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340066A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710545272.3
申请日:2017-07-06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G01J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J11/00
Abstract: 一种基于荧光光谱的超高激光光强远程测量方法,该方法建立在测量337nm和391nm两条氮气荧光谱线强度之比的基础上,从氮气分子荧光辐射机制入手,理论推导337nm和391nm两条氮气荧光谱线强度比与飞秒激光峰值功率的关系,发现对应337nm和391nm的谱线强度比与飞秒激光脉冲的光斑半径和脉冲宽度没有关系,仅取决于激光脉冲峰值功率I0,最后经最小二乘法曲线拟合得到一个经验公式,通过该公式我们只要测量出337nm和391nm两条谱线的相对强度之比,将其代入经验公式,即可求得飞秒激光的峰值功率,该方法对许多强场激光物理实验中激光峰值功率的远程测量、远程大气传输以及气体检测等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4122251B
公开(公告)日:2017-08-22
申请号:CN201410347286.0
申请日:2014-07-21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G01N21/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血液中冰毒的检测方法,通过将待检测血液样本、健康人血液样本及冰毒样本置于光学功能元件上,分别测量所述待检测血液样本、健康人血液样本及冰毒样本的拉曼光谱,再根据所述待检测血液样本、健康人血液样本及冰毒样本的拉曼光谱,判断所述待检测血液样本是否含有冰毒,由于该光学功能元件能够产生较好的场增强效应,因此,可以测量得到清晰的拉曼散射,当冰毒水溶液在该光学功能元件上时拉曼散射信号能够产生了明显的增强效应,即使血液中含有微量的冰毒依然可以测量得到比较清晰的拉曼散射,从而有效提高拉曼检测灵敏度,降低检测限,并增强样品的拉曼散射。
-
公开(公告)号:CN106970029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137657.6
申请日:2017-03-09
Applicant: 南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21 , G01N21/55 , G01N2021/55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血液中毒品检测系统,光源模块发出的激光光束经偏振控制单元后变换为TE偏振光和TM偏振光的转换,所述TE偏振光及所述TM偏振光入射到所述三棱镜上,并在所述三棱镜的斜面与血清样本的接触界面处发生全反射,形成第一反射光及第二反射光,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一反射光的位置和所述第二反射光的位置之间的差值得到所述TE偏振光和TM偏振光的相对GH位移值,以确定血清中是否含有毒品及毒品的种类,从而实现血清样本中毒品的检测,上述血液中毒品检测系统结构简单,易于操作,灵敏度高且检测过程不与样本直接接触,对样本的损害很小。
-
公开(公告)号:CN103862061B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410095324.8
申请日:2014-03-14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一种紫外光催化的绿色合成金纳米粒子的方法。属于贵金属纳米粒子合成技术领域。解决制备金纳米粒子的传统方法中存在的成本高、污染大、毒性强、条件较为苛刻等问题。本发明是将紫杉树提取液加入到氯金酸溶液(1 mM)中,用500 W紫外灯照射即可得到金纳米粒子。本发明具有绿色、快速、操作简便、制得的金纳米粒子粒径较为均一的优点。本发明使用的原材料是紫杉树木屑,可从红豆杉工艺品加工厂、紫杉醇加工提纯工厂的废料中获取,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利用了工业废料,节约了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05259146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740579.X
申请日:2015-11-03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G01N21/6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毒品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毒品定量检测方法,包括:采集需要毒品定量检测的生物组织样本;对该生物组织样本进行光照激发;采集光照激发后的生物组织样本的延迟发光参数;将测量得到的延迟发光参数进行分析处理,确定样本中毒品的含量。本发明通过对待测样本进行光诱导,并对其延迟发光进行采集和分析处理,从而得到待测样本中毒品含量,实现了毒品的定量检测且操作简单,无需对样品进行预处理;检测过程不与样本直接接触,对样本的损害很小,使得测量灵敏度更高且误差更好控制,尤其适合生物样本中毒品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5181155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673989.7
申请日:2015-10-19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G01J11/00
Abstract: 一种基于单模光纤的太赫兹脉冲单次探测系统及探测方法。解决目前太赫兹时域光谱单次探测技术普遍采用分离光学元件构成探测光路的激光脉冲展宽和啁啾化装置,使得系统体积大、结构复杂、成本较高,集成性和便携性较差的问题。本发明将飞秒激光脉冲直接耦合进一根单模光纤中传输,由于光纤存在色散效应,从而可以实现对飞秒激光脉冲的展宽和啁啾化,因此简化了系统结构,降低了成本,加强了集成性和便携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485382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10796003.0
申请日:2014-12-18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H01L31/1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1/101 , H01L31/035227
Abstract: 一种光敏元件,包括半导体有源层、纳米孔阵列层、亚微米颗粒层、阳极和阴极,纳米孔阵列层设有贯穿纳米孔阵列层的纳米孔,纳米孔沿纳米孔阵列层的厚度方向延伸,半导体有源层、纳米孔阵列层和亚微米颗粒层依次层叠,纳米孔阵列层和亚微米颗粒层的两端对齐,阳极和阴极均位于半导体有源层上,且阳极和阴极分别位于纳米孔阵列层和亚微米颗粒层的两端。上述光敏元件,当亚微米颗粒被入射光激发时,其内部的自由电子产生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会使得该亚微米颗粒表面的局域电磁场被极大增强。通过亚微米颗粒结构和纳米孔阵列结构之间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耦合作用能够使得半导体产生的载流子数量增强,从而提高半导体的光电流强度,提高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862061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410095324.8
申请日:2014-03-14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一种紫外光催化的绿色合成金纳米粒子的方法。属于贵金属纳米粒子合成技术领域。解决制备金纳米粒子的传统方法中存在的成本高、污染大、毒性强、条件较为苛刻等问题。本发明是将紫杉树提取液加入到氯金酸溶液(1mM)中,用500W紫外灯照射即可得到金纳米粒子。本发明具有绿色、快速、操作简便、制得的金纳米粒子粒径较为均一的优点。本发明使用的原材料是紫杉树木屑,可从红豆杉工艺品加工厂、紫杉醇加工提纯工厂的废料中获取,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利用了工业废料,节约了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5684118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408937.3
申请日:2022-11-11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一种增强气体荧光的系统和方法,属于气体荧光辐射增强技术。该系统使用阶跃型相位板产生光丝矩阵,跃型相位板相邻之间的相位差为π,可以产生互相独立稳定的光丝阵列,可有效增强激光诱导荧光光谱强度。该方法不但可增强荧光,还可用于增强可见光、近红外、中红外、远红外、太赫兹波辐射,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提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524297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232077.2
申请日:2022-10-10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可调谐F‑P滤波器的全光纤气体成分及浓度检测系统和检测方法。该系统包含红外SLED光源、光纤可调谐F‑P滤波器、光纤耦合器、光纤F‑P标准具、光纤光栅、光子晶体光纤、光电探测器、电压放大器、采集卡、计算机。系统中通过使用光纤F‑P标准具、光纤光栅器件,解决了施加电压与输出波长存在漂移现象,实现了波长的精准解调。采用本技术方案设计的多组分有害气体检测系统具有检测速度快、集成度高、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