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90741A
公开(公告)日:2013-11-13
申请号:CN201310318228.0
申请日:2013-07-26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中无机粒子与有机聚合物结合不牢固,容易脱落的不足,提供一种有机/无机复合多孔涂层的隔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隔膜包括,聚烯烃微孔膜和形成于聚烯烃微孔膜至少一个表面上的多孔涂层。制备方法为:(1)采用溶液聚合方法聚合出不同分子量粘结剂聚合物;(2)将(1)中的粘结剂聚合物溶于有机溶剂制成聚合物溶液,并在其中均匀分散无机纳米颗粒,制成涂覆液;(3)将(2)中涂覆液涂布在由单向拉伸工艺制备的聚烯烃微孔膜的至少一个表面,然后经快速真空干燥,在聚烯烃微孔膜表面形成具有多孔结构的涂层,即制得有机/无机复合多孔涂层的隔膜。本发明解决了无机颗粒脱嵌的问题,从而增强锂离子电池使用时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504524B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110354028.1
申请日:2012-01-06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硅氧烷改性聚氨酯-环氧树脂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将聚醚、双酚A型环氧树脂和端羟基聚硅氧烷原料干燥,至水分质量百分比均为0.01%以下;将聚醚、双酚A型环氧树脂和二异氰酸酯加入反应釜生成聚氨酯-环氧树脂聚合物体系;聚氨酯-环氧树脂聚合物体系中加入端羟基聚硅氧烷反应生成聚硅氧烷-聚氨酯-环氧树脂预聚物体系;在反应结束前加入固化剂和催化剂,搅拌均匀后倒入模具固化成型。本产品既有聚氨酯-环氧树脂性能互补的优点又有聚硅氧烷疏水性的特点,用聚硅氧烷改性聚氨酯-环氧树脂聚合物体系制备材料的综合性能得到提高,主要可应用于高阻尼材料、防水电子封装材料、医用材料以及长期储存材料等。
-
公开(公告)号:CN103254337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310168516.2
申请日:2013-05-07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C08F120/30 , C08F8/42 , C09K1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β-二酮类稀土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大分子β-二酮类为母体原料,然后将其在协同配体邻菲罗啉的作用下与稀土离子进行配位得到新型的β-二酮类大分子稀土配合物。此类β-二酮大分子稀土配合物不仅拥有稀土离子独特的荧光性能,而且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优良的加工性能和相容性。此外大分子稀土配合物克服了小分子配合时容易包含水分子从而引起荧光猝灭发生的缺点。因此,其在分析化学、生命科学、荧光探针、发光设备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102503A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1210119514.X
申请日:2012-04-23
Applicant: 常州大学 , 江苏聚科环保包装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8J7/04 , C08L67/02 , C09D143/04 , C09D133/12 , C09D133/10 , C08F230/08 , C08F220/14 , C08F220/18 , G02B1/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用增透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属于有机薄膜材料表面改性领域。本发明通过自由基聚合将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与(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进行共聚,制备出具有不同含量KH570的共聚物,然后通过匀胶机将聚合物均匀地涂覆于聚酯薄膜表面。本发明操作简单,并且改性后的聚酯薄膜具有高透光率,适用于LED、CRT、PDP、EL等显示、光学及装饰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888016A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210335811.8
申请日:2012-09-12
Applicant: 常州大学 , 江苏领航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交联结构复合层的锂离子二次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用强氧化剂溶液将聚烯烃微孔膜进行表面预处理,使其表面羟基化;配制包括接枝单体、引发剂、溶剂的接枝溶液:将表面羟基化后的聚烯烃微孔膜放到接枝溶液中,水浴加热,通氮气保护,在微孔膜表面进行接枝聚合反应,以体积比是9:1的无水乙醇和水混合得到混合液,将步骤接枝后的聚烯烃微孔膜和纳米无机粒子一同置于所述混合液中,纳米无机粒子与隔膜表面接枝的聚合物进一步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交联结构,本发明将强氧化剂溶液对聚烯烃微孔基膜进行表面改性使其羟基化,通过化学键链接在隔膜表面的交联层具有持久的作用性,达到持久性的表面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779965A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210281580.7
申请日:2012-08-09
