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浓度甲烷背景中的微量乙烯气体测量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79203B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1911249178.9

    申请日:2019-12-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浓度甲烷背景中的微量乙烯气体测量系统及方法,属于气体检测、吸收光谱和光纤传感技术领域。采用红外宽谱光源激发乙烯产生光声信号,并采用近红外可调谐激光光源测量高浓度甲烷的浓度值,利用测量的甲烷浓度对乙烯吸收产生的光声信号进行修正,从而实现对高浓度甲烷背景中的微量乙烯气体的高精度测量。采用的两种光声激发光源都具有低成本和小体积的优势,此外,系统采用光纤传声器和高速光谱解调法,可对光源产生的基频和二次谐波光声信号进行超高灵敏度测量,对乙烯测量检测极限达到0.1ppm量级。本发明为煤层自然发火的预警提供了一种极具竞争力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KL展开的大规模水电站群优化调度降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53649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2010149861.1

    申请日:2020-0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KL展开的大规模水电站群优化调度降维方法。通过对水电站群长系列实际调度样本进行主成分分析,识别调度过程中的库水位变化特征值与其对应的特征函数,采用KL展开方法将时域库水位描述为频域内前述水位变化特征项的线性函数,并通过各项的随机系数组合确定特定来水对应的发电调度过程;构建了两阶段逐步迭代寻优框架,通过动态搜索水位特征项的随机系数实现大规模水电站群优化调度的高效求解。本方法将时域优化问题转换为频域问题,显著提高水电站群优化调度的计算效率,在同等电站规模条件下,计算耗时较经典的DP方法减少约96%,较POA方法减少约78%,为超大规模水电站群优化调度计算提供了新的高效求解方法。

    气体恒温控制装置及混合气体节流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562086B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710733538.7

    申请日:2017-08-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体恒温控制装置,应用于气体压缩机换热系统,包括安装于压缩机中的节气阀门,还包括用于输送气体的换热管和用于向换热管喷射水雾的喷头,所述换热管与所述节气阀门连通,其中:所述换热管具有与所述喷头喷射的水雾空间几何形状相对应的温度调节部,所述温度调节部为所述换热管经过螺旋盘绕形成的空心锥体状结构;所述喷头设置在所述温度调节部锥体的锥尖端,所述喷头向所述温度调节部喷射水雾,用于对所述换热管中的气体进行变工况温度调节。本发明了还公开了一种安装有所述气体恒温控制装置的混合气体节流系统,能够对混合气体的温度进行准确调节,便于对混合气体进行再利用。

    一种利用管道自身压力实现低温空气取热的管道天然气调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965667B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711096578.1

    申请日:2017-11-09

    Inventor: 张博 郭向吉 韩杨

    Abstract: 一种利用管道自身压力实现低温空气取热的管道天然气调压系统,属于管道天然气调压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来流PNG、喷射器、空温式换热器、涡流管和调压装置。本发明在采用由喷射器、空温式换热器及涡流管构成的压力驱动式加热调压单元,通过天然气在喷射器、空温式换热和涡流管这三者之间的循环流动中向空气持续吸收热量,并在升温的过程中同时实现了高压天然气的压力降低,以达到无需采用电或水浴式等加热的方式就可同时实现PNG加热、调压的目的,极大程度上降低了PNG分输站或城市门站加热PNG所需的能耗。

    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阀门泄漏检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92446B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610615316.0

    申请日:2016-07-29

    Inventor: 张博 刘峰 张奇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阀门泄漏检测系统及方法,属于阀门监检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阀门难以实现中远距离泄漏检测、红外热成像技术受限于发射率不均匀干扰、红外热成像结果受温度条件变化干扰、阀门泄漏检测精度较差与检测成本较高等技术难题,探索了阀门的中远距离试压泄漏检测,将红外热成像技术的非接触式测温、快速捕捉过热点的优势应用在泄漏检测中,实现了对泄漏点位置的精确测量以及泄漏量的定级分析,解决了发射率不均匀带来干扰的技术难题,具备很高的检测精度、合理的检测成本,有很可观的推广前景。

    基于回收来流压力能的超低温环境取热天然气调温调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940235B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711096896.8

