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181131B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510447733.4
申请日:2015-07-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J1/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稀土掺杂纳米材料的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激光功率测量方法。本发明包括:给已知功率的激光器加多组激发电流,分别产生不同功率的激光;激光照射到NaErF4纳米晶体传感原件上产生荧光;透镜将荧光信号聚焦进入单色仪,经过光电倍增管放大并转换为电信号后进入信号采集系统,从而在计算机中获得传感元件的光谱数据。本发明通过实验发现激光器的激发光功率与激光照射位置的温度成线性规律,故可以通过稀土离子的荧光强度比技术测量激光照射点的温度,进而实现激光功率的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7523289A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710791341.9
申请日:2017-09-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1/02 , C09K11/7773
Abstract: 一种染料敏化稀土上转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稀土上转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是要解决现有的染料敏化上转换材料的发光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该染料敏化稀土上转换材料为五层空心球壳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内层、内传递层、发光层、外传递层和外层,并在空心球壳的内层和外层表面连接红外染料分子。制法:首先利用二氧化硅纳米球作为模板,然后在模板球表面包裹上转换壳层作为发光层,之后腐蚀二氧化硅获得空心上转换球壳即发光层,再在空心球壳的内外表面同时包裹含有Yb3+的传递壳层,以及含有Nd3+的表面壳层,构建高效的双向能量传递通道,最后在球壳内外表面同时连接染料分子作为能量吸收天线。可用于药物装载、可控释放生物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7440795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10785254.2
申请日:2017-09-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一种双波长激励的反馈式光热治疗仪,它涉及光热治疗仪,它是要解决现有的激光光热治疗仪损害正常细胞、缺乏无创的温度反馈功能、治疗周期长的技术问题,该光热治疗仪包括双通道信号发生器、制热激光器、制冷激光器、光纤传输系统、上转换热疗探针、光谱仪和计算机;其中光纤传输系统包括由光纤依次连接的耦合器、环形器和聚焦镜;两束不同波长的脉冲激光分别用于加热和制冷,探针的上转换荧光信号解析探针温度,实现光疗过程中的温度反馈,并且进一步根据反馈的温度来调节输入激光参数,实现在线干预。本发明的治疗仪操作简单,可抑制过热现象、缩短治疗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5611514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211369813.9
申请日:2022-11-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e3+掺杂镓硼钆闪烁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主体组分、还原剂和外掺Ce3+;主体成分包括B2O3、Gd2O3、GdF3和X,B2O3、Gd2O3、GdF3、X摩尔百分比分别为B2O3(15‑45mol%),Gd2O3(10‑45mol%),GdF3(10‑50mol%),X(5‑30mol%);X为Ga2O3、SiO2、Al2O3、AlF3、BaO、BaF2中的一种或几种,玻璃主体组分之和为100mol%;还原剂摩尔百分比为0.5‑2mol%;外掺Ce3+摩尔百分比为0.5‑4mol%。本发明大幅度提高了闪烁玻璃的密度和光产额,降低高密度闪烁玻璃的制备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046203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12981.0
申请日:2023-01-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双路信号的荧光寿命测温方法,利用稀土离子双掺杂纳米荧光材料制备的测温探头探测温度,纳米荧光材料中掺杂离子1激发态能量高于掺杂离子2,掺杂离子1荧光寿命随温度升高而缩短,掺杂离子2荧光寿命随温度升高而延长,将掺杂离子1和掺杂离子2荧光寿命比值随温度变化拟合曲线作为测温探头标定曲线,根据理论测温灵敏度曲线确定探头测温工作范围,利用标定曲线对应的拟合公式根据实测荧光寿命比值反推得到探测温度。本发明不依赖于探头在待测物内部的渗透深度,可用于材料表面测温,还适用于材料内部复杂环境温度监测,可以灵活设计稀土离子掺杂系统,选取采集信号对应的荧光波段,无需添加硬件,成本低廉,操作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07892913B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711079177.5
