水层上,将导电性或极性液体钉扎于中空腔体的中心,导电性或极性液体构成的液滴在下方左电极和右电极上投影分布的面积相同;带有偏压的相位相差为180度的交流电压分别施加在平行对电极上,交流电压的频率的两倍与液滴的固有振动频率一致,使两者发生谐振,液滴达到可重复的最大的振动状态。

    一种全息波导显示装置
    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549150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610125919.2

    申请日:2016-03-0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1226 G02B5/32 G02B27/0103 G02B2027/0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息波导显示装置,属于可穿戴显示技术领域。本发明全息波导显示装置包括微显示器、准直镜、光阑、波导、入耦合衍射光学元件、出耦合衍射光学元件;所述入耦合衍射光学元件包括反射型体全息光栅和亚波长一维金属纳米光栅;所述反射型体全息光栅的一侧密接于所述波导,亚波长一维金属纳米光栅设置于反射型体全息光栅的另一侧表面;所述亚波长一维金属纳米光栅可使得穿过反射型体全息光栅的光子耦合成表面等离子体模式,从而使光子再次进入反射型体全息光栅发生衍射并进入波导。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可在保证TE光的高衍射效率的前提下,提高TM光的衍射效率,继而提高全息波导显示装置的总光能利用率,同时有效抑制传输中的杂散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