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255910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580016843.3
申请日:2015-04-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藤仓 ,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IPC: G02B6/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04 , G02B6/4403 , G02B6/4407 , G02B6/441 , G02B6/4432 , G02B6/4434 , G02B6/4482 , G02B6/4494
Abstract: 本发明在具有利用束材集束了光纤芯线的束的多个光纤单元的光缆中,不加粗外径就实现良好的防水特性。光缆具备多个光纤单元,该光纤单元具有多个光纤芯线、和卷绕于上述多个光纤芯线的束的外周部的束材,所述光缆在上述束材的表面,以能够脱离的状态附着有具有吸水性的粒状物质。
-
公开(公告)号:CN103608710B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280026706.4
申请日:2012-05-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藤仓 ,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IPC: G02B6/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4403 , G02B6/44 , G02B6/448 , Y10T29/49826
Abstract: 本发明能够抑制光纤从涂覆模送出时被覆树脂被剥除的情况。当位于光纤(3)最外层的紫外线固化性树脂(13)的杨氏模量为300MPa以上、且该杨氏模量为300MPa~600MPa时通过以下测定方法测定的摩擦力为0.3N以下的多条光纤(3)彼此并排配置并将各光纤(3)沿长度方向间断地相互固定,从而形成接合部(5)。利用光纤试片(30)形成环(30a),将其一侧端部(30b)以打结的方式插入到环(30a)中,来形成树脂彼此接触的接触部(30d)。在该状态下,把持着环(30a)两侧的各端部(30b、30c)向相反的方向拉伸,测定拉伸时的接触部(30d)处的树脂之间的摩擦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612443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480055140.7
申请日:2014-10-01
Applicant: 株式会社藤仓
Abstract: 一种利用束材集束光纤芯线的束的光纤单元,其使取出光纤芯线时的作业性提高,并且即便对束材施加了张力也抑制传输损失的增加。本发明的光纤单元的特征在于,具备:多根光纤芯线、和集束所述多根光纤芯线的三根以上的束材,所述多根束材中的第1束材以卷绕于所述光纤芯线的束的外周上的方式沿所述光纤芯线的束的长度方向配置,在与第2束材接触的接触点与所述第2束材接合,并且在与不同于所述第2束材的第3束材接触的接触点与所述第3束材接合,在与所述第2束材接触的所述接触点以及与所述第3束材接触的所述接触点使相对于所述光纤芯线的束的卷绕方向反转。
-
公开(公告)号:CN103069322B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180040168.X
申请日:2011-08-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藤仓 ,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IPC: G02B6/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448 , G02B6/4403 , G02B6/4404 , G02B6/44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子单元彼此易于识别的多芯的光纤带的制造方法、执行该制造方法的光纤带的制造装置及由该制造方法制造的光纤带,其中,该光纤带是使多根光纤芯线并列并将相邻的光纤芯线彼此每隔规定间隔地连结而成的。使多根光纤芯线(2)隔开间隔地并列地送出,向多根光纤芯线(2)涂布未固化的树脂,针对每个任意的光纤芯线(2)通过不同或相同的周期及相位来移动多个阻挡部件,并通过这些阻挡部件使对未固化的树脂进行阻挡的位置连续地变化,在直至光纤芯线(2)彼此并列地集中且相互接触的部位为止之间使未固化的树脂固化,形成将光纤芯线彼此连结的连结部(4、5)。
-
公开(公告)号:CN104126141A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380009621.X
申请日:2013-01-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藤仓
IPC: G02B6/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443 , G02B6/4494 , H01B7/288
Abstract: 在具有收纳光纤的集合芯部的护套而构成的光纤线缆中,提供一种能够满足充分的机械性特性且能够实现规定的止水特性的光纤线缆。具备:由多个光纤线材(11)及止水材料线(12)构成的集合芯部(1);将集合芯部(1)覆盖的带体(2);及将集合芯部(1)及带体(2)包覆的圆筒状的护套(5),带体(2)具有透水性,在带体(2)的内侧存在浸水时,止水材料线(12)溶解,溶解后的止水材料向护套(5)内流出。
