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894197B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410140436.0
申请日:2014-04-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IPC: B01J23/72 , B01J32/00 , C02F1/30 , C02F1/32 , C02F101/38
Abstract: 一种利用海蛎壳负载纳米Cu2O-TiO2光催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光催化复合材料。先进行海蛎壳预处理;再制备纳米二氧化钛-海蛎壳复合材料;最后制备利用海蛎壳负载纳米Cu2O-TiO2光催化复合材料。采用溶胶-凝胶法与共沉淀法相结合来制备海蛎壳负载纳米Cu2O-TiO2光催化复合材料,海蛎壳通过活化后,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表面吸附性,提高了光催化材料的光能吸收率,增强了海蛎壳的吸附能力,提高了光催化活性,解决了目前光催化材料应用于废水处理中存在的分离回收难度大、寿命短、光能利用率低等问题。此外,原材料价格低,可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4724750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089831.5
申请日:2015-02-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9/02 , B01J23/06 , B01J3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以醋酸锌和过氧化钠采用水热法制备纳米氧化锌材料。醋酸锌在一定的条件下,经水解在水中形成游离的Zn2+后投加过氧化钠,过氧化钠瞬间产生游离的O2-与Zn2+结合制成纳米氧化锌。材料应用于废水处理领域中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本发明解决水溶液沉淀技术制备的颗粒团聚问题,优化了现今复杂的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降低生产成本,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058489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340601.7
申请日:2014-07-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纤维素复配水处理絮凝剂及其使用方法,涉及水处理技术。絮凝剂按质量比的组成:纤维素1~5,混凝剂1~3;混凝剂选自硫酸铝、氯化铁、聚合氯化铝等中的一种。使用方法:先向水中加入混凝剂,在300~500r/min的转速下搅拌30~60s;再加入纤维素,继续在200~300r/min的转速下搅拌1min后,继续在100~200r/min的转速下搅拌5min,最后在50~100r/min的转速下搅拌10min,停止搅拌后,静置沉淀15~20min。能降低常规混凝剂的用量,改良絮体的沉降性能,降低处理成本,缩短沉淀池停留时间,减小沉淀池的占地面积等,纤维素还能去除部分溶解性污染物。
-
公开(公告)号:CN1181721C
公开(公告)日:2004-12-29
申请号:CN03109954.8
申请日:2003-04-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01C1/04
Abstract: 涉及一种在播种前用于红树植物的种子袋及其播种方法。袋体的至少一面设至少一个通孔。其播种方法为将种子装入红树植物种子袋中,放入重物,袋口封合;将种子袋浸泡于水中至种皮胀破,子叶微微张开时捞起,备种;将种子袋连同重物一起直接抛播于滩涂上;由于种子已经萌动,因此播种后在海滩上可较快继续萌发。萌发的芽和根可穿过种子袋上的孔洞往外生长,不受外包装的束缚。由于重物的加重作用,种子袋落入泥滩后就轻轻陷入,不会被风浪摇动或冲走,有利根系的固定。方法简单易行,材料易得,所用全部材料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而且成本低廉,可扩大造林范围,提高造林成活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7217C
公开(公告)日:2004-04-28
申请号:CN01141706.4
申请日:2001-09-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涉及一种在种植前处理胚轴苗、根茎或类似繁殖体的方法。将红树植物胚轴苗的下胚轴与一固定杆用捆绑带捆绑后,构成了向下部延伸的种植体,种植时直接将种植体往泥滩上插入,简单易行。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有效提高红树造林成活率,并扩大造林范围,在较低潮滩种植的红树林成活率达90%以上,该方法对发展沿海的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440635A
公开(公告)日:2003-09-10
申请号:CN03109954.8
申请日:2003-04-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涉及一种在播种前用于红树植物的种子袋及其播种方法。袋体的至少一面设至少一个通孔。其播种方法为将种子装入红树植物种子袋中,放入重物,袋口封合;将种子袋浸泡于水中至种皮胀破,子叶微微张开时捞起,备种;将种子袋连同重物一起直接抛播于滩涂上;由于种子已经萌动,因此播种后在海滩上可较快继续萌发。萌发的芽和根可穿过种子袋上的孔洞往外生长,不受外包装的束缚。由于重物的加重作用,种子袋落入泥滩后就轻轻陷入,不会被风浪摇动或冲走,有利根系的固定。方法简单易行,材料易得,所用全部材料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而且成本低廉,可扩大造林范围,提高造林成活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588182B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1811408840.6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在大面积滩涂上塑造红树林景观地标的方法,涉及红树林。初步的景观设计;获取图像的地理信息;进行交会定点测量和潮间带滩涂现场契合测量;设计景观的实施。红树植物是热带亚热带潮间带木本植物,不同于陆地上的田园植物,红树林常绿,没有枯落期,构成的景观可以长期保留,而且随着植物的生长,景观效果更加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05393860B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511016331.5
申请日:2015-12-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提高种植高程及种子萌芽保护装置及其直接插置造林法,涉及植物种子种植。所述装置设有由劈成两半的竹筒组成的空心管状竹筒杯,竹筒杯的底部呈楔形部,竹筒杯外周用弹性圈套住,竹筒杯的上部设有至少1条纵向缝隙。将所述装置插入种植地中;在竹筒杯附近滩涂直接抓取滩泥放进竹筒杯中压实,滩泥在竹筒杯内的高程处在最适红树植物拉关木生长的1.6m高程以上,待幼苗萌芽后,其根系向下生长延伸至滩涂自然高程的土壤;将拉关木种子浸泡至种子萌动,将其捞起,将萌动的拉关木种子点播在填好了相应高度海泥的竹筒杯中,初期仅由橡皮筋将两半竹片合拢,随着拉关木幼苗生长至1~2年后,苗木在生长过程中可顺利地将两半竹片合成的竹筒杯撑开。
-
公开(公告)号:CN104872177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10180412.2
申请日:2015-04-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IPC: A01N59/16 , A01N25/08 , A01P1/00 , A61L9/014 , A61L101/04 , A61L101/02
Abstract: 一种基于碳纳米银光触媒的抗菌除臭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将碳悬液A与混合液B混合,加入乙醇和水形成凝胶,烘干、煅烧,加入硝酸银溶液后,再与还原剂反应,既得碳纳米银/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其中碳悬液A为纳米颗粒碳加入无水乙醇中形成,混合液B为将钛酸四丁酯加入至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液中形成。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技术难度低,可操作性强,所得碳纳米银/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具有可见光高利用率和强抗菌效果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894197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410140436.0
申请日:2014-04-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IPC: B01J23/72 , B01J32/00 , C02F1/30 , C02F1/32 , C02F101/38
Abstract: 一种利用海蛎壳负载纳米Cu2O-TiO2光催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光催化复合材料。先进行海蛎壳预处理;再制备纳米二氧化钛-海蛎壳复合材料;最后制备利用海蛎壳负载纳米Cu2O-TiO2光催化复合材料。采用溶胶-凝胶法与共沉淀法相结合来制备海蛎壳负载纳米Cu2O-TiO2光催化复合材料,海蛎壳通过活化后,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表面吸附性,提高了光催化材料的光能吸收率,增强了海蛎壳的吸附能力,提高了光催化活性,解决了目前光催化材料应用于废水处理中存在的分离回收难度大、寿命短、光能利用率低等问题。此外,原材料价格低,可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