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和具有该热交换器的空气调节机

    公开(公告)号:CN103620336A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280031611.1

    申请日:2012-07-03

    Abstract: 平行流热交换器(1A)包括沿垂直方向的总管(2和3)以及将所述总管彼此连接起来的多个沿水平方向的扁平管(4)。制冷剂通过入口管(8)流入总管(3)内的隔室(S6),然后通过与隔室(S6)连接的多个扁平管流入总管(2)。与隔室(S6)连接的多个扁平管通过总管(2)内的隔板(P2)而在垂直方向上被划分,并且制冷剂最终从上出口管(9)和下出口管(10)流出。所述隔板的位置被设定成使得:相比于从入口管到达下出口管的制冷剂流动路径而言,制冷剂更容易于进入从入口管到达上出口管的制冷剂流动路径侧。

    热交换器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216715A

    公开(公告)日:2011-10-12

    申请号:CN200980145519.6

    申请日:2009-07-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交换器,当在热交换器的多根扁平管中位于最外侧的扁平管的、朝向外侧的扁平面上安装波纹状散热片时,不需要在其外侧设置保护板或保护膜。热交换器(1A)包括:两根总管(2、3),隔开间隔平行配置;多根扁平管(4),配置在总管(2、3)之间,设置在扁平管(4)内部的制冷剂通路(5)与总管(2、3)的内部连通;以及波纹状散热片(6),配置在扁平管(4)之间。在多根扁平管(4)中位于最外侧的扁平管(4)的、朝向外侧的扁平面上,安装有最外侧波纹状散热片(6a),该最外侧波纹状散热片(6a)的皱褶重叠成百叶门状。

    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
    2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906460B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1911199725.7

    申请日:2015-1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其设置有:下方肋(第一遮挡部)(69),在吸气孔(64)的下方堵塞盖(60)和遮挡板(71)之间;遮挡部(第二遮挡部)(72),在通气孔(54)的下方堵塞遮挡板(71)和箱体(11)之间;以及遮挡部(第三遮挡部)(73),在遮挡板(71)上端的上方堵塞盖(60)和箱体(11)之间,从吸气孔(64)流入的气流在沿着遮挡板(71)上升之后,在遮挡板(71)的上端和第三遮挡部(73)之间向下方弯曲,沿着遮挡板(71)下降并被朝向通气孔(54)引导。

    空气调节机
    2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062487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580012296.1

    申请日:2015-09-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1/89 F24F13/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调节机。控制空气调节机的运转的控制部能够执行内部清洁运转,该内部清洁运转在制冷运转后使室内机的室内热交换器、室内风扇或排水承接部周围的水分蒸发。内部清洁运转基本上是进行制热运转。此时,例如使室外风扇间歇运转,来抑制室外风扇的风扇转速,降低向压缩机施加的负载。

    热交换器和具有该热交换器的空气调节机

    公开(公告)号:CN103620336B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280031611.1

    申请日:2012-07-03

    Abstract: 平行流热交换器(1A)包括沿垂直方向的总管(2和3)以及将所述总管彼此连接起来的多个沿水平方向的扁平管(4)。制冷剂通过入口管(8)流入总管(3)内的隔室(S6),然后通过与隔室(S6)连接的多个扁平管流入总管(2)。与隔室(S6)连接的多个扁平管通过总管(2)内的隔板(P2)而在垂直方向上被划分,并且制冷剂最终从上出口管(9)和下出口管(10)流出。所述隔板的位置被设定成使得:相比于从入口管到达下出口管的制冷剂流动路径而言,制冷剂更容易于进入从入口管到达上出口管的制冷剂流动路径侧。

    空气调节机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903656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380069758.4

    申请日:2013-12-27

    Inventor: 上野円

    Abstract: 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1)包括:室外侧热交换器(14);室内侧热交换器(32);配置在室外侧热交换器和室内侧热交换器之间的膨胀阀(15);使制冷剂在制冷循环中循环的压缩机(12);切换阀(13),将压缩机的制冷剂循环在制冷时循环和制热时循环之间切换,制冷时循环的情况下,从压缩机喷出的制冷剂首先进入室外侧热交换器,制热时循环的情况下,从压缩机喷出的制冷剂首先进入室内侧热交换器。当制热运转时,控制部(40)在室外侧热交换器的除霜工序前的阶段,能够执行减小膨胀阀的开度的第一预备除霜运转,或者加大膨胀阀的开度的第二预备除霜运转。

    热交换器
    2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216715B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0980145519.6

    申请日:2009-07-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交换器,当在热交换器的多根扁平管中位于最外侧的扁平管的、朝向外侧的扁平面上安装波纹状散热片时,不需要在其外侧设置保护板或保护膜。热交换器(1A)包括:两根总管(2、3),隔开间隔平行配置;多根扁平管(4),配置在总管(2、3)之间,设置在扁平管(4)内部的制冷剂通路(5)与总管(2、3)的内部连通;以及波纹状散热片(6),配置在扁平管(4)之间。在多根扁平管(4)中位于最外侧的扁平管(4)的、朝向外侧的扁平面上,安装有最外侧波纹状散热片(6a),该最外侧波纹状散热片(6a)的皱褶重叠成百叶门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