申请日:2017-11-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杂质增强型稀土上转换材料荧光效率的方法,属于光学纳米材料领域。掺杂杂质作为一种增强稀土上转换荧光效率的公知方式,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效果显著的优点。但其最大的局限是杂质离子在降低晶格对称性的同时也会引入缺陷,即猝灭中心,所以引入杂质实际上带来了晶场增强与缺陷猝灭的相互竞争。本发明通过核壳结构的设计将敏化剂与杂质、敏化剂与发光中心分别集中在核壳结构的不同区域,在利用杂质增强作用的同时抑制引入杂质带来的副作用,进一步改善上转换纳米材料的发光效率,能够保留传统的杂质增强方法对稀土上转换材料起到的增强作用,提高上转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660273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210126320.2
申请日:2012-04-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C09K11/6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稀土掺杂纳米氧化锆上转换荧光粉的制备方法。按照Er(NO3)3与Zr(NO3)4的摩尔比为0.05-0.2∶1的比例将Zr(NO3)4和Zr(NO3)3分别溶解于去离子水中,搅拌至澄清得到混合溶液,加入与所述混合溶液中阳离子比例为4∶1的柠檬酸,再加入氨水调节溶液pH值至6.5-7.5,搅拌形成溶胶;将所述溶胶在130℃下干燥形成干凝胶,再于800℃下烧结得到白色的前驱荧光粉,最后将前驱荧光粉于1100℃-1400℃条件下煅烧得到稀土掺杂纳米氧化锆上转换荧光粉。本发明是一种有效减弱高掺杂稀土离子浓度猝灭效应的方案,具有合成过程简单、成本低廉、成品发光效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627323A
公开(公告)日:2012-08-08
申请号:CN201210126336.3
申请日:2012-04-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单斜相氧化锆纳米晶粉体的制备方法。按照摩尔比为0.0025-0.01∶1的配比将Li2CO3和Zr(NO3)4分别溶解于去离子水中,搅拌至溶液澄清,加入与溶液中阳离子的摩尔比为4∶1的柠檬酸,再调节溶液pH值至6.5-7.5,搅拌至形成溶胶;将上述溶胶在130℃温度下干燥形成干凝胶;最后在600℃-1000℃下烧结,得到单斜相氧化锆纳米晶粉体。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制备过程简单;可从两方面降低成本,一是添加剂锂离子的成本低,二是通过降低合成温度降低成本;成品单斜相比例高,结构较纯。
-
公开(公告)号:CN115611514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369813.9
申请日:2022-11-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e3+掺杂镓硼钆闪烁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主体组分、还原剂和外掺Ce3+;主体成分包括B2O3、Gd2O3、GdF3和X,B2O3、Gd2O3、GdF3、X摩尔百分比分别为B2O3(15‑45mol%),Gd2O3(10‑45mol%),GdF3(10‑50mol%),X(5‑30mol%);X为Ga2O3、SiO2、Al2O3、AlF3、BaO、BaF2中的一种或几种,玻璃主体组分之和为100mol%;还原剂摩尔百分比为0.5‑2mol%;外掺Ce3+摩尔百分比为0.5‑4mol%。本发明大幅度提高了闪烁玻璃的密度和光产额,降低高密度闪烁玻璃的制备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7697936B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711079803.0
申请日:2017-11-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C01F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γ相纳米氧化铝结晶质量的合成方法,属于材料科学领域。本发明选取分析纯级别的Al(NO3)3·9H2O和Li2CO3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加热并搅拌;加入柠檬酸,再加入氨水调节溶液pH值至7左右并搅拌;放入干燥箱中干燥,形成干凝胶;最后将样品放入马弗炉中烧结,待降至室温后,从坩埚中取出研磨得到白色的纳米晶粉末。本发明使用锂离子作为改性杂质,能够明显提升产品的结晶质量,具有成本低廉、操作便捷、产品质量高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