肼硼烷的合成方法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158815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1209216.0

    申请日:2020-11-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物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有机物肼硼烷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室温下,将肼盐、还原剂和溶剂放入反应器中;2)通入惰性气体,室温下搅拌反应12~48h;3)将反应完的混合物进行离心分离得肼硼烷粗产品;4)用正戊烷将粗产品离心洗涤数次,洗涤后真空干燥得肼硼烷。该发明中通过简便的方法合成了稳定的白色肼硼烷晶体,收率能达到90%,纯度可达到99.9%,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并且只需要反应12~48h即可完成。

    一种CQDs/GCNNs/Fe2-xTixO3/FTO光阳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93220B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711476241.3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QDs/GCNNs/Fe2‑xTixO3/FTO光阳极的制备方法,由可溶性三价铁盐和尿素、在有机钛溶液作钛源、采用FTO导电玻璃作为载体的水热环境中制备得到Fe2‑xTixO3/FTO,然后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处理方法处理Fe2‑xTixO3/FTO得到CQDs/GCNNs/Fe2‑xTixO3/FTO光阳极,经过光电测试表明本发明制备的光阳极经过本发明的处理工艺后CQDs/GCNNs/Fe2‑xTixO3/FTO在1.23伏特电压(V,相对于可逆氢电极)下的光电流密度为3.38mA/cm2,而Fe2‑xTixO3/FTO在1.23V电压(相对于可逆氢电极)下的光电流密度为1.66mA/cm2,光电流密度提高超过了2倍。因此本发明制备的光阳极及其处理方法是一种具有实现低能耗高效分解水的先进技术手段之一,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能够用以缓解当今全球日益紧张的能源供应格局。

    一种Fe2-xTixO3/FTO光阳极制备技术及提高其光电流密度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76565B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611221187.3

    申请日:2016-12-0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Fe2‑xTixO3/FTO光阳极制备技术及提高其光电流密度的处理方法。其中Fe2‑xTixO3/FTO光阳极制备技术是由可溶性三价铁盐和碱金属硝酸盐、在有机钛溶液作钛源、采用FTO导电玻璃作为载体的水热环境中制备得到了光阳极前驱体,然后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处理方法处理前驱体。经过光电测试表明本发明制备的光阳极经过本发明的处理工艺后Ar‑Fe2‑xTixO3/FTO在1.23电子伏特电压下的光电流密度为2.60mA/cm2,而Air‑Fe2O3/FTO在1.23eV电压下的光电流密度为0.12mA/cm2,光电流密度提高超过了21倍。因此本发明制备的光阳极及其处理方法是一种具有实现低能耗高效分解水的先进技术手段之一,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能够用以缓解当今全球日益紧张的能源供应格局。

    一种功能化石墨烯支撑的镍钯双金属纳米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833891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220295.2

    申请日:2016-04-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7/24 C01B3/22 C01B2203/10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功能化石墨烯支撑的镍钯双金属纳米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该方法不需要经过高温的水热反应或加入其它催化剂,只是将氯化镍NiCl2和四氯钯酸钠Na2PdCl4金属前驱体加入3?氨丙基?3乙氧基硅烷APTS与氧化石墨GO的混合溶液中,然后用硼氢化钠NaBH4将Ni2+和Pd2+离子迅速还原为NiPd金属颗粒并生长在?NH2功能化的石墨烯衬底上(NiPd/N?FG),所得到的镍钯金属纳米颗粒在衬底上分布均匀且具有非常小的颗粒尺寸(1.2~2.4nm)。且所合成的Ni0.4Pd0.6/N?FG催化剂在非贵金属Ni含量占所加金属总量40%时,仍然具有极好的催化性能。该方法简单、有效、成本低,克服了合成时间长、合成温度高、纳米颗粒尺寸大等问题,促进了甲酸作为储氢材料在燃料电池、车载移动氢源材料中的实际应用。

    一种高循环稳定性的自保护纳米钴催化剂

    公开(公告)号:CN103041816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210516665.9