-
公开(公告)号:CN103890628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280051112.9
申请日:2012-10-15
Applicant: 株式会社藤仓 ,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IPC: G02B6/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4404 , G02B6/2551 , G02B6/2555 , G02B6/3636 , G02B6/4403 , G02B6/4405 , G02B6/441 , G02B6/443 , G02B6/448 , G02B6/4482 , G02B6/448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高密度细径化且能够不脱落地在熔接机的V字槽载置光纤的光纤带芯线。一种光纤带芯线(1),将3芯以上的光纤(2)并列配置并利用连结部(3)将彼此相邻的2芯的光纤(2)之间连结,将该连结部(3)沿着带芯线长度方向及带芯线宽度方向分别间断地设置。在该光纤带芯线(1)中,光纤(2)的外径尺寸设为220μm以下,且相邻的光纤(2)的中心间距离L设为250±30μm。
-
公开(公告)号:CN101960349B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0980106862.X
申请日:2009-02-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藤仓
IPC: G02B6/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4475
Abstract: 一种光学纤维线缆,包括:沿光学纤维线缆的轴线伸长的开槽芯部(17),该开槽芯部包括平行于所述轴线延伸的槽口(15)和能够通过所述槽口接近的凹槽(11);放置在所述凹槽中的一条或多条光学纤维(3);围住所述开槽芯部和所述光学纤维的护套(9);结合部(23,25),所述开槽芯部与所述护套在该结合部处结合;嵌入所述开槽芯部中且平行于所述轴线延伸的第一强度构件(17);以及嵌入所述护套中且平行于所述轴线延伸的第二强度构件(19),其中,所述第一强度构件和第二强度构件在包括所述轴线的平面上对准。
-
公开(公告)号:CN102844694A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180017457.8
申请日:2011-04-05
Applicant: 株式会社藤仓
IPC: G02B6/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4482 , G02B6/4403 , G02B6/4411
Abstract: 一种光纤带芯线,其具备:并排的多根光纤(1);及覆盖所述多根光纤(1)而进行带化的带化材料(6),所述多根光纤(1)由按照各光纤(1)而为不同颜色的半透明的着色层(5)覆盖,所述带化材料(6)由无色透明的材料形成,在所述各光纤中的2根以上的光纤中,将用于识别光纤带芯线的标记(4)在该光纤带芯线的长度方向上设置在同一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1960350B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0980106889.9
申请日:2009-02-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藤仓
IPC: G02B6/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4495 , G02B6/4429 , G02B6/4432
Abstract: 一种光学纤维线缆包括:沿所述光学纤维线缆的轴线伸长的开槽芯部(7),该开槽芯部包括平行于所述轴线延伸的槽口(11)和能够通过所述槽口接近的凹槽(5);放置在所述凹槽中的一条或多条光学纤维(3);围住所述开槽芯部和所述光学纤维的护套(9);结合部(15),所述开槽芯部与所述护套在该结合部处结合;以及嵌入所述开槽芯部中的两个或更多个强度构件(17),该强度构件平行于所述轴线延伸且在包括所述轴线的平面上对准。
-
公开(公告)号:CN101765797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0880100878.5
申请日:2008-05-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藤仓
IPC: G02B6/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443 , G02B6/441 , G02B6/4434
Abstract: 一种光纤电缆(1),包括:通过在居中的抗拉部件(3)的外周上绞合多个松管(7)形成的电缆芯(9),每个松管(7)容纳至少一根光纤(5);以及布置在电缆芯(9)的外周上的护套(11)。护套(11)包括:第一护套部分(13),其中护套嵌入每个松管(7)之间;以及第二护套部分(15),其中护套(11)外接在电缆芯(9)的周围从而形成为管形状。第一护套部分(13)和第二护套部分(15)在电缆芯(9)的整个长度上交替地布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