    申请日:2017-11-09

    Inventor: 张博 郭向吉

    Abstract: 一种基于回收来流压力能的超低温环境取热天然气调温调压系统,属于天然气领域,包括管道天然气、压缩天然气、液化天然气,本发明属于天然气领域,包括管道天然气、压缩天然气、液化天然气。该系统采用涡流管、空温式换热器和喷射器构成的压力驱动式加热单元代替现有的加热器(对于LNG通过在储罐和空温式气化器之间设置低温液体增压泵,以提高空温式气化器出口NG压力)。采用喷射器和涡流管这两种压力驱动装置,将涡流管冷端出口的低温NG通入空温式换热器持续从环境中吸收热量;同时使从涡流管热端出来的气体升温直接达到管网温度要求,进而实现无需加热器耗能的目的。

    一种利用管道自身压力实现低温空气取热的管道天然气调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965667A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711096578.1

    申请日:2017-11-09

    Inventor: 张博 郭向吉 韩杨

    Abstract: 一种利用管道自身压力实现低温空气取热的管道天然气调压系统,属于管道天然气调压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来流PNG、喷射器、空温式换热器、涡流管和调压装置。本发明在采用由喷射器、空温式换热器及涡流管构成的压力驱动式加热调压单元,通过天然气在喷射器、空温式换热和涡流管这三者之间的循环流动中向空气持续吸收热量,并在升温的过程中同时实现了高压天然气的压力降低,以达到无需采用电或水浴式等加热的方式就可同时实现PNG加热、调压的目的,极大程度上降低了PNG分输站或城市门站加热PNG所需的能耗。

    基于极化去极化电荷差的评估油纸绝缘老化状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99864B

    公开(公告)日:2018-03-09

    申请号:CN201610056432.3

    申请日:2016-01-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气设备绝缘诊断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极化去极化电荷差的评估油纸绝缘老化状态的方法。通过检测电气设备内部油纸绝缘的极化电流和油纸绝缘的去极化电流就可以算出油纸绝缘的极化去极化电荷差,通过油纸绝缘的极化去极化电荷差表征绝缘纸绝缘状态的聚合度,对油纸绝缘的绝缘状态进行评判,由此将聚合度对油纸绝缘的有损评估方法变为结合极化去极化电流法和聚合度法的无损评估方法。对于以油纸绝缘作为绝缘层的电气设备无需拆装,例如变压器无需吊罩,高压套管无需拆卸,就能对其内部的油纸绝缘的绝缘状态进行无损、准确、快速的评估,为电气设备内部油纸绝缘的绝缘老化状态检测和更换提供依据和参考。

    基于三维温度重构的阀门检漏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48994B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510185853.1

    申请日:2015-04-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2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三维温度重构的阀门检漏系统及方法,属于热能工程技术领域。解决了阀门难以实现中远距离检漏、红外线技术难以实现定量检漏、阀门表面材质不同或粗糙度不同的温度修正困难、测量精度有限等技术难题。其特点是无需对阀门表面材质和粗糙度进行测量来修正温度,建立了三维温度场重构模型,将喷雾冷却技术应用在阀门压力试验中,准确判断泄漏点;通过漏点的泄漏量与温度梯度的关系曲线实现泄漏量定量检测。本发明实现了中远距离检测阀门是否泄漏,利用红外热像仪实现了泄漏点的定性检测和泄漏量的定量检测,解决了传统红外热像探伤技术需要准确测定材料表面发射率的难题,提升了检漏精度,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电缆高压大电流发生简易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717334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10057493.1

    申请日:2016-01-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缆高压大电流发生简易系统。电源控制箱与变压器间采用多芯屏蔽电缆连接,电源控制箱内设有过压保护、过流保护以及调压装置;电源控制箱控制变压器输出电压并对输出电压进行采集显示,变压器的输出端通过保护电阻与电缆线芯相连;调压器、断路器、电感线圈和大功率保护电阻依次相连构成一次回路,电缆穿过电感线圈构成二次回路;调压器两端连接电压表,一次回路串接电流表;二次回路采用钳形电流表测量;系统运行时电缆进行短路,接触电阻小。该系统能够利用较为简单的电路,在电缆回路中产生大电流,同时利用高压发生回路给电缆线芯施加高压,较为真实地模拟电缆的实际运行情况,为实验室内研究电缆绝缘的电、热老化提供参考。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