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23380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202762.1
申请日:2020-11-0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与泡沫混凝土组合拼装防火墙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所述的组合防火墙构件包括预制波浪形UHPC外壳、泡沫混凝土内芯、构件间的横向拼装连接构造以及预制的底部UHPC开槽基座四部分。本发明的防火墙构件在工厂预制带有横向连接构造措施的波浪形UHPC外壳后,在现场进行定位与拼装连接,最后浇筑泡沫混凝土内芯区域。本发明的组合防火墙构件,在充分发挥UHPC强度高、延性好、耐久性强等材料特性的同时,利用泡沫混凝土的轻质、隔热耐火、隔音等特点,各取所长,使得本发明的组合防火墙具有结构性能优异、自重荷载低、性价比高、便于实现工厂化生产与装配式施工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660083A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910924481.8
申请日:2019-09-2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金卯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合视频场景特征感知的多目标跟踪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深度网络检测初始视频帧中的目标,确定目标的位置、尺寸等信息;将目标图像输入到特征提取网络提取目标的外观特征,同时将视频图像输入CNN进行场景感知,结合场景特征和检测目标的信息,通过LSTM网络预测目标的运动状态;根据目标的外观特征和运动特征分别计算检测目标与已跟踪目标的外观相似度和运动匹配度,融合得到最终的距离度量;根据距离度量采用匈牙利方法进行检测目标和轨迹的匹配;采用上述方法进行下一帧视频的处理,直至视频结束。所述方法克服了已有多目标跟踪方法在复杂场景下跟踪精度低的问题,因此具有更加广泛的适用性,同时具有实时跟踪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372307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111648537.5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电力变电站基于BIM+GIS技术的施工管理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数据处理中心、定位系统、模型采集模块、报警装置、建模系统和通信模块。基于BIM和GIS的施工管理系统能够通过实时监测的信息转换为建模中的数据指示,从而能够形象的展示出建设过程,通过对工程施工的监控,能够及时的提醒工程操作和对工程施工作出指示,从根本上规避变电站耐压测试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通过GIS定位,能够精准定位到施工现场工人的作业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8365197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434120.6
申请日:2024-04-1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8/2431 , G06F18/2415 , G06F18/214 , G06N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糊理论的在建输电塔风振舒适度分级评估方法,包括如下三个模块:在建输电塔风振舒适度的模糊隶属函数构造、在建输电塔风振响应的全概率样本集合生成及在建输电塔风振舒适度分级评估。以在建输电塔基频为参变量,基于模糊数学及心理物理学,构造在建输电塔风振舒适度的隶属度关于加速度的模型;以施工阶段实测风速及风向为参变量,结合降维模型及虚拟激励法,输出在建输电塔风振响应时程的全概率样本集合;引入模糊‑概率密度演化理论,开展在建输电塔风振舒适度分级评估,建立在建输电塔风振舒适度关于风速、风向及结构基频的四维舒适度模型,实现风场时空变换及结构施工状态联合影响下,在建输电塔风振舒适度的精细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2492553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011286116.8
申请日:2020-11-1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IPC: H04W4/70 , H04W72/0453 , H04W72/044 , H04W72/5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NB‑IoT系统中MTC用户成簇的非正交接入方法,将机器类型通信(MTC)设备被分配到NOMA簇中的不同列组,在那里它们通过相同的频率资源进行传输,其中用户为两种类型的机器通信(MTC)设备,包括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MTC)设备和超可靠低速度通信(URLLC)设备;主要包括步骤:(1)基站获取用户的下行信道信息。(2)在满足QoS要求的前提下,根据用户的信道信息进行分组。(3)分组之后,对用户进行功率分配。本发明可以有效的提升系统的频谱效率,可用于基于NB‑IoT的MTC设备的数据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5591461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312468.5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C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接地用柔性石墨复合接地模块制备装置,属于电力系统接地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内筒,所述箱体的上表面与进料箱的外壁卡接,所述进料箱的后方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下表面与箱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挡板的后方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的底部与箱体的背面固定连接。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电机、第一主动轮、研磨杆、风机、固定轴和导风组件,刮板顺时针旋转翻动内筒底部的粉体,再通过导风孔排风充分对粉体干燥,增加粉体与空气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干燥效果,有效实现对粉体进行混合、打散及高效干燥的目的,避免了接地模块局部导电率过低、应力集中易破损断裂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397815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1529132.X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杜长青 , 陆东生 , 许建明 , 谢洪平 , 俞越中 , 柏彬 , 陈松涛 , 王世巍 , 韩超 , 李东鑫 , 刘巍 , 茅鑫同 , 刘寅莹 , 范舟 , 唐自强 , 黄涛 , 黄云天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力管廊及运维监控系统的精准甄控方法,包括:对采集到的电力管廊运行相关传感数据进行处理,采用相互独立的主控算法和复控算法同步生成相应的主控信号和复控信号;结合电力管廊的相关特性,对主控算法和复控算法的固有误差参数进行修正,结合修正结果构建初验模型和复验模型;采用初验模型结合修正后的主控算法的误差参数对主控信号和复控信号的可靠性趋势进行监控;以及采用复验模型结合修正后的复控算法的误差参数对初验模型输出的单核结果进行补充审核和可靠性审核。本发明能够对电力管廊运维的精准复控管理,具有复控复验功能,具有可靠性高、误判率小和预警管理效率高等显著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844927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064221.1
申请日:2021-09-1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IPC: B65H18/10 , B65H18/02 , B65H23/0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供电系统临时接地毯快速收纳装置,属于电力供电领域,包括安装架、拾取机构、轮子、收纳机构、传动机构、驱动机构。安装架为内部中空的长方体框架,安装架的下端设置有平台板;所述的轮子安装在安装架下端平台板的下端面上,轮子用于驱动安装架移动;所述的收纳机构安装在安装架下端平台板的上端面上,收纳机构用于收卷接地毯;所述的驱动机构设置在安装架上,驱动机构位于收纳机构的前端位置,驱动机构用于为传动机构和收纳机构提供动力源。本发明的电力供电系统临时接地毯快速收纳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机构采用机械联动式设计,节省能源,容易维修和更换,使用寿命长,且故障率低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785798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011407948.0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烽火祥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电力变电站工程建设项目施工人员的行为分析方法,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智能视频系统和色谱化分区管理技术,采用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视频监控技术和安全色的区域管理技术对施工现场监控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设置区域网格作业面的功能划分及安全属性,将区域进行颜色标识,对环境、设施设备状态变化进行实时监控并且设置阈值预警,再将人员与这些被标识的区域和设备进行绑定交互,对相关信息进行数据抓取、分类。本发明能够实时监控,并且判断异常情况并以最快速度和最大方式发出警报,从而有效进行事前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0929092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136308.8
申请日:2019-11-1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金卯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态注意力机制的多事件视频描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视频序列输入三维卷积神经网络,提取视频的视觉特征;采用基于注意力机制的视频编码层对视觉特征进行编码,并将特征编码输入到事件预测层;事件预测层根据视频编码信息对各个事件进行预测;事件描述层根据事件预测结果获取各事件视觉特征,并动态结合自身的上下文信息产生各事件的文字描述。所述方法克服了现有多事件视频描述方法并行性差,效率低的缺点,同时保证了视频描述生成的准确性,并能够采用端到端的方式进行模型的训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