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948798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586544.9
申请日:2018-06-0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9C1/36 , C09C3/08 , C10M125/00 , C10N40/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C1/3669 , C09C3/006 , C10M125/00 , C10M2201/14 , C10N2240/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颗粒的表面改性修饰方法及表面改性纳米颗粒,其方法包括:将待改性中性纳米颗粒加入无水乙醇溶液中;将所述无水乙醇溶液与所述待改性中性纳米颗粒混合后的第一浑浊液进行机械搅拌,并添加表面改性修饰剂,以生成第二浑浊液;将所述第二浑浊液放入超声浴中,进行分散处理,以获取第三浑浊液;将所述第三浑浊液放入离心机中进行分离,以获取膏状物;将获取的膏状物用无水乙醇进行冲洗,并在冲洗后放入离心机中进行分离,以获取膏状物;将经过3次冲洗所述膏状物放入烘箱进行烘干,在烘干之后充分碾磨,获取改性纳米颗粒材料,使中性纳米颗粒表面具有亲油性,可以均匀分散在矿物油中,从而避免其在油中出现团聚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8905928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735687.1
申请日:2018-07-0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纳米改性液体的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腔体、用于封闭所述腔体一端的腔体顶盖、与所述腔体另一端固定连接的基座、溶剂注入管、溶液杯及磁性转子;所述腔体顶盖设置有通孔,所述溶剂注入管的一端置于所述通孔中;所述溶剂注入管,用于盛放表面修饰剂;所述腔体设置有内腔,所述溶液杯放置于所述内腔中;所述溶液杯,用于盛放待制备液体基剂;所述磁性转子,放置于所述溶液杯中;所述腔体的内壁设置有换能器列阵,所述基座内部设置有控制模块、磁场转换器及发热电阻,所述基座外部设置有第一操作旋钮、第二操作旋钮及第三操作旋钮;本发明提高纳米改性液体制备效率,节省人力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8305757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810097933.5
申请日:2018-01-3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枕加固的变压器,包括具有收容腔的箱体、油枕及安装支架。其中,安装支架包括连接板、并列设置的两个L形的上支撑杆、交叉设置的两个上斜拉杆、并列设置的两个L形的下支撑杆及交叉设置的两个下斜拉杆。上斜拉杆及下斜拉杆分别对上支撑杆及下支撑杆起到斜向支撑作用。由于上支撑杆及下支撑杆均为L形结构,故通过与上斜拉杆及下斜拉杆配合,可在安装支架内形成多个三角形的支撑结构。而三角形结构具有稳定性高的特性,故安装支架的支撑强度可得到有效提升。在振动环境中,安装支架不易断裂,从而保证油枕安装的可靠性。因此,上述油枕加固的变压器抗震性能得到有效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7576898A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710785188.9
申请日:2017-09-04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绝缘液体雷电冲击耐压特性的实验装置,包括:固定座,固定座包括上、下绝缘盖板,上绝缘盖板开设有第一装配通孔,下绝缘盖板开设有第二装配通孔;高压电极组件,高压电极组件包括针电极及第一导电杆,所述第一导电杆包括第一安装端及第一接线端,针电极设置于第一安装端上;接地电极组件,接地电极组件包括球电极及第二导电杆,第二导电杆包括第二安装端及第二接线端,球电极设置于第二安装端上;及试验槽,针电极和球电极均位于待测绝缘液体的液面以下。因而由于上述实验装置的结构简单、体量轻小,能够简化实验操作步骤和降低成本,同时方便试验结束后的拆分清洁与维护,且装拆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7576852A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710686224.6
申请日:2017-08-1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R2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附件的特征阻抗的测量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向电缆附件的待测端输入激励信号;在所述待测端采集所述电缆附件的时域电压信号和时域电流信号;其中,所述电缆附件在开路和短路状态下对所述激励信号进行响应;对所述时域电压信号和时域电流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频域电压信号和频域电流信号;根据所述频域电压信号和频域电流信号,计算开路阻抗和短路阻抗;根据所述开路阻抗和短路阻抗,计算所述电缆附件的特征阻抗。通过该技术方案,充分考虑了可变电阻和待测电缆附件的特征阻抗的频率特性,并实现不同频率下电缆附件的特征阻抗测量,提高了电缆附件的特征阻抗的测量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329026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1710744170.4
