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脐带缆的成缆用填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1828193U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20367868.6

    申请日:2020-03-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脐带缆的成缆用填充结构,包括沿长度方向在各处的横截面都相同的填充结构本体,特点是填充结构本体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填充部和第二填充部,第二填充部的上端面的中部向上凸起形成第一填充部,第一填充部的两个侧部与第二填充部的上端面之间形成两个内凹的抵靠凹陷,第一填充部的上端面为向上凸起的弧形外贴合面,第二填充部的下端面为向上凹陷的弧形内贴合面。优点是该成缆填充结构在成缆填充后所形成的成缆间隙较小,可有效减小成缆各单元的位移空间,降低各单元间的摩擦应力,从而使得整个脐带缆的疲劳寿命得以提高。

    一种适用两层及以上铠装钢丝海缆的固定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1127049U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921057610.X

    申请日:2019-07-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两层及以上铠装钢丝海缆的固定装置,特点是包括:固定主体,固定主体设置空腔、灌胶孔和将空腔一端覆盖的固定部,空腔的内径自固定主体的一端起逐渐增大,灌胶孔用于注入具有固定和密封功能的胶水,固定部上设置有用于海缆芯通过的海缆芯穿孔,固定部通过螺纹连接在固定主体上;固定副体,固定副体上设置有与外部连接的安装孔;固定颈部,固定颈部两端分别连接固定副体和固定主体,固定副体和固定颈部与空腔连通;优点是锚固后纵截面为倒V型的海缆置于倒V型的固定主体内,其利用海缆的自重和胶水进行固定,随着铠装钢丝层数增加,海缆自重也逐渐增加,其与固定主体配合越紧密,稳定性和安全性能也更优。

    一种海底电缆用填充条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1578417U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20021825.2

    申请日:2020-01-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底电缆用填充条结构,包括内贴合支撑部,内贴合支撑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外贴合支撑部,内贴合支撑部的外表面为用于与电缆缆芯的外壁外切抵设安装的弧形内贴合面,外贴合支撑部的外端头的上表面用于与电缆缆芯的外壁抵设安装,外贴合支撑部的下表面为用于与电缆护套的内壁贴合安装的弧形外贴合面,特点是内贴合支撑部的外表面与外贴合支撑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为光滑的端面。优点是内贴合支撑部的外表面与外贴合支撑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为光滑的端面,光滑的端面大大降低了成缆过模时的摩擦力,利于成缆时过模,在制造时也可确保填充条具有均匀的尺寸和均匀的强度,从而可有效确保成缆产品的整体质量。

    一种管状物的可调式焊接夹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0388155U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20966434.5

    申请日:2019-06-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状物的可调式焊接夹紧装置,包括工作台,特点是工作台上设置第一管状物的第一夹紧机构和第二管状物的第二夹紧机构,第一夹紧机构和第二夹紧机构与工作台之间分别设置第一调节装置和第二调节装置,第一调节装置和第二调节装置结构相同,第一调节装置用于调节第一夹紧机构进行X、Y和Z向移动,第二调节装置用于调节第二夹紧机构进行X、Y和Z向移动;优点是通过调节第一调节装置来实现设置其上的第一夹紧机构的三维度方向位移,通过调节第二调节装置来实现设置在其上的第二夹紧机构的三维度方向位移,直到使第一管状物和第二管状物对接时两者轴心处在同一水平面,此装置能快速、灵活、精准地调整两个管状物的位置。(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托盘去气房
    2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006539U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920957888.6

    申请日:2019-06-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托盘去气房,包括多个模块化的拼装单元,每个拼装单元包括用于组成墙体的墙体拼装单元和用于组成顶盖的顶盖拼装单元,多个墙体拼装单元围拢拼装形成去气房的墙体,多个顶盖拼装单元围拢拼装形成去气房的顶盖。优点是去气房的墙体通过墙体拼装单元围拢拼装而成,去气房的顶盖通过顶盖拼装单元围拢拼装而成,结构简单,使得整个去气房能够实现移动搭建,适配那些难以移动送入到传统去气房内的芯线进行去气处理,操作方便,且不会占用较大的固定搭建空间,拼装单元的使用量可根据具体需要搭建的去气房的整体大小进行选择,通用性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脐带缆的放线张力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275863U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821968330.X