Applicant: 常州大学 , 江苏聚科环保包装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亲水交联表层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该电池隔膜为聚烯烃微孔膜,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是:(1)聚烯烃微孔膜表面前期处理,(2)聚烯烃微孔膜表面接枝反应,(3)聚烯烃微孔膜表面亲水层的交联,(4)聚烯烃微孔膜后期处理。制备出的微孔膜仍保持原有孔隙率和透过率,隔膜表面的亲水性能得到明显改善,有利于电解液在隔膜表面的充分润湿,降低了锂离子电池的内阻,从而使电池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和较高的充放电效率;同时改善了隔膜的耐热收缩性能和在受热条件下的尺寸稳定性,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134931B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810840242.X
申请日:2018-07-27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钛复合偶联剂的合成及其功能化修饰碳微球阻燃剂制备方法。铝钛复合偶联剂的制备方法为,将聚合氯化铝与1,2丙二醇合成聚合氯化铝‑丙二醇络合物,与硬脂酸和钛酸丁酯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制备铝钛复合偶联剂。本发明制备的铝钛复合偶联剂,对无机粉体表面具有更好的修饰效果,克服了单一偶联剂修饰的耐久性较差,修饰基体相容性较差的问题,而且兼具抑烟与抗熔滴性能。经铝钛复合偶联剂表面修饰的碳微球具有分散性较好、基体相容性较好的特性,克服了碳微球本身易团聚的缺点,同时碳微球的阻燃性能大幅度提高,兼具抑烟与抗熔滴性能,克服了纯碳微球作为阻燃剂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时无法抑制发烟、熔滴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7827780B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710967998.6
申请日:2017-10-18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C07C269/02 , C07C271/28 , C08L63/00 , C08L77/02 , C08K5/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酚氧/聚酰胺共混体系的反应增容方法,特指以具有直链烷烃和芳环有序排列结构的二异氰酸酯为增容剂,将聚酚氧、聚酰胺和增容剂按配比在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反应性熔融共混,制备具有优良刚性和韧性的聚酚氧/聚酰胺共混材料。在聚酚氧与聚酰胺熔融共混过程中,通过二异氰酸酯增容剂在聚酚氧与聚酰胺相界面间引发的化学反应,在相界面间形成化学键结合,从而起到促进共混分散、提高相界面结合力的作用,得到的聚酚氧/聚酰胺反应增容共混物具有微观相分离形貌且相界面结合牢固,既保留了聚酚氧树脂优良的刚性,又大幅度提高了共混材料的韧性。该反应增容方法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制得的共混材料性能优良。
-
公开(公告)号:CN109860481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010343.9
申请日:2019-01-07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H01M2/14 , H01M2/16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隔膜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PP/PA66复合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首先利用α-甲基苯乙烯(AMS)、N-苯基马来酰亚胺(NPMI)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进行共聚合反应制备大分子引发剂PANG;将制得的PANG与PP进行熔融共混制备PP-g-PANG接枝物,该接枝物不仅可作为PP/PA66体系的增容剂,还可有效提高复合材料耐热性;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PP/PA66增容共混物;将增容共混物制备流延基膜并通过单向拉伸工艺制备复合电池隔膜。与PP隔膜相比,根据本发明制备的PP/PA66复合电池隔膜耐热性和亲水性都得到了有效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7880310B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710968095.X
申请日:2017-10-18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C08K5/1515 , C08L71/12 , C08L77/02 , C08L77/06 , C07D303/27 , C07D30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聚酚氧/聚酰胺共混塑料合金的增容剂及反应增容方法,以具有直链烷烃与芳环有序排列结构的二环氧基化合物为增容剂,将聚酚氧、聚酰胺和增容剂按配比在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反应性熔融共混,制备具有优良刚性和韧性的聚酚氧/聚酰胺共混塑料合金。在聚酚氧与聚酰胺熔融共混过程中,通过二环氧基化合物与聚酚氧的仲羟基的反应以及与聚酰胺的胺基、亚胺基的反应,在聚酚氧与聚酰胺的相界面间形成化学键结合,从而起到促进共混分散、提高相界面结合力的作用,使共混物形成了微观相分离且相界面牢固结合的共混形貌。该反应增容方法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制备的共混塑料合金具有优良的刚性和韧性,较聚酚氧树脂有明显的应用优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