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钢管约束型钢混凝土柱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19409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387542.8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nventor: 杨洋 邢翔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应力钢管约束型钢混凝土柱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钢管、型钢和混凝土,钢管为预应力钢管;所述型钢的质心与钢管的圆心重合,钢管与型钢之间浇筑混凝土,且混凝土为早强混凝土,所述钢管内壁喷涂有砂浆层;所述钢管的横截面为圆形;钢管通过电热法进行预应力处理,钢管通过电热法使其热胀冷缩获得预应力效果;且在钢管内壁设有横向条肋,用于增强钢管与砂浆层之间的粘结性能。通过本发明,利用电热法对钢管进行预热,使得钢管产生预应力,有效约束混凝土,提高柱的刚度、抗压性能、抗疲劳性能,同时其简便的施工操作有效克服在狭小环境、高原环境等复杂环境中施工不利等条件困难。

    一种形状记忆合金预应力U型箍—FRP加固混凝土梁及其施工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0984620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388249.3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nventor: 杨洋 张志勤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形状记忆合金预应力U型箍—FRP加固混凝土梁及其施工工艺,包括待加固混凝土梁、外贴FRP、记忆合金预应力U型箍以及外涂封闭砂浆。所述待加固混凝土梁为普通混凝土梁;所述外贴FRP为布或者板材,采用侧面粘贴或者U形粘贴加固在混凝土梁外部,或者底部沿着梁纵向粘贴;所述砂浆为聚合物砂浆,封涂在预应力U型箍外。本发明公开一种形状记忆合金预应力U型箍—FRP加固混凝土梁的施工工艺,由于形状记忆合金预应力U型箍的环向紧缩作用以及封涂砂浆的加固,有效避免了传统FRP加固中出现的纤维剥离,提高了FRP的利用率,从而提高了梁的抗剪和抗弯能力,最终提高了梁的承载能力;封涂砂浆还可以有效避免形状记忆合金预应力U型箍被腐蚀。

    一种新型先张法预应力钢-连续纤维筋增强无砟活性粉末混凝土轨道板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85215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860022.8

    申请日:2019-09-1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nventor: 杨洋 张志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先张法预应力钢-连续纤维筋(SFCB)增强无砟活性粉末混凝土轨道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无砟轨道的轨道板技术领域,包括轨道板板体、SFCB网片和预应力筋。轨道板板体采用活性粉末混凝土浇筑,设置有多组混凝土承台及挡肩,灌注孔,检查孔和预埋绝缘套管;SFCB网片与轨道板紧密结合,布置时分四层布置,分别为横向SFCB,纵向SFCB,横向SFCB和纵向SFCB;预应力筋为钢筋,采用纵横双向布置。本发明大大改善了轨道板的绝缘性能,提高了轨板的承载能力,减少了繁琐的绝缘工作和材料的使用。

    一种预应力钢管约束型钢混凝土柱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19409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1911387542.8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nventor: 杨洋 邢翔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应力钢管约束型钢混凝土柱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钢管、型钢和混凝土,钢管为预应力钢管;所述型钢的质心与钢管的圆心重合,钢管与型钢之间浇筑混凝土,且混凝土为早强混凝土,所述钢管内壁喷涂有砂浆层;所述钢管的横截面为圆形;钢管通过电热法进行预应力处理,钢管通过电热法使其热胀冷缩获得预应力效果;且在钢管内壁设有横向条肋,用于增强钢管与砂浆层之间的粘结性能。通过本发明,利用电热法对钢管进行预热,使得钢管产生预应力,有效约束混凝土,提高柱的刚度、抗压性能、抗疲劳性能,同时其简便的施工操作有效克服在狭小环境、高原环境等复杂环境中施工不利等条件困难。

