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钨极氩弧焊焊枪
    2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99872C

    公开(公告)日:2007-02-14

    申请号:CN200410043963.6

    申请日:2004-10-22

    Abstract: 一种双钨极氩弧焊焊枪,它涉及钨极氩弧焊焊枪结构的改进。本发明两个钨极(8)的上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导电体(6)的下端,两个进电电缆紧固螺栓(9)分别固定在两个导电体(6)的上端,两个导电体(6)竖向平行设置在焊炬体(1)内,两个钨极(8)的下端设置在出气罩(5)下端的外部,绝缘片(10)设置在焊炬体(1)内的两个导电体(6)之间。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可增大电流、提高焊接的热输入量和焊接熔敷率,把TIG焊扩展到中厚壁金属结构焊接上的优点。本发明焊接效率是传统单钨极TIG焊接方法的1.2倍以上。当水平焊接时,最大的熔敷率可达到55g/min,高于传统的TIG焊接约20%。此外,双钨极可以采用不同的焊接电源,实现焊接过程的有效控制。

    用于远程焊接的机器人遥控焊接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91750B

    公开(公告)日:2012-06-06

    申请号:CN200910217471.7

    申请日:2009-12-31

    Abstract: 用于远程焊接的机器人遥控焊接系统及方法,它涉及一种机器人遥控焊接系统及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解决目前遥控焊接中的焊接过程实时性要求高、自主控制进行遥控焊接的适应性不好、遥控焊接的视觉反馈差以及系统对焊接任务的通用性低的问题。系统方案:中央监控人机界面与机器人控制器连接,机器人控制器分别与激光视觉控制器、机器人和焊接电源连接;方法方案:步骤四:双目摄像机将焊接环境图像传输给立体视觉显示器,操作者获得远端环境的深度信息,引导焊枪向焊缝起始位置运动;可以分别采用直接控制、遥控示教、激光视觉传感跟踪或人机协作共享控制四种工作方式完成遥控焊接。本发明用于机器人遥控焊接。

    外加辅助光源的铝合金TIG焊反面熔池视觉图像检测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70030A

    公开(公告)日:2010-10-27

    申请号:CN201010211841.9

    申请日:2010-06-29

    Abstract: 外加辅助光源的铝合金TIG焊反面熔池视觉图像检测装置与方法,涉及一种焊接图像检测的装置与方法,解决了现有的铝合金TIG焊过程中,难以获取清晰反面熔池图像的问题。所述装置照明灯和CCD摄像机分别设置在工作台的下方两侧,CCD摄像机和照明灯设置位置满足反射定律,CCD摄像机与图像采集卡相连,图像采集卡与工控一体机相连。所述方法的过程如下:保持CCD摄像机和照明灯的相对位置不变,并且保持CCD摄像机和照明灯与工作台的距离不变,CCD摄像机和照明灯沿焊缝移动,CCD摄像机和照明灯移动速度与钨极氩弧焊焊枪移动速度相同,并且拍摄铝合金TIG焊反面熔池图片。本发明适用于获取铝合金TIG焊反面熔池清晰图像。

    用于遥控焊接的激光视觉传感辅助遥控示教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70710A

    公开(公告)日:2010-07-07

    申请号:CN200910217475.5

    申请日:2009-12-31

    Abstract: 用于遥控焊接的激光视觉传感辅助遥控示教方法,它涉及一种用于遥控焊接的遥控示教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遥控焊接中难以完成的复杂焊缝的遥控示教、以及示教中焊枪的位置和姿态调整的耗时长问题。步骤一:系统初始化;步骤二:焊缝接头类型设定;步骤三:自动获取焊缝特征点;步骤四:计算得到焊缝示教点Ti=Ps+Rr;步骤五:记录形成示教点序列;步骤六:判断示教点是否足够;步骤七:遥控示教程序下载;步骤八:示教结束。本发明用于遥控焊接。

    人机协作共享控制遥控焊接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45765A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910073421.6

    申请日:2009-12-15

    Abstract: 一种人机协作共享控制遥控焊接的方法,它涉及一种遥控焊接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目前遥控焊接中有时间延迟情况下,直接控制操作不能够连续进行,甚至不能工作,以及在焊接环境复杂,焊缝坡口轮廓尺寸不规则时,自主跟踪焊缝焊接不能实现的问题。步骤一:宏观变焦摄像机采集二维视频图像,操作者在中央监控人机界面中调整视野;步骤二:机器人引导焊枪移动达到焊缝上方附近;步骤三:操作者跟踪焊缝;步骤四:工件固定在工作平台上构成远端的焊接环境;步骤五:机器人向焊缝的起始点运动;步骤六:焊枪保持与工件的弧长距离参数通过中央监控人机界面设定;步骤七:操作者通过中央监控人机界面设定共享控制算法。本发明用于遥控焊接。