申请日:2017-08-2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支柱绝缘子温度循环试验装置和方法,包括:三支柱绝缘子工装、温度循环装置、温度传感器、温度控制装置;三支柱绝缘子工装用于固定待测试三支柱绝缘子;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待测试三支柱绝缘子中心嵌件的温度;温度控制装置分别连接温度传感器和温度循环装置,温度控制装置接收中心嵌件的温度,并根据中心嵌件的温度控制温度循环装置调节中心嵌件的温度。利用上述该装置,能准确模拟三支柱绝缘子在实际GIL应用中温度的变化,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5662857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91954.0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H85/20 , H01H85/02 , H01R13/627 , H01R13/6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熔断器快速接线装置和封闭式熔断器,所述接线装置包括线束基座、线束锁紧螺母和绝缘护套;所述线束基座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一柱段,所述第一柱段一端用于与熔断器上或下出线处的连接导体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同心内孔并与第一管段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线束基座圆周设置多个缺口;所述第一管段和第一柱段内径相同且与引流线直径匹配,所述第一柱段外径大于第一管段外径;所述第一柱段设置外螺纹;所述线束锁紧螺母与第一管段外壁吻合段的内径小于第一管段外径,与第一柱段外壁吻合段设置内螺纹。本发明接线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降低熔断器接线难度,提高接线效率,实现快速更换和修复,避免出现故障时需要更换整只熔断器。
-
公开(公告)号:CN110828078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911124357.X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式套管的加工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真空腔体、传送轮输送机构、浸泡机构、绕制机构与固化机构;所述浸泡机构与所述绕制机构均设于所述真空腔体内部;所述真空腔体设有进料口与出料口;所述传送轮输送机构包括设于特定位置处的第一传送轮、第二传送轮与第三传送轮;所述绕制机构,其设于所述出料口处,用于对浸泡后的所述皱纹纸与铝箔进行绕制,并将绕制后的所述皱纹纸与铝箔输送至所述固化机构。本发明提供的干式套管的加工装置及方法,解决了干式套管在加工过程中非线性填料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提高了浸润程度,保障了干式套管的相关电气性能。同时整套加工装置结构拓扑清晰,操作方法流程简单,极大的提高了对干式套管的加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100621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810645751.7
申请日:2018-06-2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缆外半导电层和铝护套间的灼伤模拟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裁剪故障电缆试样和新电缆试样供备用;将新电缆试样的铝护套接地;在其外半导电层施加工频电压,调整电压值,直至新电缆出现与故障电缆相似的灼伤现象,记录电压值与电流值;采用高频电源并选取一个电源频率值,在另一根新电缆试样的外半导电层施加高频电压,在标准冲击次数范围内进行冲击,直至新电缆试样在标准冲击次数范围内形成与故障电缆相似的灼伤现象,记录外半导电层两端的电压值,选取其他电源频率值,得出并记录不同电源频率所对应的电压值。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测试方法,由此实现电缆外半导电层和铝护套间的灼伤模拟测试,为电缆安全运输提供理论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9387752B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1811115156.9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F6气体临界击穿场强计算方法,适用于突出物电极间的电场,包括:采用预设的公式,计算突出物尖端首电子产生阶段的临界电场强度;根据SF6气体有效电离系数和电极突出物电场强度,计算得到流注初始阶段的临界电场强度;采用预设的阶段先导发展模型,计算最小临界击穿场强及最大临界击穿场强,作为先导发展至击穿阶段的临界电场强度;根据所述首电子产生阶段的临界电场强度、流注初始阶段临界电场强度以及先导发展至击穿阶段的临界电场强度相叠加,确定SF6气体综合临界击穿电场强度,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不同突出物电极结构下SF6气体放电击穿特性研究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