    一种预应力形状记忆合金-连续纤维复合筋的制备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70735B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1911388044.5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nventor: 杨洋 张冠军 邢翔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预应力形状记忆合金‑连续纤维复合筋的制备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内芯以及包裹在外层的纤维,内芯为形状记忆合金筋,纤维采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作,纤维包括环向缠绕连续纤维、纵向包裹连续纤维;环向缠绕连续纤维、纵向包裹连续纤维分别环向缠绕、纵向包裹于形状记忆合金筋上。本发明因采用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并在马氏体状态下进行了拉伸,形状记忆合金筋可以在高温诱发下从马氏体转变成奥氏体,使形状记忆合金‑连续纤维复合筋整体长度具有恢复到初始形态的趋势,从而在外部约束作用下产生预应力。本发明相比传统预应力筋,做到了筋材出厂预设预应力的效果,提高了预应力筋的抗腐蚀能力和耐久性,使得预应力筋的适用范围更广。

    一种预制拼装FRP—型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83968B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1911388171.5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nventor: 杨洋 潘登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制拼装FRP—型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及其施工方法,包括FRP模板、预应力工字型钢、钢筋网片、波纹管和混凝土。FRP模板包括FRP底模板和四面FRP挡板。预应力工字型钢包括工字型钢、预应力记忆合金筋材和连接件。预应力工字型钢沿桥横向间隔布置于FRP底板上,工字型钢的腹板上都预留圆形孔洞。钢筋网片连接在预应力工字型钢的上下翼缘。波纹管连接在模板和型钢的孔洞中。混凝土与FRP模板,预应力工字型钢,钢筋网片构成整体共同受力。这种组合桥面板大大的增强了桥的承载力,能明显减少钢材的用量,降低造价,减轻桥面板结构的自重,使用FRP底板能抵抗腐蚀,提高耐久性并且具有质量轻、刚度大特点,还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高温预应力FRP管约束型钢再生混凝土柱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84472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387710.3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nventor: 杨洋 邢翔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预应力FRP管约束型钢再生混凝土柱及其制备方法,包括FRP管、型钢、再生混凝土、隔热砂浆层,FRP管为预应力FRP管;所述型钢的质心与FRP管的圆心重合,所述FRP管的内壁喷涂隔热砂浆层,预应力FRP管与型钢之间浇筑再生混凝土。通过本发明,有效克服再生混凝土柱刚度过低、抗压性能差、易变性等缺点,有效抑制裂缝发展,提高再生混凝土柱的承载力,避免其发生脆性破坏。

    一种预制拼装FRP—型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83968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388171.5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nventor: 杨洋 潘登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制拼装FRP—型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及其施工方法,包括FRP模板、预应力工字型钢、钢筋网片、波纹管和混凝土。FRP模板包括FRP底模板和四面FRP挡板。预应力工字型钢包括工字型钢、预应力记忆合金筋材和连接件。预应力工字型钢沿桥横向间隔布置于FRP底板上,工字型钢的腹板上都预留圆形孔洞。钢筋网片连接在预应力工字型钢的上下翼缘。波纹管连接在模板和型钢的孔洞中。混凝土与FRP模板,预应力工字型钢,钢筋网片构成整体共同受力。这种组合桥面板大大的增强了桥的承载力,能明显减少钢材的用量,降低造价,减轻桥面板结构的自重,使用FRP底板能抵抗腐蚀,提高耐久性并且具有质量轻、刚度大特点,还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利用太阳能自动开合大棚

    公开(公告)号:CN222564551U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21107221.4

    申请日:2024-05-2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nventor: 杨洋 贺文彬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太阳能自动开合大棚,包括大棚本体,收缩装置,开合固定装置和竖向固定装置;所述本体包括蓄水槽和挡雨板,蓄水槽与挡雨板为固定连接。挡雨板包括顶棚框架和透明塑料薄膜,阳光可通过透明塑料薄膜直射农作物。本体一端与竖向固定装置铰接,起到开合作用。收缩装置一端与框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竖向固定装置固定连接。开合固定装置一端与顶棚框架固定,另一端与竖向固定装置固定,竖向固定装置直接插入地面。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无人操控,智能自开合保护农作物。

Patent Agency Ranking