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线油液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686494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683103.8

    申请日:2023-12-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线油液检测装置及其方法。本发明装置,包括:输油单元、图像采集显示单元以及主控单元,其中:输油单元用于通入待检测油液,并将待检测油液输送至采集区;图像采集显示单元用于获取采集区的颗粒污染物图像;主控单元连接图像采集显示单元,接收图像采集显示单元获取的颗粒污染物图像,并对颗粒污染物图像进行处理,提取出颗粒污染物的详细信息,并将输出结果发送至所述图像采集显示单元进行显示,并将输出结果发送至远程服务器,实时获取当前检测油液的信息,实现远程机械设备健康状态监控。本发明利用内置的GPU对传输的图像进行算法处理,能够获得油液颗粒污染物包括种类、大小、形状等多种信息。

    一种含有高磁导率材料的金属磨粒检测传感器及油液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37061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348495.3

    申请日:2021-1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高磁导率材料的金属磨粒检测传感器及油液检测方法,包括:电性连接的油液检测装置和激励‑检测单元;油液检测装置包括微流体芯片和传感单元,微流体芯片包括油液入口,微流道和储油槽;传感单元包括平面线圈和四块具有极高磁导率的矩形材料,平面线圈垂直于微流道,且与微流道同心;四块矩形材料设置于平面线圈一侧,且以相邻材料之间夹角90度围绕微流道外表面环形放置;激励‑检测单元通过绝缘导线与传感单元连接,以给平面线圈施加高频交流电激励。本发明可实现对机械设备金属磨粒的区分检测,简单便捷,具有检测速度快、精度高、成本低等优点,适用范围广泛,可以快速、准确、低成本、免维护的在线检测油液中的金属污染物。

    一种高精度交叉电容油液检测传感器及其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82984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963717.1

    申请日:2020-0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精度交叉电容油液检测传感器及其检测方法,包括:交叉电容器、第一圆形铜护环、第二圆形铜护环、黄铜金属防护罩、电极连接器;交叉电容器包括第一特氟隆管和贴附在第一特氟隆管外壁的四个对称设置的黄铜电极,任意两个黄铜电极之间间隔0.5mm;第一圆形铜护环和第二圆形铜护环分别设置在第一特氟隆管外壁的上端和下端,且与黄铜电极两端之间间隔0.5mm;黄铜金属防护罩设置在交叉电容器的外部,且与交叉电容器之间间隔1mm,在黄铜金属防护罩和交叉电容器之间还设置有第二特氟隆管;电极连接器连接四个相同的所述黄铜电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检测成本高昂,耗时,检测参数单一,检测精度低等技术问题。

    一种基于变频的区分混叠颗粒的双线圈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2838027U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21559881.6

    申请日:2024-07-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变频的区分混叠颗粒的双线圈检测装置,包括双线圈微流体检测芯片、低频交流电激励单元和高频流电激励单元,双线圈微流体检测芯片包括玻璃基底、PDMS基体、内嵌在PDMS基体内的检测通道、第一螺线管和第二螺线管;检测通道的两端开孔分别作为通道入口和出口,检测通道分别从第一螺线管和第二螺线管的中心穿过;第一螺线管的引线两端通过绝缘导线连接低频交流电激励单元的正极和负极;第二螺线管的引线两端通过绝缘导线连接高频交流电激励单元的正极和负极,因低频和高频对不同颗粒产生的涡流效应不同,实现不同混叠颗粒的准确区分。解决了当油液检测装置随着检测通量增加,多个颗粒同时通过传感器检测区域无法准确识别的问题。

    一种高精度交叉电容油液检测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212622366U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22002574.6

    申请日:2020-09-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精度交叉电容油液检测传感器,包括:交叉电容器、第一圆形铜护环、第二圆形铜护环、黄铜金属防护罩、电极连接器;交叉电容器包括第一特氟隆管和贴附在第一特氟隆管外壁的四个对称设置的黄铜电极,任意两个黄铜电极之间间隔0.5mm;第一圆形铜护环和第二圆形铜护环分别设置在第一特氟隆管外壁的上端和下端,且与黄铜电极两端之间间隔0.5mm;黄铜金属防护罩设置在交叉电容器的外部,且与交叉电容器之间间隔1mm,在黄铜金属防护罩和交叉电容器之间还设置有第二特氟隆管;电极连接器连接四个相同的所述黄铜电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检测成本高昂,耗时,检测参数单一,检测精度低等技术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