    控制铜合金与钢对接焊接接头界面结构的接头强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361774C

    公开(公告)日:2008-01-16

    申请号:CN200510010147.X

    申请日:2005-07-01

    Abstract: 控制铜合金与钢对接焊接接头界面结构的接头强化方法,它属于焊接领域。针对现有铜钢电弧钎焊方法需要填加焊丝作为钎料、接头力学性能不稳定的缺陷,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采用电子束作为焊接热源,电子束作用于铜工件一侧,控制电子束聚焦斑点距铜工件与钢工件对接中线的偏移距离为0.7~1.0mm,焊接后获得具有复合界面结构的高强度铜钢焊接接头,其中占深比为30~35%。本发明使用简单,操作简便,可靠性高,以精确可控的电子束作为焊接热源,无须外填焊丝,将内在界面结构的强化效应转变为外部焊接参数的可控操作,通过控制束偏量即可控制复合界面结构的占深比。

    一种无保护低温焊接铝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26836A

    公开(公告)日:2001-12-19

    申请号:CN00117764.8

    申请日:2000-06-03

    Inventor: 吕世雄 吴林 戴明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无保护低温焊接铝基复合材料的方法,该方法采用不锈钢钢丝刮磨涂有Zn-Al基焊料的工件表面,将附着在铝基复合材料表面的氧化层破坏,同时熔化状态的焊料渗入到母材中,在加压情况下,Zn-Al焊料的分子渗入到铝基复合材料中。本发明不用助熔剂,不需保护气,也无助溶蒸发气,成本低,实用性广,并且可提高熔接接头的强度,接头的抗切强度可达原工件的90%。

    无次级整流直流电阻焊机的非对称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47865A

    公开(公告)日:2009-01-21

    申请号:CN200710072526.0

    申请日:2007-07-19

    Inventor: 王清 吴林 孙东立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无次级整流直流电阻焊机的非对称控制方法,主要是应用于各种电阻式点、凸、缝焊机控制装置上的非对称控制方法。以斩波脉冲波形向焊接变压器初级线圈两端供电,经过若干斩波脉冲输入之后,在供电斩波脉冲的相反方向施加一个强制退磁脉冲,以消除或减少由于焊接变压器单方向供电而产生的剩磁。克服在斩波电压输入为零期间和在两组斩波脉冲输入之间,焊接变压器所存储能量的释放都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两组斩波脉冲之间必须有足够的停顿时间,否则在短时间内存储能量不能得以充分释放。通过施加一个强制退磁脉冲,提高焊接变压器的能量输出,有利于铝、钛等有色金属的焊接,有利于焊接时间控制精度的提高。

    钨极-熔化极氩弧焊双电源单面双弧同熔池复合焊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51834C

    公开(公告)日:2006-04-19

    申请号:CN03111560.8

    申请日:2003-04-25

    Abstract: 钨极-熔化极氩弧焊双电源单面双弧同熔池复合焊接方法,它涉及钨极即非熔化极氩弧焊(TIG)和熔化极氩弧焊(MIG)两种焊接方式的组合应用。本发明采用双电源,即TIG焊和MIG焊分别采用自己的电源,焊接时非熔化极电弧与熔化极电弧同时作用,产生一个熔池进行焊接,所述双电源即TIG焊和MIG焊都是直流电源,或TIG焊的电源和MIG焊的电源一个是直流电源另一个是交流电源,在TIG焊是交流电源、MIG焊是直流电源时,在TIG焊的交流电源与焊枪之间的支路上串联有电容器C,在MIG焊的直流电源的正极与焊枪之间的支路上串联有电感器L。本发明具有克服了MIG焊接和TIG焊接各自的缺点,利用了MIG焊接和TIG焊接共同的优点,优势互补,焊接效率高的优点。

    控制铜合金与钢对接焊接接头界面结构的接头强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09629A

    公开(公告)日:2005-12-21

    申请号:CN200510010147.X

    申请日:2005-07-01

    Abstract: 控制铜合金与钢对接焊接接头界面结构的接头强化方法,它属于焊接领域。针对现有铜钢电弧钎焊方法需要填加焊丝作为钎料、接头力学性能不稳定的缺陷,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采用电子束作为焊接热源,电子束作用于铜工件一侧,控制电子束聚焦斑点距铜工件与钢工件对接中线的偏移距离为0.7~1.0mm,焊接后获得具有复合界面结构的高强度铜钢焊接接头,其中占深比为30~35%。本发明使用简单,操作简便,可靠性高,以精确可控的电子束作为焊接热源,无须外填焊丝,将内在界面结构的强化效应转变为外部焊接参数的可控操作,通过控制束偏量即可控制复合界面结构的占深比。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