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4796965U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20020774.6
申请日:2021-01-0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避雷器线夹,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的中部设置有第一线槽,所述第一夹板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夹板的中部设置有第二线槽,所述第二夹板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板的延长部上设置有第三线槽,且所述第三线槽紧固有第二紧固件。本实用新型体积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实现线夹的紧固,使避雷器连接线紧紧地被夹持于线夹的线槽内,且夹板采用锌铝合金制成,使电流流经锌铝合金线夹时过渡更缓和,热效应更均匀,能较好的保持其物理特性,不易断裂。
-
公开(公告)号:CN108594054B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810331503.5
申请日:2018-04-1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架空线路线夹测量设备、方法以及装置,其中,架空线路线夹测量设备,包括:沿架空线移动的巡线机器人以及连接巡线机器人的处理器;巡线机器人包括电压测量仪,以及连接电压测量仪的顶部电压测量探头、底部电压测量探头;巡线机器人在移动至相距架空线路线夹的预设距离处时,分别驱动顶部电压测量探头接触架空线、驱动底部电压测量探头接触架空线;电压测量仪通过分别与架空线接触稳固的顶部电压测量探头、底部电压测量探头,测量架空线路线夹在当前运行状态下的电压以及电压相位角,并将电压以及电压相位角传输至处理器。本发明可有效防止不良连接导致的输送电能不稳定的情况,或者温度过高引发的导线熔断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8599008B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810394615.5
申请日:2018-04-2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张线夹更换方法,在判断不存在过热耐张线夹的红外图像时,确定待更换部件为更换引流板和线夹本体;在判断存在过热耐张线夹的红外图像时,根据红外图像,确定待更换部件;且在确定待更换部件为引流板和/或线夹本体时,更换对应的待更换部件,可减少工作量和节省材料。并且,可根据现场红外图像调整所需工作,适用范围广,具有工作量少,所需更换器材少,更换结果清楚的特点,且具有较强的现实推广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7447791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589886.3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8L23/12 , C08L29/04 , C08L51/06 , C08F255/02 , C08F220/06 , C08F222/06 , H01G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元复合全有机聚丙烯基高储能密度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电容器领域。复合材料包括低灰分聚丙烯、聚乙烯醇、复合接枝聚丙烯;复合接枝聚丙烯由丙烯酸接枝聚丙烯和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按照质量比为1:1熔融共混制得,低灰分聚丙烯的灰分含量在0.005%以下。本申请所制备的三元复合全有机聚丙烯基高储能密度复合材料获得了高介电常数、较高的击穿场强,应用于电力电容器中电介质材料时,可以得到比纯PP更高的储能密度,且能保持较高的充放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712182A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211466940.0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供电局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2B6/4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配网OPGW的小型高密封防腐接续装置,包括:外壳和固定座,外壳底部设置有固定环,固定环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螺纹孔,每个第一螺纹孔内均螺纹连接有螺杆,固定座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外壳与固定座通过螺杆固定连接,且外壳与固定座之间设置有密封环;螺杆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的外周设置有第一齿牙,外壳的外表面开设有插接槽,插接槽内滑动连接有用于与限位板相配合的伸缩块,伸缩块的一侧通过第一弹簧与插接槽的槽底连接,另一侧开设有弧形槽;弧形槽内设置有与第一齿牙相匹配的第二齿牙,固定座上开设有用于插接光纤的插接孔。本发明有效缩小了接续装置的体积,并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密封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720781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644314.0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氮化硼表面氨基化处理的高储能聚丙烯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电力电容器领域。复合材料包括氨基化氮化硼和聚丙烯;氨基化氮化硼的制备方法为:将六方氮化硼超声处理,获得超薄剥离氮化硼粒子,随后进行氨基化处理,即可获得表面氨基化的氮化硼。本申请通过超薄剥离改善氮化硼的团聚问题,提高氮化硼的分散均匀,从而降低介电损耗,且表面氨基化的氮化硼纳米片引入起到介质阻挡放电通道的效果,进而显著提高了击穿场强。氨基引入了偶极子极化,从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介电常数,复合材料获得高介电常数和击穿场强,得到比纯PP具有更高的储能密度,且能保持较高的充放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801131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406125.5
申请日:2022-11-1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供电局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光纤复合地线用光端机,包括防尘单元、顶部散热单元、光端机主体和底部散热单元;防尘单元包括顶盖、两组插接组件和散热风扇,全部插接组件和散热风扇分别固定设于顶盖内顶部;顶部散热单元设于光端机主体外顶部,包括横板、两组连接组件和两组支撑组件,横板两端通过连接组件与支撑组件连接;防尘单元通过插接组件与横板嵌接;散热风扇用于响应散热信号,输送空气流至光端机主体顶部,并通过横板、连接组件和支撑组件内的空腔输送空气流至光端机主体底部;底部散热单元与全部支撑组件卡接设于光端机主体下方,用于导流空气流对光端机主体底部进行散热。通过顶部散热单元和底部散热单元的组合,提高了光端机的散热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566618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778251.6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频阻抗的电容器故障状态试验方法和装置,属于高电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搭建试验平台,试验平台用于模拟交直流叠加电压应力下直流支撑电容器的长期运行工况和故障状态;通过试验平台获取长期运行工况下不同劣化阶段的电容器试品;通过试验平台获取不同故障状态下的电容器试品;测量不同劣化阶段以及不同故障状态下的电容器试品的电容器参数;基于电容器参数绘制各参数的频变曲线,以便进行电容器状态分析。本发明通过搭建专门的试验平台,能够精确模拟电容器在交直流叠加电压应力下的长期运行环境和各种故障状态,提高了试验结果的实用性和准确性,为交直流叠加电压应力下直流支撑电容器的电容器故障状态分析提供了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8420951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778215.X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电力电容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电容器复合薄膜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本申请提供的电力电容器复合薄膜利用有机半导体PCBM、稠环电子受体ITIC的性质,针对性的改进聚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使得电力电容器复合薄膜中聚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改性材料相容性好,显著改善电力电容器复合薄膜的介电常数和击穿场强,使得电力电容器复合薄膜兼具高击穿强度、高介电常数,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高性能的电力电容器复合薄膜,难以提高电力电容器储能密度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585379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211391893.8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供电局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冯焱冲 , 陈政 , 王伟光 , 赵中研 , 刘永浩 , 罗鲜林 , 刘龙洋 , 陈宇婷 , 冯嘉伟 , 廖民传 , 屈路 , 冯瑞发 , 祁汭晗 , 刘刚 , 胡上茂 , 张义 , 胡泰山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配电网光端机结构装置,包括:光端机本体、夹持组件与滑轨;夹持组件包括:连接板、滑块与两个夹持块;光端机本体设置于连接板上;两个夹持块分别设置于连接板两侧,且一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板之间形成夹持间隙;夹持块的外侧设置有滑槽;滑块设于滑槽内,且可滑动连接滑槽的一端;滑槽的另一端有凸起块;滑轨夹设于两个夹持块之间;凸起块用于在滑块滑动经过时,受滑块推动带动夹持块的另一端往内端移动。通过夹持组件与滑轨配合,将光端机本体设置在滑轨上,从而在需要调节光端机本体的位置时,可以带动光端机本体相对滑轨滑动即可,且通过夹持组件可以便携拆装光端机本体,解决现有光端机不便于调节位置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