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49997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505632.X
申请日:2022-01-1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拟南芥RNA加工因子DCP5基因及其应用,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拟南芥RNA加工因子DCP5基因,其抑制FLC的表达,且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本发明拟南芥RNA加工因子DCP5基因在植物开花时间的调控作用,该基因属于P‑body的组分之一,能够与拟南芥中的另一重要的自主途径的开花调节基因SSF相互作用形成蛋白复合体。DCP5基因在拟南芥中起到促进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的转变,通过对FLC前体mRNA的调控抑制FLC的表达,进而调节拟南芥开花。
-
公开(公告)号:CN113278630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0577231.9
申请日:2021-05-26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11 , C12N15/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良桑树白藜芦醇生物合成的转录因子基因MaMYB14及其应用,所述转录因子基因MaMYB14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该基因全长831bp,编码276个氨基酸。亚细胞定位研究表明,该基因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中;酵母激活实验显示该蛋白具有转录激活作用;启动子活性实验表明MaMYB14显著激活ProMaSTS3::LUC的表达,表明MaMYB14能促进桑树白藜芦醇合酶基因MaSTS3的转录,蛋白互作表明MaMYB14能与E3类泛素化酶SIZ1互作,本发明能够应用于改良植物中白藜芦醇的生物合成。
-
公开(公告)号:CN111073895B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1911361654.6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A01P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植物抵抗鳞翅目害虫的基因APX1及其应用,该基因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或与其具有较高同源性的基因序列,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该基因属于RNA 5’帽子结合蛋白基因,该基因突变体能够有效抑制小菜蛾的生长发育并起到毒杀作用,此外,拟南芥作为模式植物,该抗虫基因与其他作物的同源基因具有良好的共线性,具有较高的研究和应用价值。本发明为油菜和玉米等作物开发天然抗虫品系提供了重要基因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1073895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361654.6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A01P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植物抵抗鳞翅目害虫的基因APX1及其应用,该基因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或与其具有较高同源性的基因序列,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该基因属于RNA 5’帽子结合蛋白基因,该基因突变体能够有效抑制小菜蛾的生长发育并起到毒杀作用,此外,拟南芥作为模式植物,该抗虫基因与其他作物的同源基因具有良好的共线性,具有较高的研究和应用价值。本发明为油菜和玉米等作物开发天然抗虫品系提供了重要基因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8497408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0801086.1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鉴定玉米蚜虫抗性的InDel标记及方法和应用,涉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所述InDel标记位于RTA1基因的启动子区第‑1511位和第‑1581位,验证该InDel标记的引物序列如SEQ ID NO.3‑4所示,其中:第‑1511位的InDel标记为14bp碱基的插入或缺失;第‑1581位的InDel标记为12bp碱基的插入或缺失。本发明发现了不同的玉米生态型的RTA1基因的启动子区存在不同的Indel差异,并基于此开发了鉴定玉米蚜虫抗性的InDel标记,该InDel标记经电泳检测后条带清晰可辨,抗/感蚜虫玉米品种之间,带型差异明显,检测方法简便,有利于选育抗蚜虫玉米品种。
-
公开(公告)号:CN118497408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801086.1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鉴定玉米蚜虫抗性的InDel标记及方法和应用,涉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所述InDel标记位于RTA1基因的启动子区第‑1511位和第‑1581位,验证该InDel标记的引物序列如SEQ ID NO.3‑4所示,其中:第‑1511位的InDel标记为14bp碱基的插入或缺失;第‑1581位的InDel标记为12bp碱基的插入或缺失。本发明发现了不同的玉米生态型的RTA1基因的启动子区存在不同的Indel差异,并基于此开发了鉴定玉米蚜虫抗性的InDel标记,该InDel标记经电泳检测后条带清晰可辨,抗/感蚜虫玉米品种之间,带型差异明显,检测方法简便,有利于选育抗蚜虫玉米品种。
-
公开(公告)号:CN114149997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111505632.X
申请日:2022-01-1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拟南芥RNA加工因子DCP5基因及其应用,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拟南芥RNA加工因子DCP5基因,其抑制FLC的表达,且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本发明拟南芥RNA加工因子DCP5基因在植物开花时间的调控作用,该基因属于P‑body的组分之一,能够与拟南芥中的另一重要的自主途径的开花调节基因SSF相互作用形成蛋白复合体。DCP5基因在拟南芥中起到促进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的转变,通过对FLC前体mRNA的调控抑制FLC的表达,进而调节拟南芥开花。
-
公开(公告)号:CN111066785B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1911361655.0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DMNT在制备鳞翅目害虫杀虫剂中的应用,属于农药制造技术领域。DMNT是植物天然次生代谢产物,对植物本身无损害作用。现有技术表明,DMNT具有挥发性,能够吸引害虫的天敌对害虫进行捕食。本发明首次发现了DMNT对小菜蛾、玉米螟和草地贪夜蛾三种鳞翅目害虫具有毒杀作用,并能够显著降低害虫的化蛹率和羽化率,减少其繁殖量。且该物质易挥发代谢,不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因此,以该物质为研究对象,开发新型高效无污染的天然杀虫剂对农作物害虫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210202968U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20816921.3
申请日:2019-06-0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01K67/033 , B01D46/00 , B01D46/30 , B01D53/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昆虫气味选择性实验的装置,包括气体发生机构、气体收集机构和支撑机构,所述气体发生机构包括两组植物隔离箱,所述植物隔离箱的底部设置有隔绝水箱;所述气体收集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上部的气体收集管,所述气体收集管由支撑机构支撑,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均匀设置于所述气体收集管底部的若干支撑柱;所述气体收集管的连端设置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通过连接管与所述气体发生机构中的植物隔离箱联通,所述气体收集管中间的顶部设置有抽气口。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封闭式昆虫气味选择性实验装置,将植物设置在水封的隔离机构内,避免在开放式环境下,空气中的其他物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从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221488783U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20045506.3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生物实验装置技术领域的一种植物原位饲养昆虫装置,包括:两个仓体;两个所述仓体之间设有用于使仓体可翻转的连接件,所述仓体上设有用于使两个仓体连接闭合构成昆虫饲养腔体并使其包裹固定在植物根茎或植物叶片上的固定件;所述仓体上设有用于使仓体内腔与外界连通的网状件;本申请中通过翻转仓体,使两个仓体贴合将植物的叶片或根茎包裹住,并利用固定件将两者连接起来,使两个仓体组成的植物原位饲养昆虫装置方便安装在植物上,提高植物原位饲养昆虫装置的安装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