    申请日:2012-12-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循环稳定性的自保护纳米钴催化剂,该纳米钴催化剂,在室温空气下,纳米金属钴Co催化硼胺AB水解产生氢气反应后,通过氧化刻蚀溶液中的Co纳米催化剂颗粒,使其转换为Co2+离子,Co2+离子能够在溶液中长时间保存,实现催化剂的自保护功能;然后再通过硼氢化钠NaBH4和AB将Co2+离子迅速的还原为Co纳米颗粒,实现Co催化剂的循环使用;再生的Co纳米催化剂颗粒拥有和初始Co纳米催化剂颗粒相同的高催化活性。该方法简单、有效、低成本,克服了催化AB制氢时非贵金属催化剂Co纳米粒子的氧化钝化,使其长时间循环稳定性,促进了车载移动氢源材料中储氢-放氢实际应用。

    一种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Co(OH)2与Co3O4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45955A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210516422.5

    申请日:2012-12-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用负极Co(OH)2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能源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Co(NO3)2·6H2O溶于乙醇中,加入氨水,将沉淀物离心洗涤后分散在适当溶剂中,将溶液放于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自然冷却至室温,沉淀物离心洗涤,干燥后即得到Co(OH)2与Co3O4复合材料。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纳米片之间的堆叠,电极材料与电解液接触不充分等缺点,提供了一种Co(OH)2与Co3O4复合结构。Co3O4纳米颗粒嵌入在片层Co(OH)2上,有效抑制了层与层的堆叠,提高了电解液与电极材料的浸润性,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表现出较好的电化学性能。

    一种氯化银纳米球催化剂的制备和在电化学还原CO2产CO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95764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252036.9

    申请日:2024-09-0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nventor: 鄢俊敏 赵轩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氯化银纳米球催化剂的制备和在电化学还原CO2产CO中的应用,将聚乙烯吡咯烷酮、硝酸银、碳酸氢钾、焦磷酸钾固体依次放入超纯水溶液内,得到混合溶液A;搅拌均匀后加入氯化钠溶液,搅拌均匀,离心分离得到固体,洗涤、真空干燥得到AgCl纳米球;将AgCl纳米球与混合溶液B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溶液C;常温下对混合溶液C进行超声处理,将超声处理后的混合溶液C滴加到碳纸上,在红外灯下烘干,得到负载AgCl纳米球的碳纸;将负载AgCl纳米球的碳纸作为阴极置于KHCO3溶液中,施加负电位得到工作电极材料。本发明制备的氯化银纳米球催化剂展示了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具有较高的电催化效率,以及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一种低温等离子体耦合电催化合成氨的一体化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37759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54227.0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等离子电催化合成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低温等离子体耦合电催化合成氨的一体化装置,包括:等离子体催化系统,用于在催化作用下形成NOx‑;电解池,与所述等离子催化系统相连,等离子体催化系统产生的NOx‑溶液流入电解池中;电化学工作站,与所述电解池相连,用于在催化作用下电解NOx‑还原为氨;酸吸收装置,与所述等离子体催化系统相连,含氨溶液流入等离子体催化系统中,氨在空气吹脱的作用下被吹入酸吸收装置中,形成NH4+溶液;冷凝装置,所述等离子体催化系统安装在冷凝装置中。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低温等离子体耦合电催化合成氨的方法。本发明装置集成化、清洁无污染、装置设计合理。

    一种双金属协同的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535723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498527.7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应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金属协同的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包括步骤1:将双氰胺放入马弗炉中,得到淡黄色块状固体,由此得到了以碳氮为主的前驱体;步骤2:得到淡绿色的混合溶液A;步骤3:得到混合溶液B;步骤4:利用加热套,将混合溶液B加热一段时间后,得到深褐色粉末;步骤5:将深褐色粉末转移至刚玉舟中;步骤6:管式炉加热处理后,利用无水乙醇和超纯水进行清洗、离心和干燥;步骤7:最后得到了一种双金属协同的纳米催化剂Cu/Zn‑CN;将Cu和Zn有效的负载于基底上,该纳米催化剂具有合成便捷,操作简单,制备成本低的优势,并且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为合成尿素(CO(NH2)2)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