    申请日:2018-11-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脐带缆的放线张力控制装置,包括多个设置在成缆机中的用于卷绕脐带缆单元的放线盘组件,放线盘组件包括支座、转盘和线盘,支座上设置有转盘转动驱动机构,转盘上固定设置有支架,线盘与支架转动连接,特点是支架上固定设置有线盘转动驱动机构和用于检测线盘放线速度的速度传感器,成缆机的成缆模口处固定设置有张力检测装置;优点是可对脐带缆单元的放线张力进行实时的检测,并通过主动控制脐带缆单元的放线速度来实现对其放线张力的主动控制,使其张力保持恒定,满足脐带缆对成缆张力精度的要求,提高脐带缆的成缆质量。

    水下缆的阻水测试装置
    2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275028U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20396763.4

    申请日:2011-10-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水下缆的阻水测试装置,包括筒体和安装在筒体下方的支架,筒体上一体设置有至少四根连接管,其中四根连接管分别与压力表、进水管、出水管和增压设备连接,筒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密封装置,特点是密封装置包括端头和密封盖,端头固定连接在筒体的端部,端头内设置有密封环,密封环的两端设置有压板,压板上设置有孔径与被测水下缆外径相等的通孔,密封盖压在外侧的压板上且与端头固定连接;优点是将被测的水下缆装入到筒体内,并在密封的筒体内注满水及增压,并可测试水下缆的耐水压和抗渗水性能;而且筒体上设置有观察机构,还可实时观察水下缆在筒体内测试的情况。

    一种多芯海底电缆用填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1125100U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920950133.3

    申请日:2019-06-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芯海底电缆用填充结构,包括第一内骨架、第二内骨架和外骨架,第一内骨架的内端与第二内骨架的内端连接,第一内骨架的外端与外骨架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内骨架的外端与外骨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内骨架和/或第二内骨架上设置有一弧形连接骨架,外骨架分别与第一内骨架、第二内骨架以及弧形连接骨架之间间隔设置有多根支撑杆;其优点是填充条呈中空结构,具有重量轻且省材料的优点;实现一根光缆单独检测对应电缆线芯的性能,且使光缆更贴近电缆线芯,具有提高检测精度的优点;具有强度好、稳定性能好且环保的优点。

    一种海洋深水用脐带缆
    2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295958U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20960639.2

    申请日:2019-06-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洋深水用脐带缆,包括脐带缆主体、用于包覆脐带缆主体的外护套,脐带缆主体和外护套主体之间包覆有尼龙水布袋,脐带缆主体包括定位支架、多根中心钢管和设置在中心钢管四周的外侧单元,定位支架设置在脐带缆主体的中心位置,中心钢管绕定位支架设置,中心钢管所占面积之和为该脐带缆截面面积的50%~70%;其优点是通过中心钢管保证抗拉强度,改进后截面抗拉强度高达400-600kN,且其重量降低了二分之一,具有抗拉强度好、重量轻的优点;而且去掉了金属铠装后工艺大大简化,原本需要内护套、两次铠装、外护套三道工序,现只需要外护套一道工序,降低了制造成本。

    一种耐负载电缆
    3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785594U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20579733.3

    申请日:2019-04-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负载电缆,包括缆芯,缆芯外部包覆设置有半导电尼龙包带,半导电尼龙包带外部包覆设置有导体屏蔽层,导体屏蔽层的外部包覆设置有绝缘层,绝缘层的外部包覆设置有绝缘屏蔽层,绝缘屏蔽层的外部包覆设置有第一半导电阻水包带,第一半导电阻水包带的外部包覆设置有绝缘护套,特点是第一半导电阻水包带与绝缘护套之间设置有铜丝屏蔽层,铜丝屏蔽层的外部通过反向饶包的铜带扎紧,绝缘护套包覆设置在铜带的外部。优点是在半导电阻水包带与绝缘护套之间设置铜丝屏蔽层,通过该铜丝屏蔽层的设置,可有效增强电缆的屏蔽短路承载能力,使得该电缆能够适配在对短路过负荷能力要求高的场合中使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